刘虎年(武威):武威文庙

凉州文化 2024-08-15 21:12:33

武威文庙 文/刘虎年

今年高考传来喜讯,武威一中马俊贤同学以702分的成绩稳居全省理科状元。在令人感到惊讶和高兴的同时,“武威文庙可以打开正门了”立刻成为市民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冲上了各大媒体的热搜。

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武威人心中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或者为有什么愿望没有实现而始终抱憾,为什么“打开文庙正门”成了武威人永远的心结?

解铃还需系铃人。这个事还得从武威文庙说起。

武威文庙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东南区域的崇文街,始建于明正统二年,也就是1437年,由当时的兵部右侍郎徐晞主持修建,历时2年建成,总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历经明清两代以及民国年间的重修扩建,逐渐成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布局严谨、雍容典雅的建筑群,是历代文人汇集学习的学堂,享有“陇右学宫之冠”的美誉。

武威文庙建成后,先后从这里走出去了几十名进士。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牛鉴。牛鉴为道光皇帝和咸丰皇帝的恩师,故誉为“两朝帝师”。他官拜两江总督、兵部尚书衔、抚远将军、兼辖两淮漕盐,从一品,是清朝著名的九位封疆大吏之一。

武威人杰地灵,人才济济,历史上不乏名垂青史的文臣武将,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或许大家耳熟能详。贾诩,三国第一谋士;李益,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尹绾,河西地区很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李铭汉和张澍都是清代著名学者;武将如段颎杨嘉谟等等。

然而,武威文庙现在还是“偏门”进出,正门却迟迟没有打开。这是因为按照古代“惯例”,只有当地出过状元,也就是科举考试全国科甲第一名,文庙正门才能打开。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皇帝御驾亲临,也能打开正门。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科举制度从确立到废除的1300多年中,武威从未出过状元,也没有皇帝御驾亲临,因此“打开文庙正门”成了武威人永远打不开的心结。

尽管武威文庙的正大门被一道围墙围着,从未敞开,但它的影响力却远远超出了这座建筑本身,它的每一幢楼宇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仿佛在诉说着武威人民对于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众所周知,文庙是纪念祭祀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最为普遍。比如,北京的叫先师庙,南京的称夫子庙,武威的为文庙或孔庙。

武威文庙是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孔庙,也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它由三部分组成,东为文昌宫,中为孔庙,西为儒学院(又称凉州府学),遗憾的是儒学院已毁,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文昌宫和孔庙两个部分。主要建筑有文昌宫、山门、崇圣祠、大成殿、戟门、棂星门、状元桥、泮池,尊经阁、儒学院等。

大成殿是文庙的中心,是供奉孔子塑像和祭孔之地。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因此各地所有的孔庙主殿,都叫大成殿。武威文庙大成殿建于高1米的台基上,前有月台及望柱栏杆,气势雄伟,飞檐凌空,檐下以绿黄琉璃瓦做装饰,雕刻着不同图案,看起来相当精美。“万世师表”匾额四周饰以龙纹,带着几分华丽和庄重,让人感受到大成殿在古时的规格之高。而殿内略显昏暗,正中供奉着孔子像,两侧有亚圣孟子、复圣颜回、述圣孔伋、宗圣曾参四位圣贤的塑像。驻足殿内,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聆听圣贤讲学的年代。在大成殿正前方,是孔子行教像,双手交合,作捧书状,面容和蔼,一副谆谆教导的样子,让人倍感亲切。

文昌宫以桂籍殿为中心,前有山门、戏楼,后有崇圣祠。桂籍殿,是供奉“万世文宗”文昌帝君的地方。文昌帝君就是民间俗称的“文曲星”,据说他点谁的名字,谁便可文运亨通,月中折桂。当然,最为引人注目是悬挂在桂籍殿卷棚下的匾额,有40多块。这些匾额涵盖了从康熙到民国的二百多年不同历史时期,如星辰璀璨,纵横交错,似光彩绽放,琳琅满目,成为武威历史名城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匾额上的字,有的浑厚大气,有的清俊秀丽,游客光是欣赏这些书法,就足以令人心旷神怡了。

“天下孔庙有泮池”,武威文庙也不例外。按照古制,天子之学四周必环以圆形流水,称辟雍;诸侯之学必有半圆形流水,称泮池。所以在古代也把学校称为"泮宫",中举称为"人伴"。泮池也是孔庙特有的建筑规制。而池上的桥,也叫泮桥或状元桥,供中状元的儒生朝拜祭礼时步行过泮池。这个习俗流传至今,所以,当地的学童在入学前,也大都会象征性地过一过能够带来文运的“状元桥”。特别是高考前,莘莘学子纷纷前来,拜一拜祖师爷,走一走状元桥,在桥栏上挂个红丝带,许个美好的愿望,期望在考试时取得好的成绩。

另外,棂星门也是文庙独有的建筑。棂星是天上的星宿,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文曲星”,寓意孔子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武威文庙保持着庙学合一、文昌宫与孔庙和而不同的“三足鼎立”整体格局,保留了从明代至民国各个时期的建筑,在斗栱和梁架结点两方面具有浓郁的河西地方特色,是研究河西传统建筑、儒家文化和文昌文化内在关系的重要实例,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

2005年,中央电视台举办“全球联合祭孔”活动,选择武威文庙作为西北祭祀点,自此之后,武威市儒学文化学会每年都按期举行祭孔释典礼。特别是在中考高考期间,也要举办活动为学子祈福。同时,武威文庙还定期不定期推出文庙开笔礼、成人礼、汉服礼等研学活动,以便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武威文庙现在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更是武威市的文化地标之一,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成了真正的旅游网红打卡地。

500多年来,尽管武威文庙的正门从来没有打开过,而且以后或许永远也不会打开,但武威人民崇文尚学的精神不会丢,对知识的孜孜以求探索步子不会停,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劲头不会减,武威一定会出更多的“状元”。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者简介:刘虎年,男,汉族,甘肃武威人,公务员,1967年生。偶尔有感而发,写写文章,自娱自乐。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