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时做个知县有多难?如果出身贫困,那么八成当不了清官

书雁说历史文化 2025-01-09 21:32:42

世人皆道"当官发财",可知县这个七品芝麻官,在清朝做起来竟是难上加难。有人说,清代的知县到任时,不仅要"孝敬"上级,还要打点同僚,这些银子从哪来?不得不"拉京债"。可这"京债"利息奇高,一年就要翻一番,许多官员为了还债,不得不铤而走险。说起这"京债",便不得不提嘉庆年间的一桩奇案。这位主角名叫刘又向,他是个出身寒门的进士,本该是个清官的好苗子,可为何上任不到一个月就被弹劾勒索商人?

一、清代知县的"必经之路":拉京债

世人都说京城的钱庄是清代官场的"通行证",没有钱庄的银票,就没有官员的仕途。这话一点不假!自乾隆年间起,京城的福源、广源、义源等大钱庄,就专门经营着一门特殊的生意——"京债"。

说起这"京债"的由来,还得从一位乾隆年间的知县说起。乾隆三十六年,山东莱芜县新任知县赵德麟上任前,因为拿不出打点同僚的银子,就在京城一家名为"福源"的钱庄借了三千两银子。这笔银子,利息高得吓人,每月三分,一年就是三成六。

这事传开后,京城的钱庄老板们眼睛都亮了!当官的最讲究信用,有了官职在身,这银子就跑不掉。于是,一个个钱庄纷纷效仿,专门为新任官员提供贷款。渐渐地,这种借贷就有了个响亮的名头,叫"京债"。

"京债"虽然利息高,可新官上任,谁不是非借不可?光是打点上下就要花费不菲。以建德县为例,新任知县上任要打点的地方多着呢!先说巡抚衙门,光是送到巡抚大人案头的"孝敬"就得千两白银。而知府、同知、通判这些上司,哪个能少得了?就连同僚之间,也要互通有无。

不仅如此,新官到任还有一笔"交接费"要付。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前任知县走马上任时垫付的银两,新任知县都得一一补上。建德县作为商贸要地,这笔"交接费"往往要两三千两。

就拿刘又向来说,他拜访了京城一家叫"聚源"的钱庄。掌柜的一听是新任知县要借钱,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还说只要官凭在手,当场就能放款。可这利息,却是明码标价的每月三分,一年就是三成六!

刘又向初来乍到,哪里懂这些门道?掌柜的见他犹豫,就说了句让他心惊的话:"大人若是不信,尽可打听打听,您这建德知县的前任,也是在小号借的银子。这利息,那可是从乾隆爷时候就定下的规矩!"

果然,刘又向四处打听,发现京城的钱庄,利息都是这个价。无奈之下,他只得在"聚源"钱庄借了六千两银子。这笔钱,除去各项手续费、利息,实际到手的只有四千八百两。

有了这笔钱,刘又向总算能上任了。可他不知道的是,这些钱庄的掌柜们,早就和地方上的商人们串通一气。他们深知,新官上任后,总有收入来源。所以借钱时特别大方,可一到催债,那可就不客气了!

二、清官难做:催债人找上门

刘又向刚到建德县衙门,还没来得及熟悉政务,就遇上了一件让他始料未及的事。那是嘉庆二十年八月初七,一大早就有几个衣着体面的京城来客求见。

这几位来客自称是"聚源"钱庄的伙计,说是奉了东家的命令来收债。按理说,债务还要等一个月后才该付第一笔利息,怎么这就找上门来了?原来这些钱庄早就摸透了地方官的脾性,他们知道,若是等官员站稳脚跟,这债可就不好要了。

当时的场面着实有趣。这几个京城来的伙计,说话倒是彬彬有礼,可那意思再明白不过——要么立刻还钱,要么他们就直接去巡抚衙门告状。这哪里是在收债,分明是在要挟!

正巧这天,建德县的几位商会领袖也来拜访新任知县。这是老规矩了,新官上任,地方商会都要来打个照面。可谁知道一进大堂,就撞见了这么一出戏码。商会领袖中有个姓钱的老者,做了三十多年的盐商,一眼就认出了这些京城来的"客人"是什么来头。

这位钱老爷后来还说了一件事。在他年轻时,也曾见过类似的场面。那是乾隆五十年,当时的建德知县也是个进士出身,上任不到半月就被钱庄的人逼得走投无路,最后只得向商会借钱。这事在当地传为笑谈,说是"新官未断案,先来了债主"。

刘又向这回可算是见识到了京城钱庄的手段。这些人来势汹汹,一口气就要他还三百两银子。这数目看似不多,可要知道知县的月俸才不过四十两,就算加上各种规费,一个月的收入也顶多一百来两。这三百两从哪里来?

无奈之下,刘又向只得向县衙的师爷打听,看看有什么应急的法子。这位师爷姓王,在建德县衙门当了二十多年的幕僚,见多识广。他告诉刘又向,前任知县留下了一本账册,上面详细记载了县里各个商号每年该交的规费。

这本账册可不得了,里面记载的都是些"潜规则"。比如盐商每月要交多少"孝敬",布商每年要送多少"节礼",就连县里的船帮,每月也要交一笔"规费"。这些钱加起来,一年下来竟有两三万两之多!

可问题是,这些收入都得按月按季才能收到,哪能立马就有?更何况,前任知县已经把未来三个月的规费都预支了,这下可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时候,那位钱老爷递上了一个"主意"。他说商会可以先借一千两银子给刘又向,就当是给新任知县的"接风礼"。这笔钱说是借,可谁都明白是怎么回事——等到年底征收商税的时候,自然有法子把这钱"还"回去。

刘又向用商会借来的银子,总算打发走了钱庄的催债人。可他没想到的是,这笔借款,却成了日后他被参的导火索。

三、寒门子弟的无奈抉择

商会的这笔银子虽然解了燃眉之急,但刘又向很快就发现,这不过是个开始。那个月里,京城的催债人一波接着一波,不是"聚源"钱庄,就是其他几家钱庄的人。每个来的人都说,若是不还钱,就要去巡抚衙门告状。

最让刘又向为难的是,这些债主都拿着他的借据。原来当初在京城借钱时,这些钱庄早就算准了时间,让他签了好几张期限不同的借据。这下可好,债主们轮番上门,每次都要几百两。

那时候的建德县衙里有个老差役,叫陈福,在衙门里干了三十多年。他看不过去,偷偷告诉刘又向,说是前任知县也遇到过这种事。当时那位知县想了个法子,干脆挑了几个富商,让他们一次性借一大笔钱,把京城的债务都还清。

可这法子听着容易,做起来难。当地最有钱的盐商钱老爷,虽然答应借钱,可开出的条件却让人难以接受。他说可以借一万两银子,但要刘又向在盐税征收上"通融"一二。这哪里是借钱,分明是在买通官府!

正巧这时候,杭州府来了个江西的大商人,说是要在建德开设商号。按照规矩,开设商号要交纳"牙税"。这位商人为了讨好知县,主动表示愿意预交三年的"牙税",数额足有三千两。

要放在平时,这笔钱自然是要入库的。可刘又向实在是走投无路,就答应了商人的请求,收下了这笔银子,并给商人开了张字据,说是借用商税,日后补上。

事情本来到这里也不算太过分,毕竟预支商税的事,在清代官场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可是这位江西商人却狮子大开口,说既然帮了知县的忙,那是不是在税收上也该"通融"一下?

这一来二去,事情就变了味。那些借过钱的商人,一个个都打起了税收的主意。有人说要少交盐税,有人说要免除牙税,更有甚者,连码头的规费都想免了。

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巡抚衙门。当时浙江巡抚孙玉庭派人暗访,发现建德县的税收竟然比往年少了三成。这一查不得了,原来新任知县竟然大肆收受商人的"借款",还承诺要在税收上给予优惠。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孙玉庭当即上书弹劾刘又向,说他上任不到一月,就勒索商人,影响税收。这份弹劾书很快就递到了嘉庆帝的案头,引发了朝廷的高度重视。

其实,刘又向也不是不明白这么做的后果。可是在高利贷的压迫下,在京城权贵的威胁中,在商人的利诱面前,一个寒门出身的知县,除了走这条路,还能怎么办?

四、一场意料之外的审判

嘉庆二十年九月十五日,浙江巡抚衙门热闹非凡。一大早,就有十几名差役押着刘又向来到了大堂。这种场面在建德县可不多见——一个刚上任不到一月的知县,就这样被押解到巡抚衙门。

巡抚孙玉庭早就等在那里了。他手里拿着几份状纸,那是建德县几位商人联名写的举报信。信上说,刘又向不仅向商人借钱,还承诺在税收上给予优惠。这可是大事,关系到朝廷的税收。

正当孙玉庭准备开堂审问时,却收到一封加急公文。原来是嘉庆帝看到弹劾奏折后,专门派了刑部的官员来调查此案。这下可就不简单了,一个小小的知县贪腐案,竟然惊动了天子!

那位来自刑部的官员姓张,是个老成持重的人。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来了刘又向的考卷和任命档案。这一查不要紧,发现了个有趣的细节——今年四月,刘又向曾受到过嘉庆帝的亲自接见,而且当时皇帝还给了好评,说他"人老实、忠厚"。

张大人又查到一个重要线索。原来那个举报刘又向的江西商人,竟然和京城"聚源"钱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商人的兄弟就在"聚源"当掌柜,他来建德开设商号,八成是钱庄安排的。

事情到这里就明朗了。这些京城钱庄借钱给新任官员,利息高得吓人。等官员还不起债了,就安排商人去设套,逼着官员就范。一旦官员收了商人的钱,他们就立马举报,这样既能讨回债务,还能顺便瓜分一下商人的利益。

查到这里,张大人立即上书嘉庆帝,说明了案情的来龙去脉。他在奏折中特别提到,刘又向虽然有错,但主要是被钱庄和商人联手设计,而且他确实没有贪污公款,收的那些钱都是用来还京债的。

这份奏折引起了嘉庆帝的高度重视。皇帝发现,刘又向的案子并非个例,而是反映出了一个普遍问题——寒门出身的官员,往往会陷入高利贷的陷阱,最后不得不以权谋私。

这时候,孙玉庭又递上一份补充的调查报告。报告说,"聚源"钱庄不仅在建德设局,在浙江其他州县也干过类似的勾当。光是去年一年,就有三个知县因为还不起京债,被迫收受商人的"孝敬"。

这下事情闹大了。嘉庆帝当即下令,要求严查京城钱庄的不法行为。而对于刘又向的处理,皇帝也显得格外开恩,一反常态地给了个较轻的处罚。

五、这个案子带给我们的启示

嘉庆帝在处理刘又向案件时,破天荒地下了一道特别的谕旨。这道谕旨不仅仅是针对刘又向,更是直指整个清代官场的弊病。皇帝说,刘又向一案暴露出的问题,远比一个知县的贪腐要严重得多。

就拿京城的钱庄来说。这些钱庄表面上是在"救急",可实际上却是在"害民"。当时就有御史提出,光是京城里专门放贷给官员的钱庄,就有十几家之多。这些钱庄每年放出去的银子,少说也有几十万两。

更要命的是,这些钱庄背后都有权贵撑腰。查办"聚源"钱庄的时候,就发现这家钱庄的东家,竟然是某位王公大臣的管家。难怪他们敢收那么高的利息,原来是有人给他们撑腰!

这些钱庄还和地方上的商人串通一气,专门设局坑害新任官员。就像刘又向这个案子,那个所谓的江西商人,分明就是钱庄安排的一枚棋子。他们让商人先去借钱给官员,等官员收了钱,再去举报。这样一来,官员就只能乖乖认罪,而钱庄则可以趁机收回高利贷。

嘉庆帝发现,这种情况在各地都很普遍。据统计,仅是浙江一省,在嘉庆二十年前后的三年里,就有十几个知县因为还不起京债而被革职。这些知县大多数都是寒门出身,他们上任时就已经负债累累,根本就没有机会当个清官。

为了整治这个弊病,嘉庆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他下令严查京城的高利贷钱庄,凡是收取超过官定利率的,一律重罚。"聚源"钱庄就因此被罚了一万两银子。

其次,皇帝还专门修改了官员任用制度。他规定,新任命的县令,上任前可以向朝廷申请借支半年的俸禄。这笔钱虽然不多,但总算是给了寒门官员一条活路。

最后,嘉庆帝还下令在各省设立官银号,专门为新任官员提供低息贷款。这些官银号的利息只有钱庄的三分之一,而且还款期限也比较宽松。

不过,这些措施收效并不明显。因为官员的收入实在太少,一个知县的正常俸禄,连日常开支都不够。要想不伸手,除非家里有钱。所以那句"不贪不滥,注定饿死"的俗语,在当时可不是空话。

后来有人统计,在嘉庆朝的二十五年间,全国被革职查办的知县中,有将近七成都和"京债"有关。这些人大多和刘又向一样,都是寒门出身,都是为了还债才不得不收受贿赂。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