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首“秋心”诗词,最唯美、最伤感的“悲秋”文化传统,让人惊艳

快乐鉴骚词 2024-09-04 05:25:02

在中国文化中,有“伤春”和“悲秋”的传统。“伤春”又称为“惜春”,当然是惋惜春归,这里就不多说了。单说这“悲秋”,好像这“悲秋”跟游子联系最为紧密,元曲大家马致远在他的代表作《天净沙·秋思》中写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是一种典型的“悲秋”。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但诗词中长久不衰的“悲秋”,还是集中在“愁”字上。对于“愁”,众多的著名诗人做了不同的演绎。诗仙李白笔下的“愁”,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词帝李煜笔下的“愁”,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最伟大的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愁”,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而秋天的“愁”,最唯美、最伤感的演绎,则是对“愁”字的拆字,将“愁”拆为“秋心”,即秋天的愁苦心绪。这一拆,既体现了“秋心”就是“愁”这一特点;又体现了“愁”的痛苦,是一种心被拆开的疼痛。

曾经风靡一时的歌星周杰伦的《菊花台》中有这样一句,“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网上有很多人不理解这句歌词,其实,应该这样理解,“愁”字拆两半,得“秋心”,因为菊花是秋天开放,此时的心情,就称为“秋心”。所谓“秋心”,就是两个人的离愁。这句歌词虽然很有古典美,但拆字拆得并不好,因为在逻辑上比较难以理解。

而“愁”字拆得好得,要数这五首诗词了。

1.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绝大多数的顶级诗人,无不在写“愁”上能写出一个或多个作品的诗人。诗仙李白是这样,词帝李煜更是这样,大词人辛弃疾也是这样,最伟大的女词人李清照也是这样。南宋词人吴文英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也不例外,他的这首代表作《唐多令·惜别》,也是写“愁”的经典之作: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前面说了,《菊花台》的“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对“愁”字的拆字,效果很不好,因为很不好理解。对比这首词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就很容易知道。这句,“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既经典,又不晦涩难懂,这才是诗词的最高境界。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这个“愁”是怎么产生的呢?当然是两地分离的人儿,他那颗处在秋天的心啊!很自然,“愁”由心生,但并不是所有的心,都会产生“愁”;只有分离两地的人儿,他那颗在寒秋中深受煎熬的心,才能产生“愁”。

为什么秋天特别容易产生“愁”呢?词人进一步说了,“纵芭蕉、不雨也飕飕”,秋天的环境冷啊,就像芭蕉树,即使不下雨,那也是冷飕飕的,这如何能不让人悲凉呢?如何能不让人“愁”从心生呢?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一句,“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对“愁”的演绎,又开辟了一条新的方向,让后人不断模仿和创新!

2. 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张炎

宋末词人张炎,比大词人吴文英要晚一些,他属于南宋的遗民词人。因此,他对“愁”的理解,就不仅仅是离人之间的忧愁,而是国恨家愁。这首《绿意》,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词”,诉说着他对元灭南宋的痛苦之情:

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

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

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

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

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谩绉留仙裙摺。

恋恋青衫,犹染枯香,还叹鬓丝飘雪。

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

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

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

“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所谓“遗簪”,是一个比喻,指的是没有展开的荷叶,就像一个绿簪子一样。“秋心”,当然是“愁”字的拆字。

还有一些像是被人遗失了的绿簪一样,没有展开荷叶。就像一个忧愁的心,没有向任何倾诉。但是它又能扛得住多少的炎热呢?

毫无疑问,一个怀念南宋的遗民,他的心思又能向谁诉说呢?没有人诉说,就是自己扛,也不知道他能扛多久?

“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谩绉留仙裙摺”,这是怀念当年南宋的美好!“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西风”,暗示南宋遗民被元廷的打压。

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谩绉留仙裙摺

一句,“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继承了吴文英的“心上秋”的拆字传统,而且更进一步,“不展秋心”,表现的是有愁无处倾诉的痛苦!

3. 三分月色,半痕烟影,一点秋心,孙云凤

相较于男性,女性更加容易多愁善感。她们除了在暮春时节,看到春去花落,就容易“惜春”;到了深秋,看到万物萧条,就更容易“悲秋”。清代女诗人孙云凤是大诗人袁枚的弟子,善于刻画女子细腻的性格。这首《眼儿媚·题仕女图》,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云鬟玉貌小庭深。闲却紫琼琴。

春纤乍露,银毫未落,几度沉吟。

井梧搅得西风碎,清露滴罗襟。

三分月色,半痕烟影,一点秋心。

三分月色,半痕烟影,一点秋心

“云鬟玉貌小庭深”,一个“小庭深”,典故最早出自文学家欧阳修的《蝶恋花》,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易安居士很喜欢这句词,她在《临江仙·梅》中,直接引用了这句,“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一般都是写“思妇”的!

“春纤乍露,银毫未落,几度沉吟”,“春纤”,形容女子的纤纤细手指。“银毫”,指毛笔。这句很好理解,就不多说了。

“井梧搅得西风碎,清露滴罗襟”,这句,“井梧搅得西风碎”,是一个倒装句,正确的句式是“西风搅得井梧碎”。当然了,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忧郁井梧的阻拦,把一往直前的西风挡住了,搅碎了。

井梧搅得西风碎,清露滴罗襟

总之,也不知道是西风碎了,还是井梧碎了,女孩的心乱得很!

“三分月色,半痕烟影,一点秋心”,“三分月色”是朦胧,“半痕烟影”是朦胧,“一点秋心”,这里当然是拆字,指的是一点愁,也是一种朦胧的愁绪。

现在看来,这首词的主人翁,应该不是思妇,否则,就不是“一点秋心”了。应该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女子,在秋天那种淡淡的忧愁,朦朦胧胧的思绪。

4. 一点秋心谁领略,除侬便要推他,彭兆荪

这首清代词人彭兆荪笔下的《临江仙·蟋蟀》,很明显是一首“咏物词”。它借用了秋天的“蟋蟀”,象征了劳苦大众,在艰难困苦中讨生活。虽然充满了艰辛,饱经风霜,但依然乐观向上:

一点秋心谁领略,除侬便要推他。

凉宵絮尽雨如麻。

葴莎沿砌草,踯躅半墙花。

还有飞奴兼懒妇,霜天一例牙牙。

流萤福分较争些。

不知风露怨,只傍画蝉纱。

一点秋心谁领略,除侬便要推他

“一点秋心谁领略,除侬便要推他”,虽然乐观,但艰难的生活,使得他们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愁”,只是这一点点“愁”,又有谁能理解呢?拥有这种愁绪的,除了我,其次就是它,秋天的蟋蟀。

我们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葴莎沿砌草,踯躅半墙花”,除了沿着石阶生长的葴莎草,其他就只剩下那半墙高的踯躅花了。曾经盛开的百花儿,都凋谢了;曾经疯长的青草,都枯萎了。

“还有飞奴兼懒妇,霜天一例牙牙”,“飞奴”,原是形容鸽子,这里指蟋蟀。“懒妇”,也是指蟋蟀。只有那些蟋蟀,在飞霜的天气里,都“牙牙”的叫着。

“不知风露怨,只傍画蝉纱”,它们也不知道去怨恨风霜雨露,只会傍着画了夏蝉的轻纱。这句当然是描写蟋蟀的乐观精神,到了秋天,夏蝉早就下课了。蟋蟀看着轻纱上的画蝉,幻想着现在还是夏天。

不知风露怨,只傍画蝉纱

总之,整首词的立意是乐观,但毕竟到了秋天,蟋蟀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忧愁的。所以,“一点秋心谁领略”,这一点点“愁”绪,非常恰当的刻画了那只乐观向上,但面临艰难困苦的蟋蟀。

5. 无端寄托篱根,剩一点、秋心难诉,张景祁

晚清词人张景祁,在担任台湾淡水知县期间,遭遇台湾被割让日本,个人被迫携家内渡。所以,词人的心态肯定是生不逢时的,他的词,也多以“伤感”为基调。这首《惜秋华·忆云馆赋秋海棠》,是一首“咏物词”,也充满了哀伤:

花也谁怜,竟绿章、不乞春阴相护。

倚竹袖寒,西风又伤迟暮。

无端寄托篱根,剩一点、秋心难诉。

知否,惯含颦、弄影满身凉露。

人意更凄楚。

问绛蜡高烧,几家歌舞。

独凭画阑,减却旧时娇妩。

冷落芳丛,怕尚有、红妆偷妒。

心苦。斸愁苗、为移瑶圃。

花也谁怜,竟绿章、不乞春阴相护

“花也谁怜,竟绿章、不乞春阴相护”,第一句就是生不逢时,“秋海棠”不能开放在春天里,虽然它也“不乞”,但也充满了生不逢时的哀怨,期待“花也谁怜”。

“倚竹袖寒,西风又伤迟暮”,这句也好理解,当然是在描写“秋海棠”所遭受的打击,又是“袖寒”,又是“西风”。

“无端寄托篱根,剩一点、秋心难诉”,生不逢时啊!只能无辜的依托在篱笆墙根。“秋心难诉”,当然是拆“愁”字,意思是愁绪难以向人诉说。

一句,“无端寄托篱根,剩一点、秋心难诉”,感觉到词人入木三分的绝望。无辜的依托在篱笆墙根,它无能为力;最后,什么梦想也没了,只剩下一点点“愁绪”,却没有人能够倾诉。

无端寄托篱根,剩一点、秋心难诉

“知否,惯含颦、弄影满身凉露”,“惯含颦”,一贯愁眉不展。“弄影满身凉露”,又是一次遭遇打击。

总之,这首词里的“秋海棠”,何尚不是他个人生活的写照!

0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