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港澳研究院副院長強世功建言善用港法制優勢》
【特稿】《北大生变身港大状 返校传承法律理念》
香港是中国境内唯一实行普通法制度的司法管辖区。今年以来,北大法学院和香港大律师公会合办的普通法课程复课,香港大律师公会、律师会纷纷访问内地,两地法律界交流热络、合作深化。香港大律师公会负责人有感而发:内地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普通法。北京大学港澳研究院副院长强世功教授向香港文汇报表示,发挥香港普通法制度的优势,是「一国两制」的需要,是构建大湾区法律体系的需要,是中国司法改革的需要,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需要。他建议,善用香港普通法人才,创造条件引入内地,先在大湾区试点,然后逐步拓展,为国家发展大局发挥积极作用。◆香港文汇报记者 杨帆、马静 北京报道
今年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普通法精要」课程迎来了香港大律师公会一位年轻的讲师,他是香港大律师郭俊野。十年前,正在北京大学法学院读书的他曾是这门课程的一名学员。如今,从学生到讲师,从徒弟到师父,郭俊野说,「最开心的是这门课程得到延续和发展,而自己可以贡献一份心力。」
郭俊野说,2013年自己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得知法学院开设由香港大律师授课的普通法课程,出于好奇便报名参加了。「每周几位香港大律师都会放下工作专门飞过来授课,非常用心。整期课程学下来,我对普通法基本知识有了初步认知。」
大胆尝试勇闯港律界
作为课程优秀学生,郭俊野后来获得了奖学金去香港见习。在他看来,参观立法会、律政司、香港警队,跟着香港大律师师父接待客户、办案子、开会的经历,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推动了自己的职业规划。「香港大律师的专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尽管毕业时,我在央企已获得一份很好的工作,但是香港见习的经历让我想尝试另一种发展方式,于是便找了我在香港的师父帮我写推荐信,在港大又读了法律学位,现在做了大律师,非常感谢课程和各位老师们给我提供的机会。」
国家正在加强涉外高端法律人才的培养,普通法课程是重要的培养途径。在郭俊野看来,时代在发展,法律规则也在变化,内地的普通法课程需要与时俱进。他鼓励身边的大律师同事来内地授课,给内地的同学们分享最新的、最实用的普通法知识。
今年香港大律师公会与北京大学法学院恢复了「普通法精要」课程的线下授课,郭俊野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以讲师的身份回到母校,和自己曾经的老师们一起,为学弟学妹们上课。虽然放弃了休息时间,两地来回跑,但郭俊野觉得,「用自己的方式去传承法律理念,很有意义。」
涛声依旧
呵呵😄两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