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伤兵被河南老农收留,47年后找到家人回国,他是如何报恩的?
在中国河南的一个小山村里,流传着这样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1946年的一个寒冷的冬日,一位衣衫褴褛的日本伤兵蜷缩在集市的角落里。他是被自己的部队抛弃的伤兵,在当时的中国,这样的身份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心知肚明。然而,一位普通的中国农民却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难以理解的决定。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这位日本伤兵的命运,更在47年后在中日两国间写下了一段震撼人心的佳话。这位农民为什么要冒着被乡亲们指责的风险收留仇人?这位日本伤兵在回国后又是如何报答这份恩情的?而他们之间又经历了怎样跨越国界的真情故事?
一、战争年代的偶然相遇
那是1946年12月的一个清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的集市上,寒风凛冽。孙邦俊像往常一样,背着自己采来的野菜准备去集市摆摊。刚到集市口,远远就看见一群人围着什么指指点点。
"那不是个日本鬼子吗?"人群中有人大声说道。
"可不是嘛,听说是在战场上负伤,被他们部队抛弃的。"另一个人接话道。
孙邦俊挤进人群一看,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人蜷缩在墙角,右腿明显有伤,浑身发抖。这个人就是石田东四郎,曾经是驻扎在河南的日军独立步兵第三大队的一名士兵。
"快走吧,别理他。"有人拉着孙邦俊说。
但孙邦俊却站在原地没动。他注意到石田东四郎的右腿已经开始溃烂,如果再得不到救治,恐怕活不过这个冬天。
"一个大活人就这样死在街头,这不太好。"孙邦俊自言自语道。
这时,集市上的王掌柜认出了孙邦俊,连忙上前劝阻:"老孙啊,这可是日本人,前几年咱们村里死了多少人你忘了?"
孙邦俊摆摆手:"战争已经结束了,现在的他就是个受伤的人。"
就这样,孙邦俊先是从自己的摊位上拿了两个馒头给石田东四郎。看着石田狼吞虎咽的样子,孙邦俊又去买了一碗热粥。
石田东四郎喝完粥后,用蹩脚的中国话说了声"谢谢",然后指了指自己的伤腿,又指了指远处,意思是想请求帮助。
这时天空开始飘起雪花,孙邦俊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石田,最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示意石田跟着自己走,石田立即会意,忍着腿伤一瘸一拐地跟在后面。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当天晚上,村长找到孙邦俊家,语气严厉地说:"老孙,你这是干什么?收留日本人,要是让县里知道了怎么办?"
"我就是收留个伤员,等他伤好了自然会走。"孙邦俊平静地回答。
但事情并不像孙邦俊想的那么简单。第二天一早,就有十几个村民聚集在他家门口,有人甚至扬言要赶走石田。正在争执间,县里派来的民兵队长刘大虎来了。
所有人都以为刘队长会处罚孙邦俊,没想到刘队长却说:"既然人已经收留了,就由老孙负责看管。但要是出了什么事,老孙你得负责。"
就这样,在村长和民兵队长的默许下,石田东四郎正式在孙邦俊家住了下来。谁也没想到,这一住就是将近半个世纪。
二、艰难的收留岁月
石田东四郎刚到孙邦俊家时,两人之间的交流全靠手势比划。石田只会说几句简单的中国话,如"谢谢"、"吃饭"这样的词语。为了更好地交流,孙邦俊便开始教石田说中国话。每天干完农活,孙邦俊就指着周围的物品,一遍遍地告诉石田它们的中文名称。
石田的腿伤情况十分严重。据当地留存的医疗记录显示,他的右腿中弹后,子弹碎片仍留在肌肉里,加上长期得不到proper治疗,导致伤口化脓溃烂。孙邦俊先是请来了村里的赤脚医生王老三,但王老三看了伤势后直摇头,表示这伤势太重,他治不了。
1947年初,孙邦俊听说县城里来了个从南京医学院毕业的新医生,便托人打听到了这位医生的住处。一大早,孙邦俊就用独轮车推着石田,顶着寒风走了四个多小时到县城。这位姓张的医生检查后说,必须先取出子弹碎片,否则感染会越来越严重。
手术在张医生家里进行,因为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只能用最简单的工具和酒精消毒。没有麻药,石田咬着毛巾,硬生生挨过了整个手术过程。手术后,张医生开了一些中药,叮嘱要每天换药。
从那以后,孙邦俊每隔三天就要带石田去县城换药。为了节省路费,他们天不亮就出发,徒步往返。到了夏天,石田的伤口终于开始愈合。
语言不通带来的困扰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有一次,石田想表达自己可以帮忙干活,却不知该如何开口。他最后只能拿起锄头,在院子里比划了半天。孙邦俊看懂了他的意思,但考虑到他的伤势,坚持不让他干重活。
1947年秋收时节,村里人都在地里忙活。石田见状,趁孙邦俊不在家时,偷偷拿着镰刀去了地里。等孙邦俊发现时,石田已经帮着割了半亩麦子。从那以后,石田开始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石田在农活上展现出了惊人的认真。他不仅学会了中国传统的耕种方式,还把自己在日本学到的一些农业技术教给了村民们。比如,他教会了大家如何科学施肥,如何选种。渐渐地,村里人对这个日本人的态度有了明显改变。
1948年春天,村里几个孩子生病,当时正值农忙季节,大人们走不开。石田主动提出帮忙照看。他用从孙邦俊那里学来的中药知识,给孩子们煎药、喂水。这件事后,村里人开始叫他"石田大叔",而不是"日本人"了。
到了1949年,石田已经能用河南方言和村民们简单交流。他不仅记住了村里每个人的名字,还能准确说出他们之间的亲戚关系。每逢村里有红白喜事,主人家都会请他帮忙。石田总是主动承担些力气活,比如挑水、劈柴。
那段艰难岁月里,不仅是石田在适应新的生活,孙邦俊一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有时邻村人来串门,看到石田还会指指点点。但孙邦俊始终坚持自己的决定,他常说:"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活着就不容易。"
三、寻亲路上的曲折历程
1980年,中日两国关系逐渐解冻,开始允许在华日本人返回故乡。这个消息传到村里时,石田东四郎已经在孙家生活了三十多年。当时的石田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河南村庄的生活,说着一口流利的河南话,穿着中式布鞋,过着和当地农民一样的生活。
寻亲之路始于一张泛黄的明信片。1981年春天,石田在整理自己的旧物时,发现了一张当年从军时随身携带的明信片,上面模糊地写着日本广岛县的一个地址。石田将这个线索告诉了孙邦俊,两人决定尝试寻找石田的家人。
当时的通信条件十分有限。孙邦俊先是托县城里的邮递员帮忙查询邮寄方式,又找到会写日语的老教师帮忙写信。第一封信发出后,石田和孙邦俊天天守在村口,等待邮递员的到来。然而,这封信石沉大海,没有收到任何回音。
1982年,孙邦俊通过县政府联系到了省外事办公室。外事办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表示愿意协助寻亲,但需要更多关于石田家人的信息。可是经过三十多年,石田对家乡的记忆已经十分模糊,只记得自己来自广岛县的一个渔村,父亲是个渔民。
1983年,一个意外带来了转机。当时在洛阳工作的一位日本技术人员听说了石田的故事,主动提出帮助。他将石田的情况整理成文章,发表在日本的一份地方报纸上。这篇报道在广岛县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当地政府开始协助查找石田的亲人。
寻亲过程中出现了多次误会。有一次,广岛县的一个姓石田的家庭声称认识石田东四郎,还提供了一些细节。但经过进一步核实,发现那是另一个同名同姓的人。这样的情况前后发生了三次,每一次都让石田和孙邦俊经历了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
1985年夏天,一位日本记者专程来到河南采访石田。记者将采访内容和石田的照片刊登在日本全国性报纸上。这次报道终于带来了真正的线索。一位住在广岛县吴市的老人看到报道后,确认石田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弟弟。
但是证实身份并不容易。当时没有DNA技术,只能通过对比老照片和询问家族往事来确认。石田的哥哥通过记者寄来了一张1940年全家福,照片上清晰地显示着年轻时的石田东四郎。更关键的是,石田准确说出了家里的一些具体细节,比如院子里有一棵歪脖子梨树,母亲喜欢在农历每月初一挂上新的门神等。
1986年初,石田终于收到了来自日本亲人的第一封信。信中提到,他的父母在等待他归来的过程中已经相继去世,但哥哥一家仍在老家生活。得知这个消息后,石田沉默了很久。那天晚上,村里人看到孙家的煤油灯亮了整夜。
1987年,在中日两国政府部门的协助下,石田东四郎开始办理回国手续。这个过程持续了整整两年,期间需要核实身份、进行健康检查、准备各种文件。孙邦俊多次陪同石田去郑州、北京办理相关手续。每次回来,孙邦俊都要向村里人详细说明进展情况。
四、重返故土的感人时刻
1989年3月15日,石田东四郎终于踏上了返回日本的航班。这一天,全村的人都来送行。村民们自发组织了一个简单的欢送仪式,打起了村里最大的一面红鼓。石田带走的行李很简单:一个旧藤箱,装着这些年积攒的衣物;一个布包,里面是孙邦俊家给他准备的一些日用品。
在北京首都机场,石田遇到了专程来接他的日本驻华使馆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都听说过这个在中国生活了四十多年的日本老兵的故事。他们为石田准备了一套新衣服,但石田坚持穿着孙家为他准备的中式衣装登机。
飞机降落在广岛机场时,已是日本当地时间的傍晚。机场上聚集了大量媒体记者,他们都想记录这个特殊的时刻。在人群中,石田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哥哥石田正雄。尽管已经四十多年没见,兄弟俩的相貌仍有几分相似。
石田家族为这次团聚准备了隆重的仪式。按照当地习俗,族长特意从神社请来了神职人员,为石田东四郎举行了一个简单的祈福仪式。家族中的长辈们轮流向他诉说这些年家族的变迁:父亲在1965年去世,母亲则在1970年离世;家族中新添了十几个孩子,老家的房子重建过两次。
回到日本的第一个月,石田每天都要接受各种采访。他用并不流利的日语,向记者们讲述自己在中国的经历。石田特别提到了孙邦俊一家的恩情,他说这些话时经常要用中文夹杂着表达。当地媒体将这个故事编辑成了系列报道,在日本引起了广泛关注。
当地政府为石田安排了一处住所,就在他哥哥家附近。房子不大,但设施齐全。石田却常常坐在门口的竹椅上,那是他特意从中国带来的。每天清晨,他都会像在中国农村时一样早起,在院子里打扫、侍弄花草。
石田很快发现自己适应日本生活并不容易。他已经习惯了用筷子吃饭,面对日本现代化的餐具总显得不太自在。他更习惯盘腿而坐,而不是正襟危坐。他说话时的语气和用词也带着浓重的中国农村特色。
1989年夏天,石田的侄子结婚。按照家族要求,石田作为长辈要在婚礼上致辞。他准备了很久,却在现场不自觉地用上了中文词语。这个场景被当地一家电视台记录下来,成为了一段广为流传的影像资料。
同年秋天,石田开始为孙邦俊家写信。他请人用中文书写,详细描述自己在日本的生活。信中提到,他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枣树苗,这是他特意从广岛县农业试验站求来的。他说这棵树让他想起孙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
1990年初,石田收到了一个特殊的包裹,是孙邦俊家寄来的一些腊肉和自家酿的米酒。包裹里还有一张全村人的合影。石田将这张照片挂在了自己的房间里,每天都要端详好久。他告诉来访的记者,这些中国老乡和他的日本亲人一样重要。
五、两国民间友好的见证
1991年春节前夕,石田东四郎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邀请。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邀请他参加使馆举办的春节联欢会。在联欢会上,石田用中文演唱了一首河南民歌。这个场景被日本NHK电视台报道,成为了中日民间交流的一个生动例证。
同年4月,广岛县政府正式聘请石田担任民间友好交流顾问。他的主要工作是协助接待来自中国河南省的访问团。每当河南代表团到访,石田都会提前准备一些当地特产,还会用河南话与来访者交谈,让他们倍感亲切。
1992年夏天,石田促成了广岛县和河南省的一项农业合作项目。他建议将广岛县培育的优质水稻品种引入河南,并主动担任技术交流的翻译。这个项目后来在河南省多个县市试种成功,成为两地农业合作的典范。
1993年,孙邦俊的孙子考上了日本早稻田大学。石田立即表示要承担这个孩子在日本的生活费用。他每个月都会去东京看望这个中国留学生,带着自己做的咸菜,就像当年孙家照顾他一样。这个故事被多家媒体报道,在日本社会引起了广泛共鸣。
1994年,石田开始在广岛县各个学校做演讲。他向日本的年轻人讲述自己在中国的经历,讲述战争年代普通中国农民对他的救助。很多学校将他的故事编入了校本教材,作为和平教育的重要内容。
1995年,石田创办了一个小型奖学金项目,专门资助来日本留学的河南学生。这笔钱来自他做顾问的薪酬和演讲收入。当年秋天,第一批五名河南学生获得了这项奖学金。颁奖仪式上,石田用河南话说:"你们就像我在中国的孙子孙女。"
1996年,石田的故事被改编成了一部电视剧,在中日两国播出。剧中真实还原了许多细节,包括孙邦俊教他说中国话的场景,他帮村里人干农活的情景。这部电视剧在两国都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1997年,石田和几位日本友人在广岛成立了"中日民间友好协会"。协会定期组织文化交流活动,邀请中国艺术团来演出,举办中国书画展览。石田常常在活动现场当翻译,他独特的中日混合口音成了协会的一个特色。
1998年,石田实现了一个心愿:带领一群日本农民访问河南农村。他们走访了多个村庄,了解中国农业发展状况。在孙邦俊所在的村子里,日本农民和中国农民一起劳动,交流种植经验。这次访问后,两地农民建立了长期的技术交流机制。
1999年底,石田参与筹划了世纪之交的中日青年联欢活动。活动中,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呼吁两国年轻人加强交流。活动结束后,一群中日青年自发组织了"石田交流会",定期举办文化交流活动。
2000年春天,在石田的推动下,广岛县和河南省的几所中学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学校间开展了书信往来、教师互访等活动。每年暑假,两地学生都会进行互访。石田常说,看到中日两国的孩子们成为朋友,这就是他最大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