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孩子》:生而不养,不痛不痒…

影视独舌 2024-09-15 10:50:24

今日,中秋档正式开启。

即使暑期档以平淡收尾,但仍有二十余部影片扎堆,试图赶在国庆档前中个头彩。目前,《野孩子》以5000万左右的票房领跑。

在正式上映前,业内对这部影片的关注度一直很高。

一来,它是《我的姐姐》导演殷若昕的新作。作为新锐女导演,殷若昕的作者风格强烈,擅长用细腻绵柔的手法表现沉闷严肃的社会议题。

尽管《我的姐姐》口碑两极分化,但它仍然因为精准呈现中国女性困境而获得了极高的讨论度。

二来,这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编电影。它取材自《今日说法》中的“流浪兄弟”真实事件,聚焦“事实孤儿”(父母健在,但家庭没有能力或意愿抚养)群体。

原型故事十分有情感冲击力,没有血缘关系的一大一小两个男孩,在城市的边缘抱团取暖,以荒野为家,以偷盗为生。因此,《野孩子》故事本身自带一种强烈的“国民情绪”。

三来,这是顶流小生王俊凯首次独挑大梁的大银幕作品。

《断·桥》的剧情主线围绕马思纯和范伟的博弈展开;《万里归途》的绝对主角是张译;《刺猬》中更是有葛优带着。

而在《野孩子》里,王俊凯是戏眼,他的表现将直接决定票房的天花板。

我看的是周五首场,但上座率一般,大概十几个人。至少一半是为了王俊凯而来的,观影时偶尔拿出手机拍怼脸镜头,小声的称赞也时不时传进我的耳朵;坐在我前面的一对母女,在放映不到一半时提前离场了。

影厅里的小小众生相,就是这部电影最好的注脚。《野孩子》会和《我的姐姐》一样,走向口碑两极分化的命运。

01

之所以拿《我的姐姐》与《野孩子》作比,不是要一较高下,而是因为两部电影讲故事的方式太像了。

《我的姐姐》涉及许多让人心梗的关键词:重男轻女,拼二胎,扶弟魔,偷改志愿,性骚扰……影片在一切可能的空隙里塞进了许多表现女性处境的典型瞬间,并且通过罗列现象来渲染情绪。

所以观看殷若昕导演的作品会有一种感觉:话题性大于故事。《野孩子》也是如此。

《野孩子》的情绪痛点是:生而不养。

21岁的流浪青年马亮(王俊凯 饰),遇到了无人照看的8岁小男孩轩轩(关子勰 饰),两人搭伙过日子,以捡拾废品、偷盗销赃为生。

以这对流浪兄弟为线,牵出了一幅“野孩子”生存群像:许多与马亮、轩轩一样天不管地不要的苦孩子,被犯罪团伙收容,年龄大的出去抢劫盗窃,年龄小的在网上直播行乞。

影片通过各种细节反复呈现他们的生存困境。比如除夕夜,轩轩因严重贫血、营养不良而生病,在破烂透风的房子里,马亮强忍泪水唱起母亲的摇篮曲:

罗罗面面,油馍串串,猪肉扇扇,蜂蜜罐罐

我娃是个福蛋蛋,福里生,福里长

比如,轩轩从未上过学,无法正常融入其他小朋友,频繁推搡打人,还养成了小偷小摸的习惯;

再比如,与马亮一起偷别墅的大毛(陈永胜 饰),突然发狠砸烂了全家福。

大毛这个角色很像马亮的镜像,是没有遇到轩轩、一条路走到黑的马亮,也是“事实孤儿”最糟糕的结局。

我对大毛的两句话印象深刻。一是大毛咳血,马亮劝他去医院看看,他眼皮都没抬,“活一天算一天。”

二是大毛被捕后,因肺癌晚期入院,弥留之际请求警察,“如果,我是说如果,我爸妈来找我,千万别告诉他们我是这样的。”

早已自我放弃,却仍对生而不养的父母心存幻想。即使没有片尾彩蛋对大毛前史的补充,两句台词便足以表明他作为“事实孤儿”“情感孤儿”悲哀的一生。

如果说《我的姐姐》将愤怒的情绪无限放大,那么《野孩子》就是在堆叠悲悯的情绪。

02

正是因为注重传递一种情绪氛围,影片呈现出更偏向自然、灵活、松散的诗化叙事外貌。它的重头戏总是关乎一种觉醒,一次顿悟,一层心理跃迁。这些视听段落夹在情节中,不断闪现,保持情绪氤氲不断。

可能是马亮与轩轩在小巷中飞奔,抬头看到的两只自由翱翔的鸽子;可能是马亮独自一人在新年夜看到的灿烂烟花;也可能是马亮在被捕前对江边白鹭的惊鸿一瞥,他一口气跑到江边,静静地坐等最后时刻。

这些写意的段落体现出导演强烈的人文关怀,从这个角度讲,影片完成度很高。

但长处也是短板。这种以心理情绪为中心的电影,与强情节背道而驰,可能看了半个小时没什么变化。有很强的冗长散乱感。

更关键的是,这种强调情绪、稍显平淡的段落,非常强调演员的表现力。有点遗憾,王俊凯没有撑起来。

不可否认,从《断·桥》到《刺猬》,他的进步肉眼可见,眼神的故事性、面部微表情都丰富了许多。我能从他的眼神中察觉到他对于马亮的深深共情。他饰演的马亮,充满母性、脆弱,甚至有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纯净感。

但是,唯独不觉得他苦。

这几乎是致命的,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角色代入感。马亮作为幼时被母亲抛弃、独自流浪形成孤僻性格的青年,给人的第一感觉一定是苦涩的,因为命苦啊。

而王俊凯给人的感觉,更像家道中落的好学生。

或许正是因为学生气还没有褪去,台词也并没有举重若轻、直击人心的效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总体感受可以用三个字总结:还可以,但就,还可以。爱的人会很爱,get不到也很正常。《野孩子》的后续票房命运,注定叵测。

【文/时一】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