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痛的常见病因------菱形肌损伤。
前几天,上周诊治的刘阿姨高兴的告诉我,困扰她数年的后背疼痛,一次小针刀松解后,就基本缓解了,更让她高兴的是,她的右肩也能够轻松的上举了。刘阿姨的后背疼痛是怎么回事呢?又与肩关节的抬举有什么关系呢?简单汇总一下临床资料,分享给大家。
该患者菱形肌损伤针刀治疗点。
刘某,女,66岁,因背痛7年,加重6天来诊。患者自述于约7年前出现右侧肩胛骨内至脊椎区域内疼痛,具体诱因不详,呈持续性酸痛,遇寒及过度劳累加重,外展右上肢也可引起上述区域疼痛加重,休息及口服消炎镇痛药可稍缓解,未再行进一步检查及治疗,约6天前,感背部疼痛明显加重,右肩外展活动时尤为严重,并伴有右项部酸痛不适,来诊。查体时发现:患者右肩胛骨内侧与胸3-5棘突右侧区域可扪及明显压痛点及条索感,右肩外展功能受限,根据病位及患者的症状综合分析,患者诊断为“右侧菱形肌损伤”,并予以小针刀松解治疗,治疗点如上图,术中可感觉针下艰涩,并可明显感觉菱形肌与肋骨的粘连感,行针刀通透松解,并将粘连在肋骨上的菱形肌与肋骨铲剥分离,术后,患者疼痛基本消失,外展右肩,活动如常,之前可以诱发后背疼痛加重也再没有出现,7年的病痛,一次治疗基本解决,老阿姨兴奋的次日就专门来到诊室道谢。“菱形肌损伤”是怎么一回事呢?按照老习惯,我们还是先来复习一下菱形肌的解剖。
菱形肌分大小。
菱形肌是背部深层肌肉,位于肩胛提肌的下方,表层被斜方肌遮盖,因形状似菱形,故称菱形肌。菱形肌分成二块:大菱形肌和小菱形肌。小菱形肌在上,呈窄带状,起自于第6、7颈椎棘突,大菱形肌薄而扁阔,呈菱形,起自于第1~4胸椎棘突,大小菱形肌均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受肩胛背神经支配。
当菱形肌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后缩和下回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胸段背伸。通过锻炼菱形肌,可以使菱形肌强壮,降低驼背等身姿的可能性和减少潜在的受伤几率。
菱形肌损伤是上背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损伤原因主要包括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急性损伤原因包括:用力过猛或外伤,如肩扛抬重物,用力向前投掷、举重等。慢性损伤原因包括:长期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保持单一姿势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低头坐姿工作,在电脑前办公长期处于单一的坐姿,这种不良姿势会导致的菱形肌损伤等肩背部慢性疼痛的发生。
急性菱形肌损伤大多仅限于一侧, 伤后出现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疼痛可向颈肩部放散,当上肢上举或外展、头部旋转或后伸时疼痛加重,肩胛骨内侧缘及其下角常可扪及压痛。重症患者在肩胛间区可触及肿胀痉挛的肌肉,深呼吸、咳嗽或打喷嚏时疼痛加重,颈部呈轻度强直。
慢性菱形肌损伤表现为肩胛骨内侧菱形肌体表投影区酸痛沉重,牵掣不舒,疼痛性质为钝痛和隐痛,范围弥漫,也可以向肩、颈、腰部放射,不耐久坐,伏案久坐、仰头、耸肩、劳累或受寒疼痛加重;使患侧肩部稍加活动,或扩胸时疼痛可缓解。严重者疼痛难忍,并可出现肩臂无力,脱、穿衣服困难,手提物或拿抓东西感到吃力,甚至出现肋间疼痛、胸闷、心悸、呼吸不畅等症状。
菱形肌位于背部,怎么就会影响到肩臂抬举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当我们肩臂向前上方抬举时,肩胛骨也是跟着以外旋的形式参与功能活动的,而菱形肌止于肩胛骨内缘,菱形肌的痉挛或与肋骨面的粘连,就会限制肩胛骨的外旋,同样,肩胛骨的外旋也会牵拉菱形肌而产生疼痛加重。而患者的常出现的项痛,则是因为小菱形肌通过筋膜与肩胛提肌是相连续的,所以菱形肌的病变也会牵扯肩胛提肌而出现相应症状,上面患者同时出现背痛、项痛、肩臂活动受限就是这些原因造成的。
菱形肌的拮抗肌主要是胸大肌、胸小肌。菱形肌与将肩部向前拉的胸部肌肉的力量保持平衡,因此,胸部肌肉的紧张总是伴有菱形肌紧张。紧张的同时,就会限制肋骨向两边的开合,影响到呼吸。这也就是为什么好多含胸的不良体态者总会伴随呼吸不畅的原因。
对于急性菱形肌损伤患者,以相对制动,口服活血化瘀类的中成药或消炎镇痛药为主的保守疗法为主。对于慢性菱形肌损伤患者,笔者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小针刀松解了,此外,中药汤剂及针灸的治疗也是比较好的治疗手段,先谈小针刀。
针刀医学认为,菱形肌急慢性损伤常导致肌肉筋膜紧张挛缩,严重情况下可出现局部出血、渗出,日久结疤粘连,因菱形肌与肋骨相邻,若损伤处恰在肋骨上,便和肋骨粘连,影响菱形肌的伸缩运动而发病。所以,针刀的局部减张减压,以及松解肌肉与肋骨面的粘连,恢复力线动态平衡,是针刀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的机理所在。
该疾病针刀松解的要点除了筋膜及肌层的减张减压外,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将针刀安全准确刺入达到肌层与肋骨的粘连部位。单纯从理论上将,拇指按压痛点肌腹处,直至骨面,针刀沿指甲侧面直达骨面,纵疏横剥即可,但实际上,我们无法百分百的保证,按压的痛点下面就是肋骨面,也有可能是肋间隙,尤其是肥胖的患者,如果这样盲目的直刺,达不到治疗部位也就罢了,一旦通过肋间隙刺到胸腔,麻烦就大了。那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笔者的方法就是,采用上下摆动进针法,缓慢进针,边进针边摆动,如果针尖达到肋骨面,按照规范操作即可,如果针刀摆动时,上下都能触到骨性组织,那就是到达了肋骨间隙,后退并调整针刀方向即可。上述刘姓患者能够收功的关键,就是准确到达肋骨面,彻底通透松解菱形肌与肋骨的粘连达到的。重新汇总下菱形肌损伤的针刀操作流程。
体位:俯卧位。
体表定位:菱形肌损伤治疗点多在菱形肌起止点及肌腹部的压痛点定位,龙胆紫标示。入路层次:皮肤→浅筋膜→斜方肌→菱形肌损伤层面。
菱形肌起点针刀操作: 病变菱形肌棘突附着点,刀口线与脊柱纵轴方向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呈90度角,直达棘突点,然后沿肌肉损伤侧棘突旁提插切割2~3 刀。
菱形肌止点针刀操作:病变菱形肌肩胛骨脊柱缘附着点,刀口线与脊柱缘方向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呈90度角,针刀先达到肩胛骨脊柱缘,然后向内铲剥 2~3刀。菱形肌肌腹部针刀操作:根据压痛点定位或寻找痛性结节,刀口线与菱形肌肌纤维方向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呈90度角,行上下摆动进针法,经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到达病变层面,病人一般会诉有酸、麻、胀感,纵疏横剥 ,直至刀下松动后出针刀。
菱形肌肌腹部针刀操作是该病症针刀操作的重点和难点,但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菱形肌肌腹部压痛,都是菱形肌与肋骨有粘连,多数病人的病变层面只是在肥厚的菱形肌筋膜或病变的肌层,这种情况我们只需在菱形肌层面进行针刀松解即可,而不需要通过菱形肌到达骨面。如何做到准确鉴别,除了结合病人的症状,指下的查体感觉和针刀行进中的针下感是最最重要的,而这一切,需要的是数以千计临床经验的总结,每位患者都是医生的老师,此言不虚。
除了针刀治疗,其实中药和针灸在菱形肌损伤的治疗中,也是很有用武之地的。从中医角度来看,菱形肌损伤的部位,位于足太阳经脉的第一二侧线上,属于典型的太阳经脉经输不利,《伤寒论》中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经方葛根汤系列方与活血化瘀名方复元活血汤相合,其实就是很好的对应治疗方剂。
除了汤药,针灸治疗也有很好的效果,除了局部结合远端的常规取穴外,选择阿是穴,数针相合,单向捻转提拽式的滞针疗法,也是笔者常用的治疗方法。
项背部疼痛的软组织因素病因中,除了菱形肌外,常见的还有肩胛提肌、斜方肌等等,将在日后结合临床病例逐一分解。
“把下乡纪事化,把看病故事化,将治疗通俗化”,我是威海市中医院全科医生宋国政,未来半年,我将继续在威海市泊于医院挂职服务,我会根据基层实践,结合临床生动案例,用中西医两种思维来分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希望能够在中西医融合、基层卫生建设、学术交流、心声流露等方面,为同行、朋友、民众提供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帮助!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关注、点赞或转发,谢谢了!
“全科医生讲医事,基层实践纪事”(六十八),下回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