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六点下班赶去照顾住院的90岁老母亲,65岁的大哥一家远在国外,平时每个月寄500美元,一年回国一次

鱼胶胶读书情感吧 2024-12-13 21:37:24

还没下班,同事晓晴就问我:“阿芳,你妈妈身体好点没有,今天下班还要赶去医院吗?”“要呢,还要去一个星期”,我说。

想起住院的90岁老母亲,我担心之余,也觉得有些疲惫。

两个星期之前,母亲说不舒服,一直胃口不好,我有些担心,寄给她测了测血氧,只有86,我一下慌了。

正常来说,血氧仪90以下,就需要注意了。我连忙把便携式氧气罐拿出来,把呼吸面罩套好,给母亲套上,看她会不会先好受一点。

我马上让儿子把车开过来母亲家里,把母亲送医院去。

医生说老人家免疫力下降了,又面临换季,她可能一时之间适应不过来,然后她没什么胃口吃东西,建议先住院一星期观察。

把母亲送医院后,她的身体方面,我们就不担心,但是由谁来陪护,确实大难题,我们一家子都要上班,儿子儿媳自然无法请假,我和老公可以轮流请假,但是也无法请足一个星期。

儿子说请护工,花钱解决,可是要找到一个好的护工也不容易。

远在澳大利亚的大哥一家子知道母亲住了院,打视频电话来问了一下,让我们都费心。此外,他们也做不了什么,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

就是这样,我们一家子就开始了下班轮流去医院陪护,上班时间就请了护工。饶是这样,我还是每天下班做好稀食带去给母亲吃,哪怕她吃得再少,她尝几口,也是好的。

母亲就大哥和我两个孩子,大哥不在身边,只能靠我了,还好我的丈夫和孩子都能帮一下,否则我一个人的话,就会更累。

每天下班我先是赶回家给母亲做吃的,然后给家里人做饭,然后由儿子先送过去医院给母亲吃,我晚点再到医院陪床。

一个星期,母亲没有太大的好转,我们就决定让她继续住,因为回了家,没有医护人员照看,我们几个也没办法一天24小时监护老人家。

老人年纪大了,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医院的医护还有家人能够腾出时间来陪护而已。

现在是第三个星期,医生说,如果老人情况稳定下来,可以出院了,所以这个星期,我们还得每天下班都过去。

同事又感叹地说,都说养儿防老,其实看来大部分人,都没办法达成这个愿望。大部分人,小时候养孩子,孩子长大,离开身边去工作生活,就很难再呆在身边了,更多的人是像我哥他们那样,离父母很远很远,远到一年只能回国一次那种。

同事还说,更多家庭,有儿子女儿的,都重男轻女,对男孩偏心,可是到年纪大的时候,到人老了,需要照顾的时候,还是女儿更用心照顾,或者只有女儿才会对照顾老人上心。

想起周围的朋友和同事的情况,似乎真的是这样。朋友大梅也是家里的小女儿,上面有两个大哥,他们家让大梅上完高中就让她出去工作了,而两个大哥都读到大学,大梅工作的时候,还支持了两个大哥家的孩子读书,就算是这样,大梅说,她母亲也从来没有对她特别好,大梅觉得心里不好受。

我呢,母亲对我和对大哥,其实不一样的,我结婚的时候,母亲给我的陪嫁还是我那时候打工给她的,她存起来拿给我当陪嫁了,可是以前大哥结婚,她把毕生的继续都给了大哥买婚房,后来大哥一家远走他国,把她留在了我的身边,每个月大哥他们一家子就是寄500美元回来,过年的时候多100美元,可是我们确隔三差五去陪母亲,她生病了,我们比谁都着急。

大梅也跟我说,有时候,都不知道我这种不计较的性格到底好不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