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车市“价格战”:提前开打,杀伤力更强

扉旅汽车 2025-01-07 18:45:47

一场为了销量而展开的“价格肉搏战”,依旧没有熄火的苗头且愈演愈烈。

2025年第一天,多家车企陆续启动新一轮限时优惠活动,车市开年即直面竞争。

据统计,包括比亚迪、特斯拉两大新能源巨头,长安、吉利、奇瑞等传统车企,“蔚小理零”在内的新势力,以及一汽-大众、广汽丰田等合资车企,全部在过去一周以新的政策加入促销阵营,包括限时直降、现金红包、国补地补政策兜底,权益加码,幅度大多在万元以上。

然而,贯穿了车市两年多的价格战,究竟还有多少“威力”,血拼抄底的汽车市场又该卷向何方?

汽车行业的“价格战”一旦开打,似乎就很难停下。

在销量与利润之间考量,身处“淘汰赛”的关键阶段,没有一家品牌心甘情愿让出市场份额。

2023年初,特斯拉率先开启降价举措,打响价格战的第一枪,在华的众多车企纷纷被卷入其中,无论是电车还是油车,国产车企抑或合资车企,无一能够幸免。同时,不断加码的价格战也让B级车整体跌入20万元以内,C级车整体跌入30万元以内,打破了多年来的价格底线。

不可否认,车企“限时钜惠”的确是冲刺销量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此操作多了,其产生的负面效应也远超预期。

当下,硝烟弥漫的“价格战”,正在摊薄汽车行业的利润。

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汽车行业营收超9.4万亿元,同比增长3%,但利润降至4132亿元,同比下降7.3%,销售利润率仅为4.4%,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6.1%的平均利润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

具体到企业端,盈利情况也不乐观。智界R7上市时,余承东就提到“卖一辆亏3万”。新势力中蔚来自成立起就连年亏损,在2018年至2023年这六年间累计亏损达到了866.3亿元,去年前三季度,蔚来的净亏损也已经达到了152.9亿元人民币,总亏损已经超过了千亿。更有甚者,被挤下牌局:2024 年,高合、合创、哪吒等多家新势力车企先后传出经营状况不佳的消息,命悬一线。

此外,过度的价格战,伤害的不仅仅是企业,也是消费者的利益。最典型的莫过于,刚提新车的车主们,没几天就碰到了降价好几万的官方消息。在最近一两年,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同时,简单粗暴的价格战还在侵蚀汽车的质量。近期吉利李书福、长城魏建军等多位车企负责人都在给整个行业敲警钟,他们认为在价格战下,行业内存在着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情况,将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影响品牌形象,最终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此前有二级供应商透露,来自厂商的持续压价导致质量波动确实比之前大了。

事实上,面对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并非没有破局者。去年7月,宝马曾尝试退出价格战,但销量却遭遇大幅下滑。8 月,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几近“腰斩”,销量为3.48万辆,较2023年同期的6万辆同比下跌了42%。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宝马重返价格战场。

而如此反复的背后,也揭示了价格战对于很多车企而言,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摆脱的困境。要想保住市场份额,只能继续以价换量。

尽管,过度依赖单纯的价格竞争,对品牌形象塑造与长期发展埋下隐忧。

但对于价格战,市场上也有一种说法是,国内的车企太多了,需要进行淘汰赛来换血洗牌,这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量级的自然规律。未来2年生死攸关,2025年车企价格战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近年来市场以及车企要回答的问题似乎不是“价格战”要不要继续打,而是以什么样的策略与方式参战。

“技术创新是发展的王道,也将成为车企们摆脱价格战桎梏的终极杀手锏。”有业内人士指出,车企之所以陷入“价格战”的不良内卷中,其背后是创新能力的不足。基于此,车企应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意识,持续推出领先的、个性化的功能与模式。

与此同时,一场战略收缩的戏码也在车企间不断蔓延。去年10月,吉利汽车宣布将几何汽车品牌并入吉利银河;长城旗下的欧拉汽车APP将停止运营并迁移至长城汽车App,更有传言称未来欧拉品牌或将被整合进哈弗品牌;广汽集团宣布将加强对自主品牌的管理;上汽官宣,单飞三年的飞凡正式回归上汽乘用车。“品牌融合后,车型变少,企业的产品研发力量更聚焦,单个品牌的销量规模就上来了,相应的成本也将下降。”

“要么卷死,要么饿死”。当下,汽车市场竞争仍在朝着白热化的方向演进。

行业内的共识,是接下来淘汰赛会愈发激烈,未来的市场份额还将进一步向头部车企集中。比亚迪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迎来重大机遇的同时,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进入大决战、淘汰赛。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多次表态称,未来几年国内80%的汽车品牌将关停并转。

不过,想要在淘汰中赢到最后,对车企而言,在价格的血海中搏杀从来不是最优解,直击用户痛点、打造出有独特竞争力的产品始终是最有效的自救之法。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