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AI的时代,你最好掌握这5个提问技巧

桐桐看趣事 2024-11-12 17:34:35

如今,想要借助 AI 来提升工作效率的人越来越多,但想必很多人心中都存有这样的疑惑:都说人工智能极其强大,怎么我一用却感觉像人工智障?打开AI 大模型助手,提出问题后得到的全是正确的废话。

让AI帮忙撰写文案,也基本都是套话,根本无法使用,不过这还算情况较好的。有时它回答着回答着就开始胡言乱语,令人哭笑不得。究竟是怎么回事?AI 到底有没有传说中那么厉害?

其实,用不好 AI 并不是 AI 不行,也许是因为你没有掌握提问的技巧。所以,本文给你分享五个提问技巧。

提问技巧一:充分说明信息。

一个问题你去问同事、问朋友,往往能获得清晰的答案,而向 AI 助手提问,得到的却常常是大段废话。为什么会这样?实际上,对于人类而言,彼此间存在许多已经提前共通的信息。对方认识你、了解你是谁,知道你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所处的情境。但是对于 AI 助手来说,它并不清楚你的职业、偏好以及所处状况。所以在向 AI 助手提问时,一定要记得充分说明信息。

这里推荐一个办法——5W1H。就是每次提问时都要讲清楚为什么做、做什么、什么时候做、谁来做、在哪里做以及怎么做。比如为某个品牌的冲牙器写一个营销文案,若直接将这句话发给 AI 助手,它大概只会返回一个缺乏针对性的、正确但无用的废话文案。

但当你按照 5W1H 的方法来补充信息进行提问,例如:

现在我们需要和某品牌合作推广某冲牙器产品(why);

所以现在需要你写出一份营销策划方案(what);

此次营销活动的时间大概在春节前后两周(when);

希望触达的人群是 22 至 35 岁左右的职场白领(who),希望打动他们的卖点是便携、续航半年、颜值高;

本次推广主要集中在新媒体平台签约博主、电商平台自营店铺号(where);

方案里需要包括每个阶段的具体细节,活动主题,字数一千字(how)。

这样发出去效果是不是感觉完全不同了,当然,你也可以亲自去试验一下。

提问技巧二:角色扮演。

有时让 AI 助手扮演一个角色,它就能自动调整自身的语言风格,还能模拟这个角色的思考方式和行为,甚至会自动屏蔽掉一些不够专业的内容。举个例子,如果你说“讲讲英语过去分词的用法”,它会给出相应专业输出,但这跟看课本没什么差别。

但如果你给它加上一个需要扮演的角色,效果可能马上就不一样。比如“扮演一个专业且幽默的初中英语老师,讲讲过去分词的用法”,它会给出这样的回答。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得谈到 AI 大模型的训练过程了。例如医生,在其学习数据时就会了解到医生这个行业需非常谨慎,说错话后果很严重。所以当你让它扮演医生时,就能极大地提升其专业和严谨程度。

提问技巧三:举例子。

一个好的例子能让人迅速降低认知成本,对于 AI 助手也是如此。

举例来说,比如你说“去公园野餐拍了一些照片,帮我想几个小红书爆款标题”,它可能会给出输出《公园野餐大作战,嗨翻整个春天》、《趣玩公园野餐,解锁春日新玩法》等类似标题。你看了后,皱起眉头,虽然也算标题,但实在太过普通,让人毫无点开的欲望。

别着急,再给出一些例子,看看效果。比如你可以这样问:“去公园野餐拍了一些照片,帮我想几个小红书爆款标题。爆款标题示例如下:

1、梦想中的卧室,不敢说我的床好看,简直太好看;

2、常被婆婆夸干净,我是这样清洁油烟机的;

3、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这时它的输出就变了,变成了这些类似的标题:

1、梦想中的野餐地|不敢说我的野餐超棒,简直无敌棒!

2、常被朋友夸会玩!我是这样享受公园野餐的!

3、没有野餐的春天,养不出快乐的孩子!!

感觉如何?虽然可能仍需微调,但突然就感觉有了灵魂。其实你提出的很多问题,AI 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刻。就算你花费五百字、一千字去描述,有时都不如直接给它几个例子。

提问技巧四:多问几遍。

有时你未必能把问题问得十分精准,那该怎么办?多问几遍。比如你感觉最近腰上的赘肉有点多,想要通过运动健身来改善,但你又是个小白,想要询问 AI 却完全不知从何入手,怎么办?

没关系,问不出专业问题,给不出专业描述也不要紧,你可以先从一个模糊的问题开始,比如“请你扮演一个专业的营养师和健身教练,我想减肥,我该怎么办?”AI 给出回复仍是那种比较笼统的长篇大论。稍微简化一下它的回答,大概是这样。

看起来还算可以,这时你可以继续问“我们从运动开始入手吧,比如力量训练怎么开始呢?”AI给你回复了力量训练逐步开展的计划,你可以再稍微简化一下它的回答。

到这个阶段,想必你心里大概对如何开始进行力量训练有了数,但对一些细节仍有疑惑,你可以再继续向AI提出诸如“能不能再详细描述一下深蹲的姿势要领?”这样的完善细节的提问。

在这个不停提问的过程中,如果它给你的答案你并不满意,你也可以通过纠正它,比如“我刚才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或者进行发散提问,比如“在这个广告提案基础上设置一只企鹅当主角,能有什么创意吗?”来进行迭代。从一个模糊的问题开始,不断迭代追问,多问几遍,你就能越来越接近你想要的答案。

提问技巧五:逆向工程。

如果真到了这一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AI 助手的回答仍不是你想要的结果。那该如何是好?没关系,我们还可以让它自己攻克自己。这是什么意思?比如你觉得某一段文本,如故事、演讲稿或者广告提案特别出色,它可能来自他人,也可能是你自身超常发挥的成果。现在你想让 AI 也帮你写出具有类似特点的文本,该怎么做呢?这时或许你应该试着让 AI 做阅读理解,得到攻克自己的答案。

比如你可以这么问:请分析一下文本,给出可以生成这个类型文本的完整提示词,包含文本的类型、文风、角色、语气、长度、段落和动画表情等内容。请直接输出结果,不要输出其他内容,文本如下......

不过,此类提示词的逆向工程要求 AI 大模型具备极强的文本分析与总结能力,所以通常建议采用规模较大的先进模型加以尝试。

所以还有一件事想要告诉大家,千万不要被某一特定的 AI 大模型限制,这一切都事关你要解决的问题。

比如,如果你要进行一些复杂的逻辑处理,或者开展 AI 的逆向工程,那么建议你优先选用 ChatGPT 的 O1 新模型或者国内模型的旗舰版。再比如,小说作者能够利用Claude 模型,因为它相较于大多数模型能够创作出更具创意的故事情节。

你还应该依据自身的应用场景选取更为垂直的工具,比如创作中文内容,像是写诗,就优先推荐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国产大模型。如果你要辅导孩子学习,可找百言神通等教育 AI,因为其内置了海量知识库以及教学训练内容。如果你要编写代码,则可选择 Github Copilot或者国内的通义灵码等模型。如果要进行超长篇内容的分析,就用kimi,因为它能够支持上百万字的上下文。

AI 只是工具,能够将其运用得当的你才更为珍贵且更具价值。诚然,向 AI 大模型进行高效提问并非易事,特别是对于众多缺乏文字经验之人而言。但是只要你坚信 AI 能够助力自身提升工作和生活效率,便总有办法和途径。

利用今天我们提到的提问技巧,试着让 AI 完成更多事务,祝你拥有 AI 思维,祝你成为 AI 时代的驾驭者,真正驰骋于时代之上。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