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是湖东居呀 2024-08-30 14:38:38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

公元712年秋天,李隆基,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帝王之一,登上了皇位

在这一年的春天,同样有一位“帝王”,少陵、工部、拾遗、草堂、老杜、诗圣·杜甫,出生在河南,这位帝王,祖上也是名门望族,到他父亲这一辈,还做过兖州司马,在当时,也算是中产以上的富贵人家。

在真实世界帝王的带领下,这位虚拟世界的帝王,青春作伴,度过了相当富裕的年少时光。

不过,年少美好的时光总是容易一去不复返。

公元736年,诗圣24岁。

诗圣也到了需要考取功名的时候,和大多数大器晚成的人一样,不出意外的落榜了。

不过这时的诗圣,并没有把落榜当成一件事。

毕竟,大唐是踏踏实实的超级大国,

毕竟,父亲位居帝国的中坚力量,

毕竟,政治清明, 宰相张九龄还可以送《千秋金鉴录》给皇帝,劝皇帝励精图治,

毕竟,才24岁,日子还长,从出生以来,甚至都没有见过像样的边塞战争,路边的驿站有专门的饮食供出远门的人食用,帝国从来就没这么富裕过。

无论从哪个角度,这都是一个未来可期的时候,落榜算不得什么事。毕竟,谁年轻时不会犯点错呢?

所以,诗圣在落榜后,风流倜傥,过了四五年游侠的日子,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种和日后风格完全不同的句子。

也许,按这个思路走下去,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会薄几页,世上也会多一个风流倜傥的诗人。

也就是这一年,玄宗的最后一位贤相,张九龄黯然下课,取而代之的是李林甫。

公元739年,李林甫兼任吏部尚书,主持文武选拔,大唐士子的游戏规则,变了。通过后来人的眼睛看,大唐数十年的青训文化断层,出现了。然而,在当时,还在底层的诗圣,毫无疑问,还没有感受不到这种变化。

公元741年,诗圣29岁的时候,父亲驾鹤西去,诗圣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这个时候的诗圣生活还是很惬意的。依然可以四处游荡,还和李白面基了两次, 依然可以,“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年轻的诗人并不能感受到来自帝国最高层的寒意。

公元747年,诗圣35岁,终于到了需要做一番事业的时候了,诗圣信心满满的去长安,参加皇帝的特别科考,本以为这会是一次简单的科考,没想到确是一次彻头彻尾的阴谋,“野无遗贤”,四个字,不知道害了多少学子。只成就了一个李林甫。

接下来的八九年,对诗圣来说,毫无疑问是煎熬的八九年,周旋于京城的各路关系中,只为谋得一个职位,不过,对于有才华的人来说,不过是无意义的等待。

一直到公元755年,迫于生计,44岁的诗圣接受了一个并不愿意的芝麻官。毫无疑问,诗圣这时候的生活是窘迫的,因为,他的小儿子竟然在这一年饿死了。

本以为,可以在四十多岁,认命了,安安稳稳的做个小官,养家糊口,了此残生。没想到,还没到年底,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大唐的一切轰然倒塌。

后面就是一个著名诗人的故事了。

公元755年,到公元765年,十年漂泊,十年苦难,“三吏”“三别”“安得广厦千万间”。

公元766年,到768年,度过了两年稍显安稳的日子,诗圣仿佛要把一辈子都写下来,光是传世的诗歌,就有四百三十多首,最著名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已经尽显沧桑。

公元768年,到770年,在写下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之后,世间便再无诗圣。

人生如梦,二十四岁的诗圣,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命运竟然是这样。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