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精神还有吗?40多万存款不翼而飞,"密码泄露"谁信?

思如哲思 2024-10-24 16:33:59

10月22日,东淄博一女子称多年来在淄博齐商银行存款40多万元,取款时余额却为零。

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是该储户将银行卡账户和密码信息泄露给了别人。“我也只是听到了这个消息,具体信息还要向总行进一步了解。”

有人发帖称,当事储户齐女士打印近四年银行流水发现,她在银行柜台存入银行卡的每一笔钱,当天都在储户未知的情况下被提现。

此事,引发网友们的一片质疑:

没存折没卡先不说身份证光有账号密码就能取款吗?

乱讲,不是5万以上需要预约和身份证么,怎么取得走呢[捂脸]

无卡取款要手机先开通了手机银行,取款时要短信确认的,现在取款要想没有储户的手机那就要有储户的银行卡,这两样都没有就能取走存款的除非和银行工作人员......

手机银行想转账必须先经过实名验证,也就是通过人脸识别这个重要步骤。

事出反常必有妖。

该事件最大的疑点是:“在银行柜台存入银行卡的每一笔钱,当天都在储户未知的情况下被提现”。

那么,存取记录一定是真的吗?可以伪造吗?

再来聊聊别的事,有关无关,你自己看~

此前,银行(或银行员工)挪用储户的钱,发生过多起:

一家人243万积蓄,被行长挪用

2008年,李先生为帮时任银行负责人的时某宁完成储蓄任务,李先生一家分别使用3个身份证在其银行存入了135万元。在之后的10年时间里,为了帮时某宁完成储蓄任务,135万元储蓄款每年会连同当年利息一起再存入银行。

到2018年12月,3本存折余额共计243万多元。而当家里要用钱时,才发现钱取不出来了。报警后发现,除第一笔存款信息是真实的外,存折上其他存取记录都是假的!!

经审理查明,2008年1月至2018年3月间,被告人时某宁在银行工作期间,制作假的存折交易流水,先后多次挪用李某一家人的存款,共计人民币2,430,109元。

储户百万存款“失踪”,银行只担民责?

2009年,山东枣庄的孙女士,在银行存入100万元,5年后去取钱,却被银行告知存折上只有1元。2020年12月,法院判决银行支付孙女士存款及利息。

在事件发生后,银行不仅没有正视问题、积极修正错误、维护储户权益,而是拒不认账,一赖再赖,甚至咬定孙女士伪造存折!!

直到2021年7月,法院使出了强制执行的终极法律武器,才迫使该银行承担了责任,孙女士才拿到自己的钱。

涉事银行把储户的百万存款弄丢,多年赖账不还,还反咬一口,已经造成了很大的信用污点,这个污点应该被记入征信系统,让其付出失信代价。储户百万存款不翼而飞,涉事银行不能只担民责,而是应该全面承担各项该担的责任。这不仅仅是对受害者的必要交代,也是对法律的尊重,以倒逼银行守住契约底线和法律底线,维护好老百姓的存款权益。

对于老百姓而言,最担心的事莫过于,存折还在,但是钱却稀里糊涂地没了...

更何况如今的存款利率又那么低——目前大多数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为0.10%,说白了,老百姓的钱真的是一分一厘抠下来的!

可仍免不了被蠹虫们盯上。

“存款利息非常低,最后牺牲的是中国十几亿老百姓储户的利益。扶植的是谁呢?扶植的是国有银行、国有企业,包括很多的有权、有势、有关系的群体”,耶鲁大学金融学陈教授早年表示。

契约精神何在?

俗话说:上行下效。

银行作为金融系统,它在国家中的地位,在老百姓心中的份量,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是金融系统的基石,也是国家经济健康和稳定的关键因素,更是老百姓穿衣吃饭的钱袋子!

在经济危机时期,银行需要与政府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应对危机,保护经济免受严重损害。

如果,它自己都变得这么“不靠谱”的话,还谈什么抵抗危机?

我们的国家机器主要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军事和警察机关,教育文化等社会公共机构。

如果这些国家机器,都不讲契约精神,随便对老百姓违约,那么还有什么事情是确定的?老百姓还能相信什么?

而且,上梁不正,下梁必歪!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作为社会大众的方向标,起着示范作用。如果它们都搞投机倒把、欺诈耍赖的事,那就只会让“赚黑心钱”的人越来越猖狂,为富不仁者也会越来越多......

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