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拜登白宫交接,对中国新能源车有哪些利与弊?

汽车点评车叔 2024-11-18 11:24:08

近日,美国现任总统拜登与即将上任的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进行了会面。

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这一做法是美国总统权力交接过程中的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即在当选总统正式入驻白宫之前,由即将卸任的总统邀请其访问白宫,并共同举行选举后的会谈,象征着国家权力的平稳过渡。

随着特朗普即将到任,对于中国汽车产业乃至世界汽车产业,又会带来哪些利与弊呢?

仍将对中国汽车施压

但影响不大

今年5月,美国拜登政府宣布了一项声明,声称“中国在全球关键产品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控制了高达70%至90%的关键产品”,这一声明涉及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领域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为了保护美国的企业和工人利益,美国政府决定依据1974年《贸易法》的301条款,对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其中,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税率计划在2024年从25%提升至100%。

特朗普此前曾表示,如果他再次当选总统,将对中国汽车征收高达200%甚至1000%的关税。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尽管特朗普和拜登政府在对华政策上存在分歧,但在推动对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立法方面,两人立场一致。

然而,对于中国汽车在美国市场的直接影响相对有限。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汽车出口量占美国总进口量的比例最高仅为1%,且这些出口汽车均为非中资品牌,如别克、沃尔沃和林肯,中国品牌几乎没有通过间接途径出口到美国。目前,中国车企的海外业务受贸易风险的影响较小,尤其是在特朗普当选后。

中国车企在墨西哥的建厂规划主要针对墨西哥及其周边的拉美国家市场,而非直接针对美国市场。比亚迪、上汽名爵和奇瑞等中国车企均有在墨西哥建厂的计划,比亚迪计划在2024年底确定选址,上汽名爵已于今年8月宣布建厂计划,奇瑞也在选址中。中国车企在墨西哥建厂的目的是为了服务当地市场,并不打算进入美国市场。墨西哥是一个年销量达百万级的汽车市场,由于当地产能主要满足美国消费者习惯,乘用车销量中有超过三分之二依赖进口,为中国车企在墨西哥建厂提供了机遇。但在特朗普当选后,预计中国车企在墨西哥市场的销量辐射范围将更加明确,未来在墨西哥市场的资本开支计划可能更加谨慎。

美国汽车销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汽车,贸易政策对墨西哥和其他跨国车企可能产生较大影响。自2020年以来,美国年汽车进口量保持在600万辆左右,其中90%来自墨西哥、日本、韩国、加拿大和德国,占美国本土销量的近45%。进口与本地制造一直是美国汽车产业的长期矛盾。墨西哥的汽车产量主要用于出口,其中80%销往美国,占美国总进口量的40%以上。得益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美墨加协定》和当地成本优势,通用、福特等美国车企以及日韩德跨国车企大多在墨西哥设厂并向美国出口。如果特朗普当选后限制墨西哥进口,可能会对其他跨国车企的北美业务产生较大冲击。

美国车企电动化转型或放缓

在拜登任职期间,他积极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通过提供巨额补贴和政策支持,以促进美国向清洁能源转型。特别是《通胀削减法案》的实施,为消费者提供了购车退税补贴,这一措施对于刺激电动汽车市场起到了显著作用。该法案不仅激励了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还吸引了包括韩国电池制造商在内的多家主机厂在北美建立工厂,加速了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的本土化生产。

与拜登的政策相反,特朗普一直对清洁能源持反对态度,他主张废除《通胀削减法案》,并致力于提升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特朗普批评拜登的电动汽车政策,认为这会损害美国的制造业和就业机会,他强调如果再次当选,将不会允许任何州禁止生产内燃机汽车。对于美国本土车企来说,电动化转型很可能就此放缓,届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只会进一步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此次当选,马斯克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更有消息显示马斯克将被任命为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门的主管,这表明他在特朗普政府中将扮演重要角色。马斯克的这一新职位可能会对美国电动汽车政策的未来走向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倾向于支持传统能源和内燃机汽车的背景下。马斯克的参与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特朗普政府对电动汽车行业的敌对态度,尤其是在他领导下的政府效率部门可能会对联邦预算和政策产生影响。

欧洲车企困难加剧

对华临时关税迎转机

特朗普有个特点,他除了对中国施行强硬政策,对欧盟也同样如此。所以对于欧洲车企来说,也要面对更加困难的处境。

近期,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加征关税的终裁正式生效,然而美国大选的结果却又带来了不确定性。特朗普曾威胁要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对其他美国进口商品征收10%到20%的关税,对所有汽车进口征收100%关税。特朗普对欧盟的贸易逆差态度强硬,将其称为“迷你版中国”,他的可能回归让欧盟面临是否要与两大贸易伙伴同时开启贸易战的艰难选择,这显然是不理智的。

鉴于特朗普上任带来的强硬政策已无法避免,与中国汽车行业寻求和解似乎成为了一个更合理的选择。据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透露,中欧在电动汽车关税问题上已取得一定进展。在过去的五天里,中欧技术团队在北京进行了密集磋商,主要围绕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方案的具体内容进行讨论。双方已约定将继续通过视频或其他方式进行进一步磋商。尽管商务部透露的信息不多,但可以看出欧盟已显示出一定的妥协态度,不再像之前那样坚持强硬立场。欧盟此前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部分原因是欧洲车企在面对中国电动汽车时缺乏竞争力。

在价格方面,中国曾提出将出口至欧洲的电动汽车售价设定不低于3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3.3万元)以避免欧盟征收反补贴税,但这一提议遭到了欧盟的拒绝。因为即使3万欧元的汽车在欧洲市场仍具有较大吸引力,要知道欧洲电动汽车的平均售价高达6.6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1.1万元)。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成熟度以及出口车型在各方面领先于欧洲同类产品,使得物美价廉的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具有明显优势。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实际上是为了缩小中国电动汽车与欧洲电动汽车之间的价格差距,通过人为干预市场经济来保护本土产业。尽管一些欧洲车企也在开发价格更低的车型,但预计最早要到2025年才能上市。因此,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打压,也是为了给欧洲车企争取发展时间。不过特朗普的上任,给中欧之间的贸易关系也带来了转机。

车叔总结

川普与拜登的白宫交接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是复杂且多维的。一方面,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倾向于保护主义,他曾威胁要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这可能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美国造成阻碍,增加成本,削弱价格竞争力。同时,特朗普对清洁能源和电动汽车的态度相对消极,这可能导致美国市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增长放缓,影响中国车企在美国市场的业务扩展。然而,特朗普的政策也可能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一些间接利益。例如,他的政策可能会促使中国车企加大技术创新和市场多元化的力度,以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此外,特朗普对欧盟的强硬立场可能迫使欧盟在与中国的贸易争端中寻求和解,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提供更多机会。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