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香港电影大概是真的“没有机会”了

令狐伯光体 2024-02-08 19:30:43

文|令狐伯光

2023香港电影很惨淡,除了年初《毒舌律师》小爆了一下,年中到年底一直在扑,扑到几乎像韩国电影一样怀疑人生。尤其是年底《潜行》《爆裂点》《新秩序》三连扑(不算特别惨,但票房确实也不够高)。

现在观众对于香港电影没什么兴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也是这些香港警匪片。一看模式就太老套了,这导致前段时间郭富城龅牙,黑色喜剧的《临时劫案》挺受期待,结果电影上映后也不太行。

上映22天票房刚破2亿,其实不能算特别失败,但就像现在香港电影一样。票房在两三亿之间,上不上下不下的,和巨星云集的香港大片定位明显不搭,某种程度它就是失败的。

说回到《临时劫案》这部电影本身,我个人10分给7分,描写底层人生,有《两杆大烟枪》那个味,演技都在线,但剧本只能支撑到前30分钟,后段发力不够,未有达到观众我的期望值,无法有那种回味,就是看就看了不会看第二遍。

这也是这两年香港电影的问题,甚至热闹都有点热闹不起来了。

继张家辉刘德华过后,郭富城这部新片也没爆?

《临时劫案》我觉得是近些年还行的港片吧,剧情上没有硬伤,不像潜行这类港片,开头叙事宏大,摊子铺得很开,之后快结局的时候为了happy ending又强行降智,整出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逻辑硬伤和蜜汁操作,变得虎头蛇尾

这部电影整体的基调其实是一个悲剧,但是却又处处透着诙谐和黑色幽默,人物塑造上没有什么违和感,所有的行为都符合人物自身的处境和性格。

在我看来,这电影本身是想讲述人生荒诞至极没有逻辑,人没有办法掌控未来发生什么,生活平等逼疯每一个人的悲剧内核。梅蓝天的人生没有蓝天,充满阴霾。摔跤都得到金牌了但是改变不了贫困,于是去摔角,然后黑帮出现欺负家人,自己报了仇,但是居然旱天雷把儿子劈死了,感觉无论如何挣扎都冲不出去。

他的儿子被雷劈死突然得就像祥林嫂的孩子被狼吃掉一样,猝不及防。愤怒,但是又不知道能恨谁,于是梅蓝天疯了。后续剧情中发现,其实电影里面几乎没有“正常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魔怔。

无论你是劫匪,黑帮,小市民,还是公职人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念自己的病。这部电影里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心酸,又有自己的偏执病态,劫匪黑帮对钱,对吃,对娱乐执念。主角对生活的茫然绝望,被动前行。警察对破大案当英雄着魔一样的癫狂,就连被抓的女司机都对扣分重视得可以忽视生命危险。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病,生活有时候是荒诞到怪诞的,就像梅蓝天不会预料到他的人生会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旱天雷开始扭曲,又同样在以为会改变时又因为一个旱天雷戛然而止。命运的沉重压迫荒诞得就像那个旱天雷,突然,爆裂,给你不合逻辑的致命一击后又让你连报仇都不知道找谁。

所以,尽管很多人觉得被雷劈死这个情节很不合逻辑很烂,我个人却觉得就是这个不合逻辑才是“命运多舛,生死无常”的具象化体现。

可惜的就是电影没讲成一部大量观众认可的故事,客观来说,瑕疵很明显,比如剧情不够流畅,梅蓝天走上悍匪之路的其中一个诱因——儿子遭雷击身亡,普通观众确实觉得莫名其妙和牵强。

如果放映的是未删减版,那么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显然让剧情跑得太快了,最佳方案为增加半小时的过渡和关键节点叙事,两个小时的影片长度,以及更为顺滑的衔接和角色刻画,会让观感明显提升。

总结就是,一个普通的厨师用上好食材做了一桌味道尚可饭菜。

说了衰落20年?这一次,香港电影是真的要“不行了”

这片子就是正常水平的片子,就是那种周末和朋友临时决定看看,不会让你失望的,还能笑一笑的那种正常片子,问题是这几年很多香港电影连《临时劫案》这种水平都达不到,所以显得它还不错。

香港电影衰落说了20年了,真的,否则2002年的《无间道》怎么被誉为香港电影的救市之作。但是之前都不明显,香港电影人也很高傲,这几年是肉眼可见香港电影是真的要不行了。

核心还是市场,市场没了。很多人把香港电影归结于香港本土这个市场,实际上从70年代起。香港电影不单单在本土放映,在日本,在台湾,在韩国,在东南亚。都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由于市场大资金流入多,香港可以在东亚甚至全球筛选演员进来淘金。这也是在80年代的香港电影里我们能看到日本,韩国台湾,东南亚,欧洲等明星在香港电影出现。进入90年代后,侏罗纪来了,台湾八大片商压价。台湾本土电影起来,东南亚电影小有起色,韩国电影,日本经济泡沫。还有香港电影最标志性的功夫片,最好的警匪片电影人都去了美国好莱坞。

不要绕开经济谈电影,70年代日本,80年代亚洲四小龙,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泰国金融危机。电影文化就是靠钱去堆,没钱谈什么电影。香港进入70年代以后,是全球文化的二次加工地。将日本漫画,日本电影,美国电影,欧洲电影进行二次加工本土化在输出。

当然在香港电影最知名也是最引以为傲的是功夫片独树一帜的情况,恰恰是中国和香港合作将失去海外市场的香港从业者引入中国电影市场,90年代到2000年到现在有多少香港电影人在?

香港电影为什么衰落?有人骂大陆,没有这个道理

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本来是香港电影一个很好的时机。当时国内影视市场开始逐渐放开,香港影视人才逐渐北上,靠着之前盗版时代带来的名气,在国内的各大影视作品里担任主角。

其实香港电影也有自救,卫斯理是香港唯一拿得出手的科幻IP,许冠杰时期卫斯理也是动作片+探险片结合(类似成龙的《飞鹰计划》那些,只是加了些玄学内容),卫斯理真正一次高投资科幻化是王晶,刘德华主演那部《蓝血人》,但是市场也不成功。

香港电影人是意识到好莱坞数字特效冲击的,90年代末刘伟强在《风云》成功过后,拍摄了《中华英雄》《决战紫禁之巅》等特效片,还迎来了徐克最大规模的《蜀山传》,也是当时亚洲特效片巅峰了。

但彼时香港市场小,东南亚和台湾市场几乎沦落,内地市场还没有彻底起来。而且刚起来观众接受的片子是《英雄》等古装大片,《功夫》等动作片,就像香港市场接受的是《无间道》,银河映像的黑帮片,警匪片一样。

科幻,特效大片接连扑了,香港电影通过本土尝试突破就彻底失败,再下一次就是2010年后通过《画皮》《狄仁杰》在内地市场重生的故事,但这批北上的人有些实在没转变思维,觉得内地比较落后,随便应付就行。于是在这十年期间,拍了多少打着明星和大片旗号的烂片,简直数不胜数。

也就一些比较认真负责的导演,会沉下心,融入内地的环境,逐渐同化。这些人如今也成为国内电影的主打导演,比如徐克,林超贤等人,他们拍的电影在内地票房都不错。有些则觉得不适应,退回去香港,一直拍着自己习惯的作品。

2010年,内地的新一批影视人员渐渐摸索到适合内地观众的手法,也逐渐成为新的商业片导演和演员内地观众也逐渐不再迷信香港明星,而是更偏向内地演员。再经过10年,现在不仅香港电影,好莱坞电影也逐渐在内地市场不吃香,因为我们更想看贴近我们自己生活的作品。

这一次,香港电影是真的没有机会了

最后,不是香港电影不行了,他们一直都那样,以前我们差,崇拜他们,觉得他们的东西是我们向往追逐的,他们的穿着,生活,恋爱。多数作品主要是童年滤镜的作用,其实很多小时候喜欢的影视剧现在回头看都不太能看,除非你审美原地踏步咯。

其实以前的香港电影也未必好,很多都是不到一个月拍出来的,只是那时我们的要求低。

现在我们提升了,这就不太好糊弄了,但香港电影是很多网友羡慕的产业,韩国电影也一样,香港电影行业也是这样的,武打片风行全世界回报率格外突出,自然会牢牢抓住这一“先进”经验什么片都掺点,毕竟做商业电影谁都不想扑街。

内娱也就最近十几年电影市场养起来,没养起来前还不是苦哈哈地捧港男做男主角希望他们扛票房吸引吸引观众买票,现在年景好了养起来的庞然巨物够各个类型分一杯羹。不管什么类型做及格分就有保底票房,做出精品加上天时地利人和还有机会冲票房榜,这样的底气才让各个导演制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类型片。

当内地导演拍出《战狼2》时,其实香港导演还是有机会的,毕竟你看《智取威虎山》《红海行动》某种程度上还更好,但当内地导演拍出《流浪地球》过后,香港电影就彻底没机会了。

这一次,香港电影是真的要不行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