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七年(公元1374),苏州知府魏观因重建苏州府衙门,被指控改造张士诚旧邸,触怒龙颜,被朱元璋下令处死。高启为魏观的新衙门作《郡治上梁》一诗,中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是歌颂张士诚,受连坐腰斩,年仅39岁。
一个月后,朱元璋认识到自己错杀了魏观,为此,他公开道歉,厚葬了魏观,并补偿了魏观的家人。但关于高启,朱元璋始终没有公开表态,此事就这么不了了之。
地方志谨慎地收录了高启的诗作,却始终不敢放上他的生平小传,以至传到后世,高启的生平资料也只有那一小段墓志铭而已。在高启死后的几十年里,他的生前好友们也被朱元璋陆续斩杀或下狱,几乎都不得善终(当然,“从龙”成功的僧人道衍不在其中,他成为燕王朱棣最重要的谋臣,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姚广孝)。
曾经“休沐欣逢一日闲,拟邀禅客共登山”的名流盛况,最终只留下一段佳话罢了。
几百年后,高启被毛泽东誉为“明朝最伟大的诗人”,但大众对这位在盛年就横遭腰斩的诗人知之甚少。知名海外汉学家牟复礼,在明史专家王崇武的启蒙下,开始对这位“小众诗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撰写了传记The Poet Kao Ch'i:1336—1374(中译本名为《高启:诗人的穷途》),让高启一举成为“西方最知名的中国明代诗人”。
透过这本书,高启的一生变得立体丰满,随着一幅幅元明之交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来。
01
元末的苏州,处在当时中国人口最多的东南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周边乡村生活也在积极向城镇生活靠拢。那时候的苏州人民,“岁首即会于佛寺,亲友有经岁不相面者,多于此时相见。正旦,则家饮屠苏,门燃火盆。立春日,门题帖子,以春盘辛菜为会集之供。十三日,以糯谷爆于釜中。上元影灯巧丽,他郡莫及”。由此可见,文娱生活异常丰富,生活幸福指数很高。
高启,就出生在这个时候的苏州。家住城西,早年双亲亡故,家庭条件一般,自幼学习儒家和史书典籍,精通诗文词赋。
诗人高启像
当时元朝政府腐败不堪,本应科举考功名的高启,并没有去参加考试步入仕途。为了生计,高启要时不时往返于城东的家庭田庄,靠监督运营、管理收租过日子。小日子虽然过得不错,但也没有到肆意挥霍的地步,顶多算个温饱人士。眼看到了适婚的年龄,明明曾有婚约,却因家境中落导致婚礼被推迟。
跟高启有婚约的,是青丘(此青丘非彼青丘,位于苏州城东吴淞江江畔)富人之女。本以为二人就要因为物质差距而错过,没想到,柳暗花明,高启靠一首绝句征服了卧病在床的岳父,抱得美人归。
“西风吹折荻花枝,好鸟飞来羽翼垂。沙阔水寒鱼不见,满身霜露立多时。”诗中大意是,家境的贫寒让自己离新娘越来越远,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把自己面对婚约的焦虑和窘态描述得惟妙惟肖,令人称绝,听得老丈人直接回复说:(这个憨憨)择日就可以把她娶回家啦!
可巧的是,高启妻子是一名知书达理的女性,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懂诗,也会作诗。这一来,琴瑟和鸣,灵魂伴侣就此产生。婚后,高启还靠才华征服了妻子的一大家子人,赢得了整个大家族的尊重和资助。
本来,高启一家可以安逸地生活在苏州一带。但张士诚以武力攻占了苏州,并和在南京的朱元璋打得不可开交,还要面对方国珍的海寇侵扰,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周边老百姓的生活。张士诚在苏州建立伪政权后,想要收揽一批文人,其中就有高启。高启对张士诚的态度有点难以揣摩,他一度与张士诚政权中的要员密切交游,也为张士诚治国理政建言献策。最终心灰意懒,选择逃避政治纠葛,回到青丘,自诩“青丘子”。
那一年,他写下了《青丘子歌》,其中一句“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兔忙奔倾”,就真实反映他内心对当前局势的态度和想法——不想卷入权斗旋涡,只想清醒独立地活着。用现代人的话来说,你们各种卷吧,我只想躺平。
也是这首诗,让他声名远扬。那年,他22岁。
02
生在乱世,不想卷入纷争,高启曾想过当游侠,开始过一段游历生活,去了江浙一带。一路上战火连连,尸横遍野,高启都在诗中或多或少地提及。
等他再回到苏州,心态也逐渐发生变化。他在游历过程中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北郭十才子”,其中有不少人在朝为官。他们经常聚会,饮酒传觞,探访名胜古迹,纵马方舟,登高作诗,参宫论道,甚是快意!
与此同时,张士诚伪政权被朱元璋取而代之,张的拥趸们也一一被朱杀绝,其中不乏高启的好友。高启担心自己也有一天会被“赶尽杀绝”,终日惶惶不安,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受到了征召,新王朝请他参与纂修前朝国史,他去往南京,成为史官。这次机遇,让高启免去了参加科举考试,跟初学者竞争的尴尬,离朝堂做官更近一步。
可是,本以为满心期待的工作,并没有给高启带来很大的成就感,朱元璋也慢慢暴露出他凶悍、嗜杀、多疑的本性,再加上浓烈的思乡之情,高启整个人蔫了,诗歌也越来越悲伤。
离家打工的日子越来越难熬,想家,想朋友,前景也并不明朗。虽然修完国史,朱元璋提拔了他,但他斟酌再三还是辞归了。朱元璋虽然表面上没说啥,实际上还是在心里埋下了一个仇恨的小种子,就等着哪天机会成熟,一拔为快了。
回苏州后的高启,再次恢复了往日的活力,过上了从前那般自由的退隐生活。
这时,高启曾经的上司魏观,从礼部调任苏州知府后,说服了高启等一众文化人,共同经营苏州文化事业。兴建学校,恢复“学仪”,举办“乡饮酒礼”,如火如荼,深受老百姓喜爱。一年后魏观升迁了。但因为苏州百姓太爱他,百般挽留,没能真迁走。
这一留就留出了大事,魏观为翻修衙门,偶然改造了张士诚旧邸,被诛杀。高启连坐。
有人说,高启很早就得罪了朱元璋。除了不接受朱元璋的委任,他还做过一首《题宫女图》,里面的“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就刺激了朱元璋的敏感神经,认为高启在讽刺自己,于是怀恨在心。
说到底,还是出身贫贱的朱元璋对知识分子有一种天然的仇视,又十分忌惮文明富庶的苏州对张士诚政权的感情。他在位时,诛杀过无数文人墨客,高启只是其中之一。
03
纵观高启短短的人生,他只做了3年官,他所作诗歌大多是乡间野趣,写实居多,冷不丁会委婉地来个讽刺时政,也有个人感怀、游山玩水、答谢友人之类的。
在高启众多诗句中,其中咏梅诗“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很能反映出他的精神面貌和人生态度,而这两句恰恰都用了典故。
“雪满山中高士卧”一句,讲的是东汉名士袁安卧雪的典故。有一年冬天,洛阳下大雪,洛阳令出城巡视灾情,来到了袁安门前,只见他独自蜷缩在床上。洛阳令问他为啥不出门求助,袁安答:现在大家都挨饿受冻,我就不去叨扰别人了。洛阳令听了十分感动,举他为孝廉。后世人提袁安卧雪,是歌颂清寒公子高风亮节之志。
“月明林下美人来”一句,讲的是隋朝赵师雄梅花下开樽的典故,主要歌颂“梅花美人”清雅不俗。
据《龙城录》记载:“隋开皇中,赵师雄迁罗浮。一日,天寒日暮,在醉醒间,因憩仆车于松林间酒肆旁舍,见一女人淡妆素服,出迓师雄。时已昏黑,残雪未消,月色微明,师雄喜之,与之语,但觉芳香袭人,语言极清丽。因与之扣酒家门,得数杯,相与共饮。少顷,有一绿衣童子来,笑歌戏舞,亦自可观。师雄醉寐,但觉风寒相袭。久之,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顾,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这一段细品很有韵味,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赵师雄在罗浮山的梅花树下,梦见与梅花仙女、绿衣童子一起开樽按舞,等到天亮以后,发现不过是梦一场,徒留惆怅。
这两句虽然用了不同典故,看似没什么关系,但凑一起并不生硬,还提升了意境,这就是写诗高手。《红楼梦》中,《误终身》里有一句写道: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就是曹雪芹灵活化用了高启的诗句,又是另一番韵味。
梅花的高洁与自傲也恰恰是高启自身的写照。他像梅花一样,不畏严寒、强权、世俗,不委曲求全,不做自己不愿做的事,即便遭到酷刑,他不屈的精神也像梅花一样傲立在严寒中,给世人留下一抹红般的深刻记忆。
如赵翼所说:“惟高青丘才气超迈,音节响亮,宗派唐人,而自出新意,一涉笔即有博大昌明气象,亦关有明一代文运。”他在元明之交的乱世,接续起唐诗的豪情与浪漫,不愧为“明朝最伟大的诗人”。
从鲜衣怒马少年郎,一心梦想着入仕为国效力,意气风发写下:“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惑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直到浪漫的理想主义遭到多次否定,官场一时沉浮,沦为阶下囚,遭受无妄之灾,世人唏嘘不已,但我依然愿意称之为“成功的勇士”。
正如《明朝那些事儿》里谈徐霞客时所写的:“ 这就是我想……表达的,足以藐视所有王侯将相,最完美的结束语: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