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梧村
一座特别的百年豪宅
人称“海南第一围楼”
林鸿高、罗梧村、围楼若无围楼,谁识罗梧村。
一座古老的华侨建筑,引爆了海口三江镇罗梧村的祥和静谧,百年来亦是如此。
这座著名的海南华侨建筑,是由侨商巨富林鸿高在家乡打造的豪宅,形制似围楼,后人称之为“林鸿高围楼”。
民国十一年(1922年),闯荡泰国的侨商林鸿高,从事木材生意成为巨富,有“泰国木材大王”称号。
事业有成,荣归故里,开始于家乡造楼。
他摒弃岭南传统民居的营造模式,融入境外的洋楼文化,出手打造了这座号称“海南侨宅第一围楼”。
海南第一围楼围楼,就是一座显示财力的豪宅。
且看这规模,大楼呈长方体,长61米,宽30米,两层钢筋混泥土结构,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共72间房,
外观布局如堡垒,楼中有透风采光的天井,天井内有互通的廊道,形成了一座长方形的围楼。
由于用料的奢华,建筑工艺精致,大楼落成后惊艳了所有人,在岛内难觅其二,成了名副其实的“海南第一围楼”。
钢筋、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皆为南洋进口,工时耗整整3年。
三牛车大洋打造豪宅建造这座围楼需要多少资金呢?
有村民介绍,林家资本雄厚,当时用牛车不断拉回了建筑材料,还运回一箱箱大洋,整整有三牛车,这些大洋就是造围楼的资本。
三牛车大洋顶起的豪宅,成为村民掂量这座围楼的价值所在,一直流传至今。
大楼“入火”当天,林家宴请村民600多人,并破除入席随礼的地方风俗,来者无论男女老少,人均发放大洋两枚。
此等热心,赢得了村民的百年喝采,每每谈及此事,如今的村民还是津津乐道。
捐赠海南医院一幢疗养大楼林鸿高于村中留下的围楼外,还为村民修筑的两条6里多长的石板路。
捐助琼山国民小学、海南中学、海南医院等,多有贡献。
民国时期的海南医院
民国时期,海南医疗匮乏,1927年,海南商界名流商议筹建海南规模最大的医院——海南医院,并成立海南医院董事会,其中林鸿高被推选为10名董事之一。
林鸿高慷慨解囊,以父亲林树丰的名义捐资12000大洋,在医院建造了一幢两层的西式疗养大楼,可容病人30余名,大楼命名为“树丰楼”。
围楼现状回头望望,这座牵动众人心弦的围楼,现状如何呢?
当下的围楼,阅尽春风秋月,烟云过隙、荒烟蔓草、繁华不再。
墙体剥落,青藤蔓爬,寄生的榕树掠夺墙体的缝隙,肆无忌惮“嚣张”地生长。
即使是围楼的内部廊檐、过道、墙体等,蔓藤垂挂,百般苍凉。
楼内地板也是荒草凄凄,给本已寂寞荒芜的大楼增添了悲凉。
成为教育办学的场所围楼自建成,主人居住不足10年时间,余下时光,日军侵琼,掠夺成性的小日本把其当成奢华的驻军场所。
解放后的岁月,解放军接管围楼,并在此设立团部驻地。
50年代末,琼山华侨中学成立,围楼成了其新的校址,一办就是10余年;华侨中学迁走后,接着三江中心小学在围楼继续办学;70年代后,小学迁走,三江粮所接手,把围楼设为仓库使用。
80年代后,有关侨房政策的落实,这幢历经半个多世纪,满腹沧桑的围楼,“喜归”楼主,落实到了林鸿高家人手中。
1987年,林鸿高之女延续了父亲为家乡公益事业抛洒热心的义举,将围楼捐赠给了三江镇人民政府。
自此围楼 “闲置”了三十多年。
2012年被列为海口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来随着乡村游的火热,围楼被众多镜头所掠过,迅速进入了公众视野,这里成为网红打卡点。
每位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围着围楼,东晃晃西走走,把愉快的脚步踏入围楼各角落,背对着凄凉的背景,留下开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