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风起云涌,经济落后,老百姓的日子也紧巴巴的,改革开放成了全国上下的共同心声,但真要动真格,很多地方又开始打退堂鼓,观望着,犹豫着,生怕成了“出头鸟”。
中央一看这不行啊,得有人先冲锋陷阵,杀出一条血路来,于是经济特区应运而生,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这四个敢闯敢拼的“排头兵”,肩负起了为全国探路的重任。
政策的春风吹进了特区,也吹进了无数人的心里,一时间全国各地热血沸腾的年轻人,怀揣着梦想,涌向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几十年过去了,深圳一路狂飙,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蜕变成了国际化大都市,GDP直逼三万亿,妥妥的“宇宙中心”,其他三个“兄弟”却似乎掉队了,这是为啥?
有人说还不是因为深圳“近水楼台先得月”,背靠着香港这座“金山”,想不发达都难,但别忘了珠海旁边不也挨着澳门吗?人家澳门的博彩业,那可是世界闻名的“摇钱树”,咋不见珠海跟着沾光呢?
说到底决定一个地区发展的,除了政策扶持,自身的抉择和努力,外部环境的影响,都至关重要,一步错,步步错,可不是一句空话。
80年代初深圳的GDP还不到汕头的一半,妥妥的“小弟”,可短短几年时间,深圳就实现了弯道超车,一跃成为经济特区的“领头羊”,这其中除了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更重要的是深圳抓住了机遇,找准了方向,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产业链成熟,技术先进,深圳瞅准了这个“香饽饽”,主动承接香港的产业转移,从制造业入手,快速积累资本,提升技术水平。
当然光靠“硬件”还不行,“软件”也得跟上,深圳深谙人才的重要性,在经济尚不宽裕的情况下,斥巨资创办了深圳大学,为城市发展培养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响亮的口号,吸引了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深圳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城市,敢闯敢拼,成了深圳最鲜明的标签。
从“三来一补”到高新技术产业,深圳不断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最终成长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
珠海与澳门一桥相连,本应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可现实却是,珠海的发展远不如预期,甚至被戏称为“经济特区的一颗遗珠”。
澳门以博彩业闻名于世,但这种产业模式显然不适合珠海,珠海没有抓住澳门的产业优势,反而在发展方向上摇摆不定,错失了与香港产业合作的机会。
早期珠海过度强调旅游业,忽视了工业发展,可想去澳门旅游的游客,大多不会选择在珠海停留太久,而香港的工业转移,也因为珠海缺乏相应的产业基础而望而却步。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更是雪上加霜,广珠澳铁路、伶仃洋大桥等项目的搁置,制约了珠海的联通性,也阻碍了经济发展。
一步慢步步慢,珠海的发展逐渐落后于其他特区,错失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厦门一座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与台湾隔海相望,特殊的政治环境,使得厦门无法像深圳那样,从与对岸地区的合作中获益。
地理面积的限制,也成为厦门发展的一大瓶颈,作为一个海岛城市,厦门的土地资源有限,难以承载大规模的工业发展,人口规模的不足,也限制了厦门的劳动力供给。
早期交通的不便,更是雪上加霜,直到1993年,连接厦门与内地的鹰厦铁路才全线贯通,错失了发展初期与内地联动的黄金时期。
面对困境厦门及时调整了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如今的厦门,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和新兴产业基地。
汕头曾经的“中国第一侨乡”,经济发展一度走在全国前列,1991年汕头被划分为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也埋下了日后发展停滞的隐患。
“潮汕人”以团结、敢拼著称,但也容易滋生地方保护主义,三市划分后,内部资源竞争加剧,原本应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变成了各自为政,内耗不断。
资源争夺、产业同质化竞争,让汕头失去了发展的最佳时机,也错失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历史机遇。
四大经济特区的不同命运,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政策红利只是暂时的,自身的选择和努力才是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
深圳的成功,在于找准了定位,抓住了机遇,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珠海的教训则警示我们,发展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厦门的案例则告诉我们,即使面临困境,也要积极寻求突破,调整发展思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汕头的经历则警示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内耗只会阻碍发展,只有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区域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四大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为全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时代考题。
参考来源:
中国基建报 2021年12月24日 同为经济特区,为何厦门、汕头的发展远不如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