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风流成性,却对妻子冷漠无比,妻子为何还对他忠贞不渝

峻辉聊过去 2024-09-20 15:39:47

苏联当政的八位领袖,相对而言,勃列日涅夫被公认为是缺乏领袖魅力,喜欢过平静生活的庸才。

凡是庸才,越要在别的地方彰显自己的权威,来为自己的地位保驾护航。

因此,勃列日涅夫总是喜欢在衣服胸前挂上满满的勋章。

根据统计,勃列日涅夫曾八次获得列宁勋章,4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2次获十月革命勋章,2次获得红旗勋章……。

越是缺什么,就越要补什么,故而后人将其戏称为“勋宗”来调侃他。

看似外强,实则中干的勃列日涅夫应了那句老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他不但未能尽到一个领袖的责任,将苏联带回正轨;在私人德行上也是劣迹斑斑,尤其是在个人情感上,更是风流成性,留下了许多艳闻轶事。

一份真挚的感情

1906年,勃列日涅夫出生于乌克兰的叶卡捷琳诺斯拉夫州一个村庄。

幼年的他经历了俄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改朝换代,也见到了许多人间悲剧。

布尔什维克掌权以后,立即在全国推行了义务教育制度,勃列日涅夫也从此进入学堂读书。

后来,勃列日涅夫来到了库尔斯克,于一次舞会上,结识了妻子维多利亚·彼得罗芙娜。

维多利亚是库尔斯克本地人,父亲是一名蒸汽火车司机,母亲是普通的家庭主妇,家里有5个孩子,生活过的也是紧巴巴的。

不过维多利亚天资聪颖,可唯独一点,就是太过懦弱。放在中国就是儒家伦理教育下的小女人,只知道在家从父,在外从夫,这也是父权制度下常见的女性。

在舞会上,年轻的勃列日涅夫仪表堂堂,一米八多的身高在人群中鹤立鸡群,棱角分明的五官吸引着众多少女的目光。

维多利亚教会了勃列日涅夫跳舞,二人很快就谈起了恋爱,并于1928年结婚。

婚后,毕业于土地规划中等学校的勃列日涅奔波于苏联各地,去过第聂伯河边的彼得洛夫斯克,也在哈萨克草原待过。

维多利亚本有一份助产士的工作,可为了顺从丈夫,又加上儿子和女儿的相继出世,就不再抛头露面,长期在家稳定后方。

闲来无事,维多利亚唯一的爱好就是逛市场。

40年代末勃列日涅夫在彼得洛夫斯克当州委第一书记,维多利亚就常常身着素衣,跨上菜篮,去市场购物。

在丈夫的眼中,妻子的厨艺无人能比,来家做客的客人也对维多利亚的烹饪技术赞不绝口。

婚姻初始,两人如胶似漆,维多利亚的善良贤惠,避免了许多琐事的发生。

年轻的勃列日涅夫身上有许多文艺细胞,非常喜欢普希金的诗歌,情到动处还不自觉朗诵几句。维多利亚虽不太懂,但也常常附和几句。

二人的相处也很平和,如果勃列日涅夫打电话,说回家吃饭,维多利亚就会一直等。家里的事情,无论大小,妻子不在场,勃列日涅夫是不会擅自做决定。

勃列日涅夫还常常说:“维佳(维多利亚的爱称)怎么说?去问问维佳的意见。”

生活中,维多利亚一直很维护丈夫的地位。

比如有时夏天勃列日涅夫一家喜欢去南方度假,游过泳,吃过午饭大家都想午睡一会。

可维多利亚却不允许,一直要等勃列日涅夫回来方可。

每当勃列日涅夫回来,也总是要带一束花送给维多利亚。

可以说,勃列日涅夫和维多利亚两人之间不是现代性的平等意义上的平等关系,而是前现代社会妻子无条件服从丈夫,丈夫则尊重妻子的封建关系。

这种关系占据主导地位,或者说一直处于权力优势的始终是家里的男性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也确实尊重妻子维多利亚,认定维多利亚为正妻,是家庭的女主人。凡是涉及到家庭的事情,也总会征询妻子的看法,但拿主意的还是自己,他也绝不肯接受维多利亚的束缚。

另一边,妻子维多利亚也甘于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对丈夫的决定过多干预。

简而言之,维多利亚没有主见,虽生活在新时代,思想上仍旧停留在沙俄时期。

最后就是维多利亚的性格随和,不爱抛头露面。

比如身为苏联的第一夫人,维多利亚也有机会跟随勃列日涅夫出国访问,参加节日活动。

但有一次,在三八妇女节的招待会上,是对她的一种折磨。她总是对儿媳说:“你去吧,柳霞(柳德米拉),你去说说话。”

还有一件事,也给了维多利亚极大的震撼,让她伤心至极。

一次,维多利亚和丈夫勃列日涅夫乘机访问了法国,碰到了一件尴尬的事情。

飞机抵达法国巴黎国际机场,二人走出了舷梯,看到了不远处有人拿着牌子游行。

牌子上用黑色的墨水笔写着:“维多利亚·彼得罗芙娜,您作为犹太人,请帮助自己民族的人,让他们回到故乡。”

维多利亚当时就惊慌无措,因为她本不是犹太人。

有人从说她的外貌就是犹太人,她也很想澄清这个事实,可人们又会以为她否认自己的民族。

从此,勃列日涅夫出访外国,就很少看到妻子维多利亚的身影。

日渐浪荡的勃列日涅夫

正是由于维多利亚在家庭的弱势地位以及其个人性格上的缺陷,勃列日涅夫就更加放纵自己,染上了不少怪癖。

首当其冲的就是“手不释卷”,总要抽上一根卷烟。

尤其是1976年之后,勃列日涅夫身患重病,医生出于健康的原因,就禁止他吸烟。

然而,勃列日涅夫为了能缓解一下烟瘾,竟然主动吸二手烟。

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让周围的警卫员抽烟,自己就能跟着闻一闻、吸一吸二手烟。

更有甚至的是,在会见外国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总让翻译也点上一支烟,深吸一口,然后就往自己脸上吹。

不仅如此,因为患病,他长期无法入睡,吃安眠药也上了瘾。

“爱烟如命,嗑药无尽”,从勃列日涅夫身上,仿佛也看到了苏联日薄西山的疲态。

除了吸烟、嗑药,最为津津乐道的就是勃列日涅夫还钟爱勋章。

苏联的笑话举世闻名,可堪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勃列日涅夫也有不少:一个莫斯科市民同一名官员交谈,市民问道:“什么,勃列日涅夫又进手术室了?又是心脏手术吗?”

官员回答说:“当然不是,是扩胸手术,为了能在胸前再多挂一枚勋章。”

有人曾统计,勃列日涅夫一生至少获得114枚勋章。

在授勋仪式上,别人给他戴上勋章,勃列日涅夫总会调侃地说道:“我觉得有人把它偷走了。”

旁边的人心领神会,配合地说道:“我们又把它找回来了。”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作为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始作俑者,勃列日涅夫话获得了苏联支持的阿富汗政权授予他的“阿富汗自由太阳勋章。”

这真是让人贻笑大方,难道勃列日涅夫就没想到:“不是戴上勋章,才能获得民众的认可,而是只有民众真正认可的人,才能戴上亮晶晶的勋章”。

主次不分、倒因为果,这就是勃列日涅夫的行事风格。

根据维多利亚的孙女所述,勃列日涅夫曾有7个身姿曼妙的情人。

有一个乌克兰美女,名叫“玛塔莎”,她和勃列日涅夫在二战前线中相识,随后就成了地下情人,因为那时勃列日涅夫就已经和维多利亚完婚了,是有妇之夫。

两人分割了一段时日,等勃列日涅夫掌握大权以后,这位“玛塔莎”还带着丈夫来到勃列日涅夫家中做客。妻子维多利亚对此毫不知情。

每次,勃列日涅夫去郊外打猎时,也总会有一名叫安娜的金发美女到乡间别墅,等待着勃列日涅夫的到来。

2005年,俄罗斯一家电视台播出过电视剧《勃列日涅夫》,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后人的回忆录。

其中一个桥段就是勃列日涅夫总喜欢和护士调情,说些狐媚话。

除了晚年的护士和早年“玛塔莎”,40年代时,勃列日涅夫也有一位红颜知己。那时候,勃列日涅夫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担任领导工作。工作期间,勃列日涅夫找了一位风流漂亮的情妇!

这位情妇也是公门中人,长相苗条,一双桃花眼勾人魂魄,十分惹人怜爱。

彼得罗夫斯克的公务员都对她一往情深,恨不得同她结为夫妇。但是谁都不能和勃列日涅夫竞争,勃列日涅夫还送了她许多礼物。

五十年代初期,勃列日涅夫还带着她去过德国游玩,带回了一些价值不菲的水晶制品。

后来,勃列日涅夫去摩尔达维亚工作,两人就分道扬镳,她也嫁给了戈沃里利。勃列日涅夫知道后,还神伤了好一阵。

对于丈夫的不轨行为,要说维多利亚一点都不知道,那是绝不可能的。

可勃列日涅夫寻花问柳,维多利亚总是无动于衷。

她好像有一种黄牛般的忍耐力,不采取任何行动,由着丈夫胡来。

有记者曾采访过她,她总是说:“我的丈夫是犹太人,我在犹太人家庭生活了很多年,我知道犹太人的妻子为了稳住丈夫,具有很强的忍耐力和许多手腕,因此犹太人的家庭才总是巩固。”

记者又问:“那你知道他有几个情妇吗?”

维多利亚又回答道:“具体的不清楚,只知道他到摩尔达维亚,很快就和另一个情妇寻欢作乐。到了莫斯科又和一个艺术剧院的一个女演员好上了。除了这些人,还有一些临时玩一玩的女孩。”

结语:

也许就是维多利亚从小形成的价值观,才会让她对丈夫的行为熟视无睹。

又或者是她不愿家庭分裂,才会持续忍耐。

总而言之,维多利亚是个很可悲的人。

另一方面,她对丈夫的感情也是真挚的。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去世后,维多利亚没有哭,但她整个人变得如一块顽石一样,在安放勃列日涅夫遗体的圆柱大厅坐了三天。

似乎维多利亚对勃列日涅夫是非常矛盾的和复杂的,既有爱,又有恨,归根结底还是爱要多一些吧。

参考资料

《勃列日涅夫和他的妻子》 拉·瓦西里耶娃 当代世界

《克里姆林宫的妻子们》历史内幕 孙凌云编译

《一个克里姆林宫保健医生的秘闻录》 当代世界 王小元 张洁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