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中兴之主,谁的含金量最高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4-08-29 14:21:25

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就是中兴之主和亡国之君,在很多时候,二者之间就隔了一层薄薄的纸。退则万丈深渊,进则步步生莲。

比如宋徽宗,40 岁前征西域、平方腊、收燕云,把北宋的版图扩张到了最大范围,妥妥的中兴之资。要是立马嘎嘣没了,那宋宣宗的庙号应该是逃不掉了,但却因为后面的一个靖康之变,直接沦为亡国被俘的反面典型。

我们平时对于一个朝代的前两任开创之主,往往会给予很高的评价。毕竟创业不容易,甚至像朱元璋、刘邦这样白手起家的,更加值得大家去尊敬与推崇。

从而网络上也就出现了很多例如朱元璋穿越到明末、李世民穿越到明末能不能逆天改命之类的假想。

特别是老朱,大家总觉得他开局一个碗都能一统天下,给他一套完整的朝廷班子,那还不得把李自成、把大清给收拾得服服帖帖。

但其实远远没有那么容易。白手起家的确一无所有不假,但一无所有的同时,创业者面前也不会出现诸如大臣勾心斗角、贪污腐化、财政赤字、流民之乱、地方兵权自重之类的糟心事。

就好比一个人单身,穷也就穷点了,每一点点进步都是对于自己人生的优化。但如果是什么上有老下有小、婆媳翁婿关系紧张之类的都凑到一块,所谓的中年危机就是这么来的。

从而,在一个王朝面临中年危机的时候,中兴之主的含金量那就是在于:他需要在背负了众多 debuff 的情况下,把最终成绩从一个负数搞到正数的高分。

虽然他有很多帮手,虽然他也的确掌握了部分帝王的名分与权威,但依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那历史上有哪些帝王可以被称为中兴之主呢?而在他们中兴首家天下的过程中,又是谁的难度最大,谁的成果最丰硕?今天我们就来做个排序。

先来看下大名单,我在国祚超过 200 年的王朝中挑选了各自的代表:是西周的宣王中兴、西汉的昭宣中兴、东汉的光武中兴、唐代的元和中兴、宋代的建炎中兴、大明的成弘中兴,以及清末那个谜一样的同光中兴。

首先单列出西周的宣王中兴,因为它不属于封建王朝。它的背景是宣王的父亲周厉王,他暴虐成性、倒行逆施。你看这个谥号"厉王"就能听得出不是什么好货。最后面对反抗,(周厉王)逃出了都城客死他乡。那作为儿子的周宣王继位后,面对亲留下来的烂摊子,开始任用贤能、恢复经济、安抚各地势力,才让西周重回正轨,没有让东周提前到来。

因为他是西周太久太久了,资料很少,所以我们能知道的也就这么点东西。但其历史意义则在于,人家是起头的。包括他宣王里的这个"宣"字,也成为了之后中兴之主的一个标配符号。那作为标杆,周宣王这个老祖宗的地位可以说谁也撼动不了,所以也就不让他跟小辈们去论个长短了。

那接下来就开始排了,一共 6 个。

同光中兴(同治,光绪)

清末的同光中兴,讲真同治、光绪这两个根本就是生活在慈禧控制之下的傀儡。

你说到底是他俩中兴了,还是慈禧中兴了?虽然这个阶段清朝的财政、工业发展,包括收复西北方面是有所成就的,在那个全世界都在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大清的步伐依然是慢了。

你说兴不兴,不能光看你自己,得横向比较吧。

所谓的同光中兴,虽然从各项指标来看是热热闹闹,但依然没有让大清摆脱被列强肆意凌辱的状态。所以我把(同光中兴)作为垫底,不知道各位觉得是否合适呢?

唐代的元和中兴

那倒数第二,唐代的元和中兴。

这时候一定有人会觉得我这个排名低了。毕竟在很多人看来,唐宪宗继位的时候,也就安史之乱之后的百来年,那阵子的大唐在各路藩镇拥兵自重的大环境下,基本已经和东周时候的周天子没啥太大区别了。

而元和中兴则是在形式上削除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让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重新回到了朝廷的管辖范围之内。

他看着是不错,但问题在于宪宗并没有从制度框架上稳定住这样的局面。

从而在他在位的最后几年,藩镇又开始作妖了,并在其驾崩后重回了过去的状态。

昙花一现是元和中兴与其他同行们非常大的一个劣势,所以也只能将他排在第 5 名了。

宋朝的建炎中兴

那倒数第三,也就第 4 名,宋朝的建炎中兴,主人公赵构,是不是有人要骂了?

"完颜构什么玩意儿,就他也配?"

你别说,虽然赵构在气节上有问题,包括他冤杀岳飞的这事。

但作为封建历史上三次南迁,也就是东晋、南宋、南明中最成功的案例,面对金军的南下、西夏的趁火打劫以及各地的起义,赵构能够稳定住局面,还让南宋苟了上百年,其内政手腕,你要说他是个废物,那南明老朱家的那帮,那可就都不能算人了。

赵构的问题就是性格上过于儒弱,如果能刚一点,真的让岳飞实现直捣黄龙的壮举,那历史地位可就不知道要上多少个台阶了。

好,一共六个,讲完后三名,接下来就前三名了。

大明的成弘中兴

第三名大明的成弘中兴,也就弘治中兴。

之所以在很多称呼的时候将成化、弘治两代人精简为了孝宗一个,实在也是因为在大清爱新觉罗家看着这个曾经把自己祖宗欺负得不要不要的朱见深,实在太不顺眼了,所以就刻意淡化了他的功绩。

这次中兴的开始是成化登基时,面临他爹朱祁镇在土木之变、南宫夺门、赈灾不利、激起百万民变后留下的烂摊子。再加上成化朝的自然灾害频繁,摆在朱见深面前的 debuff 是真不少。

而成化在他在位的 20 多年后去世时,给大家交出的答案则是:北击蒙古收回河套、建州犁庭,大明的财政收入和官方在册人口也在成化朝达到了有明一代的顶峰。

可以说,这是一则完美将负分拉到正数高分的经典案例。

而在他之后的孝宗、正德、嘉靖,虽然没有非常争气将这股向上的势头继续保持,但相较于刚才说到的元和中兴,成弘中兴的后续并没有那么拉垮。

可以说是实实在在地将差点南迁破国的大明拉回到了一个正常发展的轨迹中。不容易,真的不容易。

西汉的昭宣中兴

接着第二名,西汉的昭宣中兴。汉昭帝、汉宣帝,当然还有霍光的功劳。

他们同样也是面临巨大挑战的。前任汉武帝虽然很强,堪称雄主,但对于匈奴连年的征战也让文景之治留下来的家底几乎被损耗殆尽。

以及武帝对于各种朝廷制度、统治思想的变革,也留下了诸多隐患。再加上繁重的兵役,更使得刘彻在位后期西汉的人口锐减,百姓怨声载道。

如果我们说汉武帝和秦始皇都算历史上 TOP 级别的帝王,那刘彻驾崩时候的局面也和嬴政临终前差不了多少了。

谁也保不齐啥时候再来一个大泽乡 2.0 版本,再来一个西汉的陈胜吴广。

幸好汉昭帝、汉宣帝不是胡亥,霍光也不是赵高,拼命将大汉从危如累卵的情况下给拉了回来。

特别是汉宣帝刘询,曾用名刘病已。因为其少年时期经常游历民间,使得他对于底层的生活有了切身的体会。

从而整饰吏治,发展经济,轻徭薄赋,恢复人口,降服匈奴,平定羌乱,经营西域,将王道与霸道结合。

甚至司马迁的《史记》,虽然是武帝时候写的,但真正得到官方认可并颁布,还是在汉宣帝时期。

你能想到的一个中兴之主该做的,在宣帝这儿都给你做到了。

如果说周宣王是中兴这个行为称谓的开创者,汉宣帝则是明明白白告诉了后人,作为一名中兴者,其工作内容到底应该包括哪些。

不过即便如此,刘询依然只能屈居第二。

东汉光武中兴

因为第一名,汉光武帝刘秀的光武中兴,实在太猛啦,猛到逆天。

毕竟相对于其他人上手的时候,这摊子再怎么烂,怎么说家还在。像赵构半壁江山,那也是江山。

但刘秀面对的局面是什么呀?西汉彻底完蛋了,改朝换代了,王莽都登基不知道多少年了。

刘秀却能愣是跟随大部队共同推翻新朝,再从那么多或是刘姓或是豪强的各路诸侯中脱颖而出。

名为中兴,实则开创。

再加上刘秀作为旁支远亲,开局的时候也就是个平民,最多家里有点钱。

讲真,比朱元璋、刘邦好不到哪里去。并在最终成就霸业后,依然选用了大汉的年号,将国祚延续了近 200 年。

你要说这成绩,要不把刘秀的这个光武中兴排第一,那我是真想不出还有谁配得上这个位置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