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生物的领域中,“龙”类生物的牙齿颇具特色。以霸王龙为例,作为最大的肉食龙之一,它的口中约有60颗坚固的锯齿状牙齿,长达30厘米,如凿子般锋利。
这些牙齿是它们捕猎的重要工具,前牙紧密排列,用于咬住猎物并承受其挣扎时的拉扯,侧齿则间距较大,利于撕裂猎物的肉。然而,在激烈的捕食过程中,牙齿不可避免地要承受巨大的拉扯、碰撞和摩擦,因而出现磨损甚至断裂的情况在所难免。值得庆幸的是,恐龙从其祖先那里继承了“换牙”的能力。在换牙时,牙冠会首先脱落,牙根随后被吸收,新的牙齿便会随之生长出来。
大多数恐龙更换牙齿的速度极快,有些成年恐龙每两个月就能更换一整口牙齿,其一生中更换的牙齿数量可达数千颗以上。这种频繁的换牙使得细菌几乎没有机会形成龋齿,所以在恐龙的牙齿化石中,极少能发现牙齿疾病的踪迹。
不过,换牙并非绝对的保障。恐龙的亲戚,如沧龙和鱼龙,虽然也具备换牙的能力,但依然会面临牙齿问题。
在比利时博物馆收藏的一块沧龙头骨上,人们发现其下颌有明显的感染迹象:牙齿根部附近的骨骼出现增生并伴有坏死,牙根处充满了细菌,甚至有脓水外溢的痕迹。在澳大利亚的一块鱼龙化石上,也呈现出了类似的牙齿病变情况。
这是因为它们生活在水中,以鱼类和鱿鱼为食,牙齿数量众多且排列紧密,牙根之间狭小的空间容易使食物残渣滞留其中。而这些水生动物无法像人类那样使用牙线等工具来清除残渣,从而导致细菌滋生并引发龋齿。
此外,它们的换牙速度相对较慢,这进一步增加了龋齿发生的风险。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哺乳动物的牙齿状况。与“龙”类生物不同,大多数哺乳动物在幼年时会长出乳齿,成年后则换成恒齿,而像鲸鱼等一些哺乳动物则终生只有一套牙齿,不会进行更换。
无论是哪种哺乳动物,它们的牙齿数量都是有限的,一套牙齿需要伴随它们度过漫长的时光,因此牙齿疾病的发生几乎难以避免。
在已经灭绝的哺乳动物中,龋齿和其他牙齿问题的案例并不罕见。考古学家在猛犸象、乳齿象和早期欧洲穴居动物的牙齿化石中,都发现了龋齿的痕迹。
尤其是象类动物,由于它们的寿命较长,细菌有充足的时间侵蚀牙齿表面,所以更容易出现龋齿的情况。在一颗猛犸象的臼齿化石上,研究人员观察到了一个不规则的凹陷,深度约为6厘米,横向宽度约为3厘米,表面呈现出不规则的侵蚀状,这个龋洞的大小相当于人类牙齿龋洞的9倍。
另有一颗存在问题的牙齿属于猛犸象的近亲——美洲乳齿象。这颗牙齿在上前方和近嘴唇的一面都有龋洞,是左颌的倒数第二颗磨牙,承担着咀嚼草料的功能。
有趣的是,这颗牙齿的磨损方式与其他牙齿有所不同,靠近嘴唇的一面磨损较少,而朝向舌头的一面磨损较多,这表明乳齿象可能有意识地避免使用龋齿一侧的牙齿,由此可以推断它在生活中可能因蛀牙而感到疼痛。此外,这颗病牙的邻近牙齿表面也出现了缺陷,牙龈出现增生和改变,显示出严重的龋齿已经扩散到了相邻的牙齿。
对于人类来说,情况也是如此。倘若因为畏惧看牙医而选择用止痛药来缓解牙痛,而不及时对龋齿进行治疗,那么问题只会愈发严重,最终可能导致牙槽骨改变、瘘管等问题,细菌还会扩散到其他牙齿,致使整口牙齿受到损害。
所以,一旦出现牙痛的情况,最好在疼痛缓解后尽快就医,毕竟在麻醉剂的帮助下修复牙齿已经不再是那么痛苦的事情了。
最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鱼类的牙齿。鱼类的牙齿或许不像“龙”类或兽类牙齿那样引人瞩目,但它们却是最早拥有牙齿的生物,因而也被看作是牙病的“老祖宗”。
在二叠纪时期的俄罗斯,科学家在一种类似现代七鳃鳗的无颌鱼类化石中,发现了由寄生虫引起的牙齿蚀孔。不过,这种蚀孔与龋齿并不等同。
由于鱼类的寿命相对较短,且牙齿可以替换,所以真正的龋齿在鱼类中较为少见。鱼类中最常见的牙齿疾病是牙齿增生导致的牙瘤。佛罗里达大学热带水产养殖实验室曾处理过一个小丑鱼的牙瘤病例。一条成年小丑鱼的上颌和下唇右侧长出了一个不断增生的肿块,对其进食和健康产生了影响。
专家们通过对其进行麻醉并实施手术,将肿块切除,帮助小丑鱼恢复了正常的进食。镜检结果表明,这种牙瘤是由于牙齿无序增生所引起的。
鱼类的牙瘤可能与慢性损伤和刺激有关,特别是在小丑鱼的繁殖过程中,它们会用嘴清洁产卵地,这可能导致口腔损伤并形成病变。虽然鱼类的牙瘤遗传给了人类,但在人类中表现为口腔内缓慢增大的实质性肿块,大多数情况下并无明显症状。
若牙瘤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可以通过手术将其去除。与龋齿相比,这种从鱼类祖先传下来的牙病发病率较低,症状也相对较轻,无需过于担忧。
尽管许多古生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它们的牙齿问题提醒着我们,保护口腔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在现代社会,牙齿疾病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着重要影响。
通过古生物学家对化石的深入研究,我们认识到: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刷牙以及及时进行口腔检查,是预防牙齿疾病的关键所在。我们应当从这些古老的生物身上汲取教训,高度重视口腔健康,让我们的牙齿能够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