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楚国被秦国攻下都城郢城后还能存活五十余年?

可爱天际云 2024-11-10 21:52:45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入楚都郢城,不同于赵、魏、韩等国被攻克都城后迅速灭亡,楚国在丢失都城后仍然存活五十余年,还一度复兴,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楚国在东方获得了新生。

楚国和秦国的博弈过程中,确实吃了很多亏,肯定不是赚便宜的一方,因为大家都是上帝视角,知道最后的胜利者是秦国,所以任何秦国的进展都值得关注。

但是当时,秦国地处一隅,人口比关东几国不占优势,地理上打出去也很难,虽然军事不错经常胜利,但是没有很好的转化为实效,直到司马错伐蜀,形势稍微改观,但是离统一还很遥远。

在战神白起消灭关东百万军队前,秦国不过是一个西陲非核心区的军事强国,文化落后,并非关东诸侯的关注对象,再说秦国并非真的那么无敌,函谷关被齐联军攻破过,武关也被楚国攻破过。

楚国在南方当南霸天,地域极为广阔(虽然大量地方没多少人),地缘极为复杂,几乎和所有的强国都接壤,和齐秦两强东西接壤,中间的魏韩都不弱,战国时一直以进攻无力,防守有能的整体疲软状态存在,主要是这种大规模的地域相对人口太少了。

在战神白起之前,秦楚之间就是一条通道,即经蓝田,过商洛,武关,到达南阳平原一带,这条路很长,不容易大规模军事通行,防守非常容易,这点也是春秋时秦楚一直保持非常好关系的原因,两家相互没法进攻对方,又同时有共同的敌人晋国。

因此,秦国和巴蜀,从来不是楚国扩张的目标,主要是第二第三阶级地势,无论进攻战斗力强的秦国,还是要过三峡去打巴蜀,都是非常艰难的,楚国更感兴趣是吴越地区和淮泗地区。

当时的吴越地区人有限,是偏远地区,能给楚国提供的资源有限,但是淮泗地区就不一样了,这个地方,春秋战国,一直是人口密集的黄金地区,这块地谁吃了谁就有大幅压倒其他国家的实力,齐国魏国楚国都盯着这块宝地,但是这块宝地因为大家都盯着,所以谁也得不到,一直是七大强国外最后的宝地。

魏国在中期衰落(东西两强齐秦夹击);齐国对这块地非常感兴趣,是其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后来齐国衰落也是因为吃掉这块地,引发了众怒);所以,齐国和楚国的矛盾,不用秦国挑拨,一定会出问题,无论哪方动了心思,都是直接断交。

楚怀王是有心思的人,所以其实是主动选择了稳住秦国,主动要在淮泗挑事,当然后面齐魏联军在东方发力打败楚军,秦国在西面教楚国做人,这次对楚国的联合会剿,有点类似之后动心思的齐国,五国伐齐,因为楚国地大回旋余地大才算没像齐国那样。

但是楚国虽然吃瘪,仍然拿下了吴越地区。

因此鄢郢之战后楚国将政治重心转移到了东部的淮北、江东地区,实现了地缘政治的重构,可以说战国后期的楚国与春秋时代的楚国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了。

地缘政治的改变同样促进了楚国战略的调整,楚国更多的开始在东部、北部拓展,后期楚国最为核心的其实是淮北、江东甚至是部分山东地区。

楚国的东移同时起到了躲避秦国锋芒的效果,得以暂时摆脱与秦国的紧张关系,安心营建东部,而面对东移之后的楚国,秦国同样难以直接干预。

等未来,战国末期,楚国还是吃下了淮泗地区,甚至爆发了第二春,在丢掉龙兴祖地荆襄地区后缩短了战线,吞并农业经济发达的淮泗地区和淮南让楚国国力大增,反而增强了楚国对中原事务的干预能力。

楚国在淮泗和彭城、山东一带的进展,对后来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楚国灭亡后,这一带没有受到太大的战争破坏,又有发达的农业,在反秦起义中充当了六国厚实的大本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另一个楚怀王的名义下,灭秦。

1 阅读: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