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情怀——桂希恩
桂希恩,1937年生于湖北武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传染病的预防、临床诊治、教学和研究工作,认真参与了血吸虫病、流行性出血热、组织胞浆菌病及碘缺乏病等疾病的防治工作,在发现我国中部地区血源性艾滋病的流行及综合预防艾滋病、乙肝及梅毒母婴传播中作出了卓越贡献。 桂希恩不仅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好医生,更是一位卓越的医学科技工作者,他始终高扬科学发展的旗帜,在传染病尤其是艾滋病防治领域,追求卓越,勇攀一流。行医50年来,桂希恩一直将自己的科研创见与患者的需求紧密结合,创下武汉省乃至我国医疗界的众多“第一”。 ——他是我国首批将大剂量干扰素应用于乙肝治疗的临床专家。为了验证效果,打消患者顾虑,他像神农尝百草一样,用自己的身体亲身尝试大剂量干扰素。此举推动了新型干扰素疗法在乙肝患者中的及时应用。 ——针对湖北省血吸虫病局部流行的现实,他深入疫区开创了以医学干预和生活干预为核心的综合防治工程,使得当地血吸虫病的感染率由30%降到4%以下,为我国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血吸虫病和乙型肝炎的综合防治上,他率先发现血吸虫病患者在按照传统检测方法检测时,容易出现乙肝高发的假象,摘掉了众多血吸虫病患者头上的乙肝帽子,此举促使我国检验界将那一套旧的检测方法淘汰。 ——20世纪90年代初,湖北省部分地区陆续报道“黑热病”发生,部分患者不治而亡。桂希恩多次以一名普通医生的身份深入发病地区,对患者逐个进行调查,最终确定本地发生的所谓“黑热病”其实是一种罕见的组织胞浆菌感染,从而避免了临床误诊。 ——他潜心于流行性出血热治疗的研究,利用中美合作项目,建立了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病原治疗的新方法,具有重要的医学和社会意义。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丙肝、乙肝和戊肝的传播途径与艾滋病相似。桂希恩在研究中发现,在艾滋病的高发区,感染者常合并丙肝、戊肝感染。他的这一流行病学研究成果,为我国今后制定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桂希恩在我国艾滋病和传染病防治领域做的许多工作都是开拓性的,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和现代传染病防治作出了杰出贡献,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临床实践上为我国600万医务工作者作出了表率。 (摘自《百年卫生 红色传承》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董超 万涛 值班主任 || 范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