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构图和截景式构图,画出自然生动之美

凝萨 2024-09-13 01:56:13

山水画的构图可以分为全景式和截景式,两种构图方式都是为了表现出自然生动的美感。画家在创作中可以按照主观想法随意进行位置经营,不过有个前提就是遵守情景交融的审美情趣。构图决定了山水画的特点,了解了这些知识就不会觉得山水画表现力有限,无法画出真山真水的样貌。殊不知,从构图开始画家就强调主观感受,像不像不是画家的考虑重点。

全景式山水画出现较早,从山水画诞生之初到北宋这段时期,画家基本上都在画全景。有时候为了突出全景特点,还会故意只画一座高山。古人创作全景山水画常采用三远法,通过平视、仰望、俯视等多个视角,实现空间的合理化。比如《枯木寒雁》就是一幅标准的全景式山水画。画家张熊采用高远法,把山水全貌展现在人们眼前。

张熊 枯木寒雁

画全景,讲究“起承转合”。也就是说,空间要有延续性,同时保持空间变化像自然山水那样可以移步换景。行走山水间,每迈出一步景色就会随之变化,景色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空间变了。古人发明了散点透视的方法,让全景山水画中容纳多个视角,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会觉得真实可信。

有人会问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哪个更高级?客观讲,两种透视方法各有千秋,没有高低之分。古人画全景的目的是实现小中见大的艺术理念,从这个角度讲,散点透视更合适。至于焦点透视,可以突出主体部分,强调创作主题,这些特质画家通过笔墨也可以完成。

尤小云 松壑鸣泉

截景式构图出现较晚,它的出现和边角式构图有关。靖康之耻后,赵氏皇族在江南建立政权,一批优秀的画家从北方逃难到了南方。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经逢乱世面对半壁江山,画家有感而发创造出边角式构图。有些画家发现,边角式构图还可以进一步变化,只取山水局部进行描绘。

就像这幅《松壑鸣泉》,画中巨石看不到根脚,远处峭壁看不到顶部。这种构图方法有些像影视艺术中的特写镜头。一般来讲,截景式构图和斧劈皴常常同时出现。这是由于,南宋李唐用这种方法画出很多经典作品,后人临仿学习的时候直接借鉴。

奚冈 山清水秀

可以看出截景式构图的优点是对比鲜明,画面主次关系一清二楚。不过很多时候,如果只用截景式构图,画面会显得单薄不够完整。很多画家尝试将全景式和截景式构图同时运用。《松壑鸣泉》如此,《山清水秀》也是如此。

对于画家来讲,构图只是创作的基础。随着山水画创作技法越来越成熟,构图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无论怎样变化融合,都是为了画出令人惊艳的视角,展现山水画的无限魅力。

钱杜 高岭听清风

《高岭听清风》就是一幅构图复杂的山水画,看整体是全景山水,看局部用到了边角式构图,截景式构图。多种构图方法并用,画家实现既要全景展示又要空间处理完美的艺术效果。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