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灭亡:最悲惨王朝结局,十万士民惨遭屠戮,两代皇帝受辱被杀

小瑀说史吧 2024-11-11 15:22:45
序言

西晋(266年—317年),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王朝,国祚仅仅51年。

同样是短命王朝,西晋既没有它的前代秦朝那般横扫六合、气吞八荒的赫赫武功,也没有后世隋朝那般开拓进取,宾服四夷的威武雄姿。

相反,西晋从开局就死气沉沉,政权之腐败深入骨髓,丝毫没有朝代更替伊始的朝气和活力。

掌权的门阀士族等权贵集团像寄生虫一样腐蚀着帝国的机体,政治黑暗,贪赃枉法,奢靡荒淫就是贯穿西晋的主流,同时西晋始终面临游牧部落的内迁。

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五胡乱华的崩溃局面,最终西晋在内外交困的窘迫情况下走向灭亡。

永嘉之乱后的西晋政权有多窘迫

从公元279年司马炎灭吴,一统三国后,这个新生的西晋政权就已是暮气沉沉,在经过十年泰康之治后,就一天没消停过。

当然,它既没有修长城的勇气,也没有建运河的魄力,反倒是内耗让前朝后代无出其右。

公元299年至306年,西晋爆发八王之乱,这场动乱是司马皇族为争夺中央统治权而引发,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

战火蔓延中原和关中等广大北方地区,导致生灵涂炭,盗贼四起,士民百姓因战火、疫病和饥饿而死的有数十万,晋室国力元气大伤。

而随着晋室的衰落和中央王朝对边塞掌控力的减弱,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游牧民族不断觊觎并蚕食内地。

308年,匈奴人刘渊在并州建立汉国政权,建都平阳,开启五胡乱华先河。

此后刘渊及其子刘聪率匈奴大军南下四次进攻晋都洛阳,中原再次遭遇荼毒,还没从八王之乱缓过气的百姓遭遇二次劫掠。

311年,刘聪歼灭晋军主力,占领洛阳,并放纵士兵烧杀抢掠,王公士民十万余人遇害,晋怀帝司马炽被掠回平阳,此事件发生在永嘉年间,故又称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是西晋灭亡的开端,但西晋毕竟是汉人正统的大一统政权,且宗室诸侯众多,有一丝气脉尚存。

然而司马炽的命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在被掠回平阳后受尽匈奴人羞辱。

313年,在匈奴朝廷的一次宴会上,司马炽被命令为斟酒的仆人为宾客倒酒,晋朝旧臣在场者无不动容号哭。

刘聪对汉人大臣的反应极度反感,一个月后将司马炽用毒酒鸩杀。

当司马炽的死讯传开后,其侄子司马邺在长安举行哀悼祭奠之礼,两个月后即皇帝位,是为晋愍帝。

此时的司马邺面临的可谓是烂的不能再烂的烂摊子。

自永嘉之乱后,天下崩离,社会秩序坍塌,百姓流离失所,盗贼流民四起,而当时的长安境况也十分惨淡,史载:

“长安户不盈百,蒿棘成林,仓麦数十赶,众唯一旅。”

同时关中地主武装豪族建立坞堡自守,无一人听从晋室号令,朝廷中的文武百官饥饿困乏,只能靠采集野生的谷物来求生。

另一方面,自永嘉之乱后,西晋皇室、北方世家大族纷纷迁至江南避祸,史称衣冠南渡。

南方各地司马宗室诸侯虽有粮饷军队,但一直作壁上观,眼睁睁看着洛阳城破、皇帝被掳。

此时的西晋已是名存实亡,司马邺表面上贵为九五之尊,但实际上如同坐在火山口上,随时会被烈火吞噬,粉身碎骨。

因为在如此纷乱的局势下继位无异于吸引异族的火力到自己身上。

长安的沦丧悲歌,司马邺乘羊车投降

316年八月,刘聪命令大将刘曜率军进攻长安,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刘曜几乎没遇到像样的抵抗,一路长驱直入,拿下关中大片土地。

在此期间,司马邺多次征召军队,但无任何回应,后又任命麹允为大都督、骠骑将军援救北地郡,麹允因兵力弱不敢前进,任由刘曜向长安挺进。

不久刘曜将长安城团团包围,使本就缺粮少食的长安城雪上加霜,很快长安又发生严重饥荒,米价一斗达到黄金二两,长安城中有一大半人饿死,人吃人的末日景象再次浮现。

民间如此,司马邺的状况也很窘迫,太仓中有酿酒用的曲饼数十块,麴允将饼砸碎熬粥给司马邺喝,不久曲饼也已经全部吃光。

司马邺苦苦等待的勤王之师始终没有到,所有的宗室、藩王和诸侯都抛弃了长安朝廷,复兴大晋的希望终告破灭。

此时的司马邺认清大势已去,不过在长安政权近乎熄灭之时,司马邺保持一个帝王最后的胸怀和良知。

他不想将士和百姓们遭受磨难,为使百姓免受屠戮之苦,趁城未破时命人发书向匈奴投降。

在一切安排妥当后,司马邺于316年十一月,脱去上衣,口衔玉璧,乘羊车出城投降,随同群臣无不哭泣呼号,攀援车驾。

中央王朝的皇帝,向异族蛮夷投降,这是数百年来头一遭,从司马邺乘羊车出降的那一刻起,汉民族的尊严和高傲被击碎一地。

几天后,司马邺被送往平阳过流亡生活,麴允和群官都跟随同往。

在刘聪上朝登殿时,司马邺在他面前叩头跪拜,麴允伏地痛哭,心里无法接受此等屈辱,随后自杀。

而随着长安陷落,司马邺被俘,苟延残喘的西晋终于走到生命的终点。

后记:司马邺青衣侍酒难逃一死

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建立东晋,从此汉民族在江南偏居一隅,中原文明和农耕技术的火种得以在南方薪火相传。

然而远在苦寒之地并州的司马邺遭受非人凌辱,似乎晋人百姓士族已将这位在战火中逆向而行的天子遗忘。

317年十月,有一次刘聪外出打猎,司马邺被命令穿戎服,执戟矛在前面开路,百姓们如看马戏团里的猴子聚在路旁观看这位曾经高高在上的晋朝天自。

一些忠君观念深重的晋朝遗民故老会抽泣流涕,但就是这些悲愤的眼泪害死了司马邺。

因为在刘聪看来,这是一种人心背向的写照,又有一次,刘聪趁宴会时让司马邺着青衣行酒,洗酒杯,上厕所时又逼迫司马邺拿马桶盖。

旁边的晋臣多失声哭泣,尚书郎辛宾更是抱住司马邺痛哭,孰不知这些看似感人的举动极大的触犯了刘聪的逆鳞。

他先是杀害了晋朝的遗老大臣,然后又于318年将司马邺鸩杀,年仅十八岁的司马邺就这样继司马炽之后的第二个政治牺牲品。

那么为什么司马炽、司马邺已经投降,刘聪还是要杀他们呢?

因为刘聪从小熟读汉家典籍,他非常清楚此刻人心在汉在晋,不在匈奴人这边。胡汉之间的隔阂使他的父亲刘渊两攻洛阳折戟沉沙。

由于靠武力和文化没有办法撼动现实。所以选择对晋朝皇帝斩尽杀绝。

从此以后,匈奴几乎控制了整个中原,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大动乱时期。之后北方各游牧民族陆续在北方建立国家,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