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魔鬼细节,将《我是刑警》和《白夜破晓》的差距,瞬间拉开了

刘葎强罚 2024-12-17 11:14:07

近几年来,国产剧中最受观众欢迎的类型,恐怕非刑侦剧莫属。

毕竟刑侦剧能以现实为基础,写出来的剧本更为贴近日常生活,而进入11月后,接连上映的两部刑侦剧《白夜破晓》和《我是刑警》,无疑是让一众刑侦迷过足了瘾。

自从《我是刑警》上映以后,无论是播放量还是观众评分,都不亚于让观众苦等了7年之久的《白夜破晓》。

而从网上的评论来看,《我是刑警》似乎隐隐出现了力压《白夜破晓》的趋势。

一个是备受期待的系列剧,一个是高度还原,并且有央视“背书”的重案大剧。

几乎同时播出的《我是刑警》和《白夜破晓》,自然很容易遭到观众的对比,而经过认真比较之后发现,三个魔鬼细节已经将两部剧的差距彻底拉开了……

蹿红的底层原因

一部好的作品,需要同时具备富有逻辑的剧本、极富敏感度的导演,以及演技卓越的演员团队。

在这几点上,《我是刑警》几乎做到了面面俱到,而在《白夜破晓》中,饰演法医的费启明一出现,就遭到了不少观众的吐槽。

很多观众认为,跟第一部里的法医相比,费启明的表演不仅演技不过关,甚至连人物的人设和真实的法医也有很大的差距。

尤其是当费启鸣与潘粤明等老戏骨对戏的时候,根本接不住对方递过来的戏,所以在有些片段中,会让观众们有强烈的违和感。

但是反观《我是刑警》中就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问题,不管是几位主角,还是配角之间,每一位演员的表演,都能够让观众完全沉浸其中。

尤其是作为主演的于和伟,更是让观众见识到了一个优秀演员的爆发力。

从基层刑警的天不怕地不怕,到身居高位时的沉着冷静,于和伟总能通过表情的细节表现出内心的悲伤或者愤怒,并且能快速让观众产生共情。

《我是刑警》能大火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导演非常注重对细节以及真实度的刻画。比如当大案发生后,整个市局和省厅的重要领导都需要到会议室共同商讨案情。

可实际情况却是,会议室里根本容纳不了太多人员,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片子中特地将市活动中心的乒乓球桌拼凑在一起,以此解决暂时需求。

这种操作不仅彻底还原了剧中年代的真实情况,更证明剧组在拍摄之前,对当时刑警办案的细节有着极强的把握。

另外饰演宋小军妻子白玲的马苏,两只手上的冻疮也刻画的很是细节。

在很多不专业的电视剧中,演员某些部位的伤口,很容易一眼就能看出前后并不一致。

而在《我是刑警》中,“白玲”手上的冻疮,不仅足够真实,而且前后的部位也几乎分毫不差。

不过跟《白夜破晓》相比,真正让《我是刑警》在观众心中更胜一筹的关键,并不是演员的演技以及剧组的细心,而是更重要的原因:真实。

从现实中来的剧情

《白夜破晓》这部剧的定义为罪案刑侦剧,而《我是刑警》则被归类为重案实录刑侦大剧。

在《我是刑警》中的大部分案件,几乎全都是来自于真实案件改编,甚至连剧中的很多人物也都有现实中的原型。

不管是根据“鹤岗128持枪抢劫大案”改编的“西山矿案件”,还是根据“鹤岗偷粮案”改编的“黄豆盗窃案”,亦或者根据“周克华案”改编的“周克寒连环杀人案”,几乎都是曾轰动一时的大案。

剧中的刑侦专家武英德,其现实中的原型应该就是被誉为“中国福尔摩斯”的刑侦专家乌国庆。

而剧中的刑事痕迹专家曹忠恕,则应该是中国警界重大疑难刑事案件痕迹鉴定的“定海神针”崔道植。

《我是刑警》整部剧中,不管是凶手行凶,还是刑警破案,几乎每一个镜头都能够让观众沉浸其中,甚至有观众生成,在追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在看纪录片的错觉。

跟《白夜破晓》中莫名其妙的巧合相比,《我是刑警》中从案件发生,到勘察现场,再到技术检测,几乎每一个破案的细节都非常明确。

如今《白夜破晓》和《我是刑警》都已经全部完结,但是两部剧的差距却愈加明显。

其中《白夜破晓》看完之后,会产生一种可有可无的鸡肋感,而看完《我是刑警》之后,很多观众却会长时间沉浸其中。

而值得庆幸的是,从观众对《白夜破晓》和《我是刑警》的评价可以看出,国内观众的辨别能力越来越强。

而也希望更多电视人能够明白,要想得到观众的支持,只有用心打磨剧本才是硬道理。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