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巴黎。
一个消息像野火一样在艺术圈蔓延开来:常玉死了,死在了一个破败的工作室里,死于煤气泄漏。
很多人可能对常玉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一个被遗忘在异乡的落魄画家,似乎掀不起太大的波澜。
可就在常玉死后,他的画却一路飙升。
常玉的画作开始出现在各大拍卖行,价格一路飙升,一幅《曲腿裸女》卖到了2亿港元,只不过他本人是看不到这样的盛况了。这究竟是一个被低估的天才,还是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也许,答案就藏在他那充满传奇和悲剧色彩的生活里。
天才的诞生常玉的人生就像一部充满起伏的戏剧。
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像一朵“人间富贵花”,从小就被锦衣玉食包围。
他爸爸是当地有名画家,妈妈出身商人家庭,家里条件好,所以他可以放心追自己的艺术梦。
12岁那年,常玉的天赋初露锋芒。
他从小跟着爸爸学画画,接受了正规的艺术教育。
两年后,为了让常玉得到更好的指导,家里又为他请来了蜀中名儒赵熙,这位书画造诣颇深的老师,为常玉打下了坚实的传统绘画基础。
如果按照这样的轨迹发展下去,常玉或许会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传统画家,但他骨子里流淌着不安分的血液,渴望更广阔的天地。
16岁那年,常玉离开老家,去上海学西方的绘画技巧。
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艺术思潮,眼界一下子开阔了很多。
他对新鲜的艺术养分如饥似渴,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艺术之路。
17岁那年,常玉去了日本东京,在那里的一所美术学校学习。
当时,日本正掀起一股美术西化的热潮,常玉也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现代艺术活动。他的书法作品还登上了日本的文艺杂志,逐渐引起关注。
然而,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开始。
1921年,常玉19岁,靠大哥的支持,他独自去了法国,追求更高的艺术梦想。
这一次远行,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开启了他艺术生涯的新篇章。
巴黎的“局外人”那时候的巴黎,真是艺术家们的天堂,大家都聚在这里,灵感碰来碰去,厉害极了。
初到巴黎的常玉,并没有像其他留学生那样选择学院派的教育,而是加入了当时名声大噪的“大茅屋画院”。
这是一个自由开放的艺术殿堂,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他们在这里自由地创作、交流,探索着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常玉在这里如鱼得水,他学习了西方现代素描技巧和实验绘画方法,不断突破自己的艺术边界。
常玉在学习西方绘画技巧的同时,一直坚持用中国毛笔画画。
他知道怎么把西画的色彩和布局跟中国画的线条和意境融合在一起,由此创造出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简约、流畅,充满东方韵味,却又带着一丝西方现代艺术的抽象和神秘,在当时的巴黎画坛独树一帜。
他笔下的裸女,体态丰腴,线条优美,不同于西方传统绘画中那种女性形象,更多了几分真实和自然,仿佛是从生活中走出来的真实女性。
常玉的生活和他的画一样,很有个性,不受拘束。
白天,他在画室里专心创作,夜晚,他穿着考究的服装,流连于巴黎的咖啡馆和酒吧,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作家、诗人谈天说地,纵情享乐。
他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也不屑于迎合主流的艺术市场,他只想做自己,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艺术理念。
24岁的时候,常玉遇到了美丽动人的巴黎贵族女子马索,两人迅速坠入爱河,交往了两年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这段婚姻,为常玉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灵感,也让他在巴黎的上流社会中如鱼得水。
20世纪30年代,常玉的创作进入了最佳状态。
他的作品渐渐受到关注,在巴黎画坛也慢慢有了名气。
他与当时众多知名艺术家,如毕加索、贾科梅蒂等人交往密切,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和常玉开玩笑,在他事业爱情双丰收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却让他的生活再次跌入谷底。
“落魄画家”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常玉的大哥生意失败,不久便撒手人寰。
常玉失去了经济支柱,生活一下子变得艰难起来。
雪上加霜的是,二战爆发,德军占领巴黎,战争的阴霾笼罩着这座城市,艺术市场也随之萧条。
此时的常玉,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风光。
他没有了经济来源,却仍然不愿放下身段,去迎合市场,用自己的画作换取金钱。
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画自己想画的东西。
在常玉看来,艺术是神圣的,不应该被金钱玷污。
他以前说过:“我瞧不上他的样子,不想让我的画和他待在一起。”
这句话,成为了他拒绝出售画作的理由,也成为了他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
可现实,让他不得不一次次地妥协。
为了糊口,他开始卖家具和藏品,有时候还得靠朋友帮衬。
生活虽然艰难,但常玉对艺术的热情一点都没减,反而让他更加珍惜每次创作的机会。
他用廉价的油漆代替颜料,用木板代替画布,在狭小的出租屋里,继续着自己的艺术创作。
这段时期,常玉的画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的作品更加简洁,色彩更加灰暗,线条更加粗犷,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他内心的苦闷和挣扎。
然而,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常玉依然保持着他的骄傲和自尊。
他不愿意降低自己的艺术标准,也不打算为了市场而改变自己的风格。
他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按照自己的方式创作,仿佛一个孤独的斗士,在与命运抗争。
在艺术的世界里,他从未迷失常玉的“任性”,让他在艺术市场上屡屡碰壁,但也让他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诗人徐志摩,就是其中之一。
两人在巴黎相识,惺惺相惜。
徐志摩欣赏常玉的才华,也理解他的孤独和坚持。
他曾经调侃常玉画的裸女,用“宇宙大腿”来形容他笔下女性的丰腴体态,这句看似戏谑的话语,却饱含着对常玉艺术的理解和赞赏。
除了徐志摩,常玉还与艺术家毕加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两人常常聚在一起聊艺术,分享创作的感悟。
毕加索对常玉的艺术才华非常欣赏,他曾经为常玉画过一幅肖像画,这幅画作,也成为了两人友谊的见证。
然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并不能改变常玉的命运。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经济状况越来越糟糕,画作也越来越难卖出去。
1950年,常玉和马索分开了。
常玉对艺术的痴迷,以及他的生活方式,让马索无法忍受。
这段婚姻的破裂,对常玉来说无疑是又一次沉重的打击。
晚年的常玉,更加孤独。
他依然住在那个破败的工作室里,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艺术创作。
他画花卉,画动物,画静物,仿佛在用画笔记录着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他的作品,依然充满着独特的魅力,简约的线条,明快的色彩,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
然而,这一切,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却是“格格不入”的,甚至是“不可理喻”的。
1966年8月12日,常玉在巴黎的出租屋里因煤气泄漏去世,65岁。
他走的时候,身边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只有一屋子无人问津的画作。
他终于等来了自己的“春天”常玉去世后,他的作品被低价打包卖了,没人感兴趣。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这位曾经在巴黎画坛短暂闪耀过的艺术家。
然而,历史总是喜欢和人们开玩笑。
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中国近现代艺术的关注,常玉的作品开始重新被人们发现和认识。
他的画作风格独特,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渐渐赢得了人们的认可。
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位被遗忘的艺术家,竟然是一位艺术天才。
1990年代,常玉的画作开始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崭露头角,价格一路飙升,屡屡创下天价。
2019年10月,他的作品《曲腿裸女》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以1.98亿港元成交,创下了当时中国油画拍卖的世界纪录。
2019年11月,常玉的画作《五裸女》以3.039亿港元成交,刷新了纪录,成为中国最贵的油画作品。
常玉,这位生前穷困潦倒的艺术家,终于在去世多年后,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他的作品,成为了世界各大博物馆和收藏家争相收藏的珍品,他的名字,也与毕加索、马蒂斯等艺术大师并列,被永久地镌刻在了艺术史册上。
结语常玉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悲剧的一生。
他出身名门,却一生颠沛流离;他天赋异禀,却一生穷困潦倒;他追求自由,却一生孤独寂寞。
他就像一颗流星,在艺术界闪亮了一下,然后悄悄消失了。
他留下了不少作品,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为艺术世界增添了光彩。
常玉的艺术,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也是他个人情感和生命体验的结晶。
他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了对生命、对自由、对美的追求,也展现了他对孤独、对命运、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