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大多都遇到过一种窘境,就是——
无论你怎么说,似乎都是错的;
或者说无论你怎么说,都被别人评论为你是错的。
这些评价来自他人的评价:老师的评价,上级的评价,长辈的评价,邻里的评价,同学、同事、同行的评价,有直接关系的人和没有直接关系的人的评价……
也可能是“秀才遇到兵”,也可能是遇到了以势压人的人,也可能是遇到了众口铄金的情况……
类似遇到了阿凡提的“骑驴困境”:
骑有错,不骑也有错;
让孩子骑有错,让自己骑也有错;
骑不骑都错,怎么骑都错!
这真是太绝了!
似乎不管“有理”还是“没理”,
似乎你开口就错,一说就错,做什么都错,
似乎你不得不陷入失语或无语的状态……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中国的字典中,有一个非常生动并且常用的词,叫做矛盾。
什么是矛盾?
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出现相对立的问题,比如说“张三和李四之间闹矛盾了”;
或者是形容事物之间相对立和相统一的性质。
对矛盾的认识,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常识、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主要源于中国人对阴阳哲学的感悟。
矛盾无所不在,日常中这种例子确实很普遍——
你偏重矛,别人可以强调盾;
你偏重盾,别人可以强调矛。
这导致了似乎你“无论说什么都错”的困境,是人们失语、无语的根源。
但从根本性质上来看,这甚至不是抬杠,不是诡辩,不是挑刺找茬,不是文字游戏,不是不可说论,也不是不可知论……而是矛盾本身的属性。
尽管都知道“横看成岭侧成峰”,人们可能并没有完全认识矛盾的深刻内涵。
因为,要知道,在中华文明的深层次认知中,矛盾本身,并非只有矛和盾!
何以故?
简单来说——
矛盾包括,一是矛,二是盾,三是“矛盾”。
正如阴阳包括,一是阴,二是阳,三是“道”。
正如太极图包括,一是阴鱼,二是阳鱼,三是“太极”。
这个“第三者”就是不偏不倚的“中”,就是视之不见的“无”,就是正大光明的“明”。
这个“第三者”才是最重要的,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那么,人们如何避免或摆脱“无论说什么都错”的困境?
就是不能执其一端,不能迷于表象,不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就是要把握这个“矛盾”。
就是要站位于这个“道”。
就是要“一脚门里一脚门外”。
就是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就是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或可谓——
“大日当空照,天地在我心”。
生命本悟,快乐本心。天人本一,智慧本光。听光中文、光未央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使用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