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案,中国最后一位宰相灭亡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蕾蕾说过去 2024-06-03 00:07:06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胡惟庸,在位仅七年,被朱元璋残忍杀害,并被诛杀三族。

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胡惟庸为何会落得如此悲惨下场呢?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明初四大案之一“胡惟庸案”,去探寻刀光血影前后的真相!

一、淮西集团与浙东集团的斗争

大明帝国建立后,朝堂上开国功臣按照地域,分成了两个派系。

一派为淮西集团,由朱元璋的老乡组成,会长是第一功臣李善长。另一派为浙东集团,会长是赫赫有名的军师刘伯温。

两派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开始了斗争,朱元璋心想:你们斗得更猛烈点吧!这样你们才不会团结一致,才不会把我的皇权架空。

胡惟庸作为老乡,被李善长推出来当淮西集团的代言人,由胡惟庸出面和浙东集团斗。

胡惟庸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想方设法让朱元璋对刘伯温失去信任。浙东集团的代言人杨宪,也被胡惟庸除掉了。

刘伯温生病后,朱元璋派胡惟庸去探病,胡惟庸让太医给刘伯温开了药方,刘伯温服用后不久便去世了,后来这也成了胡惟庸罪状之一。

胡惟庸胜利了,彻底完爆浙东集团,现在的他身居丞相高位,大权在握。

二、胡惟庸专权七年

打垮刘伯温后,胡惟庸越发猖狂,贪污受贿,甚至越过朱元璋,私自截留奏章,决定官员升降。

但朱元璋却对胡惟庸犯上行为没有任何表示,任其专权七年之久,难道他就这么宠信他的胡老乡?

朱元璋可不是什么大善人,他是从血火之中奋战出来的,他在等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废除已经延续了上千年的丞相制度的机会。

朱元璋深知: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胡惟庸越是任意妄为,朱元璋将来废除丞相的理由就越充分。

胡惟庸并不笨,他知道朱元璋不可能一直放任自己的肆意妄为,为了自保,他拉拢了一大批开国功臣,这些人中也包括李善长。

朱元璋对此只是冷眼旁观。无妨,你拉再多人,最后清算时,只不过多杀几个人罢了。

三、被诛杀三族的“胡惟庸案”

朱元璋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临了。

胡惟庸的儿子有一次从马车上掉下来,被车轮轧死。胡惟庸一怒之下把车夫杀掉了,杀个车夫在胡惟庸看来完全小事一桩。

但朱元璋知道后,不同意胡惟庸对车夫家人的赔偿方案,只冷冰冰地吐出四个字:“杀人偿命!”。

胡惟庸彻底慌了,这个平时看起来对自己多有包容和宠信的皇帝,此时此刻变得如此无情!

胡惟庸不想就这样束手待毙,他奏称家里一口干涸多年的古井,突然涌出甘甜的泉水,邀请朱元璋来自己家里边喝酒,边观赏这一祥瑞景观。

结果太监云奇告密,胡惟庸意欲谋逆,刺杀皇帝。是不是真的谋逆,在朱元璋看来已经不重要了,于是,名留青史的胡惟庸案拉开序幕!

朱元璋的手段简单而又粗暴:诛杀胡惟庸的三族,处死胡党所有成员!胡惟庸案持续十年之久,大量功臣宿将被杀,第一功臣李善长亦被赐死。

四、延续几千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

杀胡惟庸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杀胡惟庸吗?当然不是,朱元璋针对的并不是胡惟庸,而是胡惟庸担任的职务——丞相。

丞相总揽国家大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过大,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决定废除丞相制度。

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丞相制度已经根深蒂固,朱元璋想要废除丞相制度,难度堪比“愚公移山”。

朱元璋隐忍胡惟庸专权七年,对其不断“捧杀”,上演“丞相凌驾于皇权之上,意欲谋逆”的戏码,

胡惟庸只是一个牺牲品而已,是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牺牲品。错就错在他坐在了丞相位置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