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文物倒卖案,挖出个未见史书的重量级人物,郴州曹氏的祖宗?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4-03-21 15:35:42
一件险些丢失的珍贵文物

在2020年,成功追回了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叫做“晋故曹夫人碑”,是块墓志。

它很可能是从地底下挖出来之后,在民间倒买倒卖,从70块钱转售到了3万多元,最终彻底惊动了公安,将其追回。

这碑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刻于永和四年,比“永和九年,岁在葵丑”的兰亭序还要早五年,距今1670多年了。

不仅仅是年代古老,它成为国家一级文物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于,它有着极其重要的书法艺术研究价值。

我们来看碑上面的字体,是不是与云南曲靖出土的国宝,《 爨龙颜碑》《 爨宝子碑》很像,叫做东晋铭石体,俗称“爨体字”,招商银行logo上面的四个大字就是爨体书法

这种碑刻留存数量极少,出一件轰动一件。

如果大家挖到个石板上面刻着这种字,请直接拨打110。

曹夫人的身世

不过今天我们不聊书法,我们来说一说这块晋故曹夫人碑,在溯源研究上的价值。

首先我们来看上面究竟写了些什么。

上面说:

普故桂阳耒阳东乡 敖里程氏命妇 曹夫人之神墓,夫人同郡郴县曹氏女也,九德太守郴侯之孙,汝城君之长女也。

可见曹夫人出身当时的地方名门豪族,郴县曹氏,郴县就是今天的湖南郴州,晋朝的时候叫做桂阳郡。

他的爷爷是九德太守,封爵为称郴侯。九德郡在哪里呢?

大体相当于今天越南中北部的河静省,从古至今,都有很多的湖南人,在岭南各处担任地方政府一把手,特别是交趾这块。

曹夫人的爸爸是汝城君,也就是汝城县的县委书记,汝城今天也是郴州下辖的一个县。

就这一句话,可以看出,曹夫人出身非常显赫。

“郴侯”大佬,却不见史书

在这里非常令人惊奇的一点是,曹夫人的爷爷贵为郴侯,他不是乡侯亭侯,而是牛批的多的县侯。

一个堂堂县侯居然在流传史书里头没有丝毫的记载。

要不是曹夫人碑的出土,人们完全不知道,晋朝还有郴侯这么一个封爵。

青史上留名的晋朝献侯,全都是大佬级人物,像杜甫的老祖杜预封爵是当阳侯,襄阳杜氏。

还有“周处除三害”中,周处的两个儿子,一个是乌城县侯,一个是东迁县侯,宜兴周氏。

包括王导、陶侃这些巨佬都是先封侯,老了再进爵为公。

曹夫人的爸爷曹某,受封为郴侯,那必定是对司马家朝廷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史书里头连他名谁曰谁都只字未写,还得靠挖出他孙女的墓志,才让我们知道历史上居然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这时候有小伙伴就问了,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曹夫人假冒自己的爷爷受封郴侯呢?

先不论伪冒当朝侯爵,这种逆天的事发生的概率极低,郴侯这个名头,青史里虽然没有留下痕迹,但青山上却有迹可循。

在湖南郴州有座山,从古至今一直就叫做郴侯山,早在唐代的元和郡县志里头就有记录说,“淥水自郴侯山注来”。

宋、元、明、清的郴州地方志都有提及此山,这说明郴州历史上确实出现过郴侯这么一个人物,才能形成一个地名,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口口相传,仰赖亘古不变的青山,郴侯这个名号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不过历朝历代地方志的编者也都忘了这个郴侯究竟是怎么来的,因为史书没有记载嘛。

所以他们把郴侯脑补嫁接到和郴州有关的另外一位人物身上,末代楚王楚义帝,熊心。

说云汉昭帝封楚王赐为郴侯于此,这个说法本身就漏洞百出,因为熊心是被项羽派人在郴州暗杀的嘛,他有没有后代都两说,反正太史公没提。

应该就是因为楚义帝在郴州名气大,就往他的身上蹭流量。

今天曹夫人碑出土也证实了郴州的郴侯并没有与熊心有何关系,而是姓曹晋代的封侯。

郴州曹姓从何来

然后,更有意思的一点是,曹是郴州的一个大姓啊。曹姓目前当地人中的分布频率,(湘南这里有一大块红色面积显著。

高频率(23魔方通过Y染色体基因检测发现,在率(9)共祖于1680年前形成的-MF38359, 十其下游分出了10权一级分支。

说明在两晋的时候,这个家族出现了强烈的人口扩张,估计今天全郴州的男性有4.53%的比例都携带了这个遗传标记。

晋朝的时候,郴州叫做桂阳郡,所以笔者将其定义为桂阳曹氏家族。显然,此曹家在郴州发展壮大,与曹夫人碑上面提到的郴侯紧密相关,正因为在两晋受封侯爵。

显赫的社会地位才能使得桂阳曹氏,成为秦汉以来全郴州规模最大的家族父系类型。

最近的出土文物与基因大数据互相印证,非常给力,不得不服。

但有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郴州的老曹们全都忘了自己的祖上居然是个侯爵大佬。

如果不是曹夫人碑的出土,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个称号居然能落到自家头上。

郴州曹家的族谱叙事啊可谓五花八门,想象力很丰富,基本脉络都说是唐宋之时从外地迁来的。结果文物和基因把这些族谱记载通通都给推翻了。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再次验证族谱记录,对于太过遥远的祖源叙事,那是相当不靠谱啊。

如果真的记得自己祖上有封候,那族谱起码吹个十几页打底,是不是。

有些相对靠谱的族谱,也是得益于史书里有记载,比如新安方,后人翻找史料,按图索骥自然而然就对上了。

如果史书里头没有,或者只言片语,那绝大多数家族真不记得太过久远的事情。

宋元明清地方志对于前朝未有记录的事物有时候也是一顿瞎蒙,这里头的说法我们也要仔细甄别。

不过起码地方志把郴侯山这个地名记录了下来,还有就是得益近几年地下文物的出士,使得我们能搞清楚郴州曹氏的来头。

但父系基因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猛烈扩张的地方姓氏豪族有不少,比如说之前提到的胶东姜、福建林等。

这些大家族的奠基,亦有可能是个未见史料的大佬,也许哪天从地底下挖出点东西,就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题。

最后

最后,我们感慨一下。

老曹大人辛辛苦苦,兢兢业业混到封侯,结果史书还是只字未提,可见名留青史有多难。

不过自己郴侯的名号,却通过封地的山名一代代流传了下来,可见与其名留青史,不如名留青山。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