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很多朝代用来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更是很多寒门学子能够出人头地的唯一机会。
状元,是所有学子们毕生的追求的目标,但能荣获状元的人却需要经受多方面的考验。从最初的寒窗苦读,到之后的乡试、县试、殿试等。在此之中,只要出现一丁点的差错,就会与状元之位失之交臂。
然而在清朝时却出现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考生,他在考试的时候竟然写下了8个字,也就是这8个字竟然使得皇帝在看后直接落泪道:状元就是他了!
那么这名考生是何人物呢?那八个字到底是什么呢?竟然能使的堂堂一名皇帝当场落泪钦点他为状元呢?
穷苦状元
1865年,骆成骧出生于会泽县的一个贫困家庭。骆成骧原本姓李,但他在七岁时就没有了母亲,一直同父亲相依为命,日子过的很是艰难。
当时恰逢四川商人骆氏夫妇做生意路过,在得知其没有孩子后,就把年纪尚小的骆成骧过继给了这对夫妇。跟随骆氏夫妇生活后,骆成骧才改姓为骆。
骆成骧从小就很聪慧,他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他的养父为此不由得感到非常高兴,认为骆成骧一定会成为一个大有作为的人。
于是便花钱供养骆成骧去锦江学院(即如今的四川大学)读书,在就读过程中,骆成骧的成绩非常优秀,品行也是一等一的好,深受学院里夫子和其他学子的喜爱。
骆成骧十四岁那年成为了州试中的“案首”,深受知州高培谷赏识的他被其推荐到成都尊经书院进行深造。进入尊经书院之后,骆成骧因其敏悟聪慧,受到了学院主讲王壬秋的关注。
在尊经书院学习期间,他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同窗好友,名叫谢泰来。他们在一次讨论学术的时候,谢泰来突然出了一个“至穷无非讨口”的上联,骆成骧听闻后立马作出了“不死终得白头”的下联。一时之间,两人这一副绝妙的对联在学院中广为流传。
1893年,骆成骧参加科举考试,成功考中了举人。次年,骆成骧参加会试的时候发挥失常,并没有取得功名,只好在京城中准备下一次的考试。在备考之余,在好友的推荐下,他以代教八旗官学赚取日常费用。
八个大字触动帝王心弦
清光绪二十一年,骆成骧再次参加会试,成功中榜,正式成为了一名进士,获得了殿试的资格。
在这里就不由说一下当时的背景了。清王朝已经被欧洲列强入侵,正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所以当时的朝廷为了找到能够救国的良才,就把此次的殿试改成了有关时政的策论。
如此一来,对于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来说,可谓是出了一个难题。他们根本没有丝毫头绪可言,个个都跟打蔫了的花似的。
骆成骧并不是一个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只见他当即提笔,胸有成竹在考卷上洋洋洒洒的写了起来。这一幕可谓是在一众考生中相当显眼。
考试结束后,考官将试卷收回并密封。试卷在经过各大考官的筛选之后,再呈送给皇帝定夺。
大学士徐桐作为此次的正考官,由10名副考官在其一旁作为辅助。需要由这十位副考官各自审阅的30本试卷中推选出一本自己认为优秀的交给正考官。然后再由正考官决定出前十名的顺序,最终呈送给皇帝来确定。
正当徐桐已经把前三名的排序决定好了时,突然有一个副考官指着第三名的试卷说道:“这篇应该点元。”
他所指的这篇正是骆成骧写的。为了确保公正,试卷的姓名都是被密封着的,所以考官们并不知道试卷的所属人是谁。
徐桐听闻立马走上前来看那名副考官所指出的试卷,然而再看完后他却说道:“这篇的字不行,不可以点元。”
那名副考官反驳道:“徐大人,这就不对了,你再仔细看看,这字怎么不好了。你看这名考生的字力透纸背,看着就有很深的功力。”
然而徐大人还是认为不好,一时间,两人争论不休。其他考官看两人状况,只好从中进行调解,最后将这份试卷放在了第三名的点探花上。
次日,徐桐将前十名的考卷呈送到了光绪帝的面前,光绪帝拿起考卷,一一审阅起来,在看完第一、二本后,却始终默不作声。
直到看到第三本时,便被此文章中的“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八个大字所吸引了,光绪帝仔细的看完整篇文章后,竟然落下了眼泪。这让在一旁的徐桐不由为此感到惊讶,要知道,光绪帝可是从来没有做出过这种事。
光绪帝在平复好自己的情绪后,便向徐桐说道:“朕认为第三本可点元。”徐桐听后不禁为此感到难为情,因为他之前并不认为次文章好。但此时也就只能低着头说道:“任便圣上。”如此,骆成骧便成为了清代唯一一个四川出身的状元郎。
帝王钦点骆成骧为状元原因
其实,骆成骧之所以能够被光绪帝钦点为状元,主要也是和当时的社会清王朝的社会背景有关。鸦片战争过后,当时的清王朝被列强多次入侵。
光绪帝是个开明并且急于改革的帝王,1894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后,全国上下的人民都想要改革,清朝的朝廷也更加渴求能够救国的人才,当时的光绪帝思贤若渴,清王朝的国运维持的异常困难。
光绪帝并不想要做亡国之君,他想要对当前的社会进行改革,想要朝廷变得强大不再被列强侵略。但是他的生活却是从始至终都在受制于人,无论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主。出生在已经在逐渐走向没落的清王朝,作为爱新觉罗皇室,他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光绪帝在他年仅5岁的时候就被抱上了龙椅,直到如今已经过了弱冠,却还是一个傀儡。
骆成骧因其自幼就受养父的严格教育,更是亲眼目睹清王朝国力的逐渐衰败。当时的清王朝正处于外忧内患之中,他深切的感受到,国家如果不进行改革,那么将会逐渐走向末路。而他的这种思想正好与光绪帝的思想相同。
骆成骧提交的那篇文章中的“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这八个大字,表示的是君主忧愁是因为作为臣子的人没有处理好国事,这是为人臣子的过失;君主因为国事被攻击和谩骂,这是为人臣子的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臣子的应该以死谢罪。
显而易见,光绪帝被这八个字所表现出的内容深深触动了内心。
在此次殿试所提交的考卷中,骆成骧就如今清王朝的种种弊端,写了其各种措施。更是提出要让光绪帝在治军、理财、倡行节俭、农事等经国大政方面掌握主权,才有可能扭转如今清王朝逐渐衰败的趋势。
而光绪帝正是在这篇逻辑清晰,文笔流畅的考卷上看到了一个忧国忧民、刚正不阿的“诤臣”,给当时的逐渐走向衰败的清王朝带来了一丝光明。
这样一名优秀的人才,这样一名志同道合的知音,怎会不让他心生激动、热烈盈眶呢?骆成骧能够成为他钦点的状元郎也算是名副其实。
主尿我端!主走我扶?我也位状元?
杨慎
您生在当时会怎样
人比以前象是更小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