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组织要成大事情,要有充足的人力和充裕的财力,如果这两者缺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毛主席再怎么天纵奇才,也无法成就大业。我党的发展历程非常坎坷,在那段最艰难的时刻,人力、财力都非常不足,处于非常窘迫的境地,毛主席心力交瘁,都急得痩脱相了。
人世间,最难得的事情,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固然很美好,但这事儿谁都愿意去做,好上加好,皆大欢喜。“雪中送炭”才真正考验人心,因为即使送了炭,对方能否生存下去还未可知,这就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做了。那个时候,只有从内心真正深处,忠诚于党的人,才敢于“雪中送炭”。
一、徐海东的7000兵力给了党中央拥有多少兵力,就是具备多少实力,在战争年代非常重要。张国焘开始对党中央也毕恭毕敬,最开始他的态度是放弃川陕根据地,率红四方面军主力主动迎接中央红军;后面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川西北懋功(今小金)地区会师,张国要看到中央红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人数大概2万人,还要红四方面军送物资补给;而自己的红四方面军兵强马壮,有8万多人,兵力是中央红军的4倍以上;于是,张国焘的心思变了,态度从“主动迎接”到“主动索权”,最后他干脆不听中央指令北上,自立中央。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重重艰难到达陕北,从鼎盛时期的10万人(从江西出发时计算八万六)锐减到7000人,原出发人员十不存一,九死一生不足形容其过程凶险,处境之艰。虽然此后张国焘南下碰壁,但仍有4万多人,兵力是中央红军的6倍,他还是十分嚣张,对中央只肯称呼为“陕北同志”。
此刻,有两个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们“雪中送炭”,给了中央压住张国焘的底气。一个是贺老总,他组建了红二方面军,人数有15000多人,贺老总和张国焘开会的时候,直接威胁张国焘:“国焘同志,不团结的话少说哦,要不小心我打你黑枪…”吓得张国焘立马怂了。另外一个就是徐海东,他本部红二十五军团有7000多人马,严格来说,这是红四方面军的,但徐海东毫不犹豫忠诚于党,将自己的部队编入了中央红军,加上地方部队以及在根据地扩编,让红一方面军拓展到3万人左右。
可以说,在徐海东以及贺老总的加持下,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总兵力加起来已经超过4万人,在会宁会师的时候,实力已经超过红四方面军,张国焘已经没有资本折腾了。
二、徐海东借了5000块大洋给中央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时候已经是入冬季节,天寒地冻,全军上下只穿着单衣单裤,战士们冻得浑身发抖,而此时部队满打满算也仅有1000多块大洋,虽然红军战士意志力异于常人,但毕竟也是血肉凡人之躯,他们也怕冷,也要过冬啊!如何让这7000多历经千辛万苦才来到陕北的战士顺利过冬,是中央面临的一个难题。
毛主席思前想后,决定向先期到达陕北的徐海东借钱,到底能不能借到,毛主席心里也没底,因为大家都困难,徐海东也不宽裕。毛主席在借条里写道:“特向你借款两千五百元。”,作为中央,没有直接下命令,这是沟通商量的语气。
最终,徐海东没有“借”给中央红军钱,而是直接“给”。他自己留下了两千块大洋,把其余五千块大洋全部交给了中央红军。同时复信一封:红二十五军坚决服从党中央的领导。
在收到这五千大洋和徐海东的信时,毛主席眼眶里涌出的泪花依稀可见。
这笔钱对于中央红军来说,太珍贵了,让战士们在陕北安定下来。多年之后,毛主席仍旧念念不忘,谈及此事,无比感动,他盛赞徐海东是“最好的共产党员”,他说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很多人说:徐海东缺席革命10多年,为何能授大将?徐海东大将自己也说:“我长期养病,为党工作太少了,授我大将军衔太高,我受之有愧啊!”
但在中央红军最艰难的时候,徐海东忠诚于党,单就“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这两大贡献,已经无人可及,于是,毛主席非常喜欢他,授予他为大将,当之无愧,不应该有任何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