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读5000年前古埃及丝绸的“绸”字,证实中国丝绸的存在

梦回良渚 2024-02-21 15:05:37

#德国柏林古埃及博物馆#

#古埃及文字,绸字#

喜欢原创文章,点关注!

一:古埃及墓葬考古出土了中国丝绸。

{三星堆遗址二号坑(K2)出土丝绸残留物,通过重新排查一、二号坑部分出土物,研究人员在铜眼泡、铜尊口沿、铜蛇形器、铜人头像等13类器型、40多件器物上发现大量具有平纹、斜编组织结构的丝绸残留物。在新近发掘的六个坑中,目前已有三号坑、四号坑、六号坑、八号坑发现丝绸残留物或能够佐证丝绸残留物存在的丝蛋白信号存在。从形貌上来说包括绢、绮和编织物等不同的品种。三号坑和八号坑中已发现两种不同风格的绢,其中前者较为稀疏,后者较为密实。在二号坑出土的一件铜眼泡上发现有绮的残留物。}

1993年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古埃及丝绸的使用》文章,讲述在埃及底比斯一个墓地里,考古专家从古埃及第21王朝时期,即距今3000年左右的一位女性木乃伊头发上,发现了一块布,经过技术鉴定确认是来自中国的丝绸。

在距今3000年前后,正是三星堆文明的毁灭期,西周王朝也刚刚建立,可见中国丝绸往古埃及的贸易还在持续。

二:丝绸在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有很多不同的叫法。

终岁御,衣衽不敝。——《周礼》

5000年前的良渚人,将自己生产的丝绸称之为“壬”,西汉时期写作“衽”。

「壬」鐵75.1合13952賓組

“壬”字,现代读作工字。

工字型的架子,是良渚人绕丝绸蚕丝的木制工具。

良渚人的一个女性后裔,叫做“大壬{大任}”,她是周文王的母亲。

大,在古代写作“人”字。大壬,词义是指“人壬”。

浙江方言要反着说,比如宁波人说螺蛳是“丝螺”。

商代晚期的“人壬”,是指良渚人的别称是“壬,人”。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八号坑(K8)出土丝绸残留物

三星堆人生产的丝绸,叫做“畐”,现在写为“福”字。

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三星堆古城,就是诗经记载的桑扈所在地。

三星堆人在广汉市种植的桑树,植物学名曰鬼桑,是从海南岛移植过来的。三星堆人的丝绸,叫做“鬼丝”。

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的祖先,将自己家族生产的丝绸称之为“缯”。

不同的家族和民族以族称来为布帛命名,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常态。

三:5000年前古埃及丝绸的生产,是三来一补的商业模式。

蚕丝丝线,是丝绸布匹的半成品。

新石器时代的一紽中国蚕丝丝线,是麻花状的样子,其外型是甲骨文“丝”字来源处。

5000年前中国只是往古埃及出口蚕丝丝线,在本地纺织成布匹。古埃及的纺织女工,是来自中国的技术工人移民。

在古埃及来中国的蚕丝原材料,来人员,来纺织技术,而且不断的补充,叫做古埃及丝绸生产的三来一补商业模式。

四:古埃及壁画上的丝绸的“绸”字。

{笔者自拍于德国柏林古埃及博物馆,壁画距今5200年-4800年}

早期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和中国甲骨文,是一个系统的文字,非常容易识读。

周文王祖先们周族人的“周”字,词义衍生为“雕{老鹰}”字,是周族人的鸟类族徽。

壁画上的一只雕,读作“周”字,右边有一个来自中国蚕丝外型的“丝”字,组合成一个表意文字丝绸的“绸”字。

《说文解字》绸:从糸。周聲

老婆批评我:勇于写书,也要勇于卖书。买梦回良渚古城,请您私信我,谢谢!

梦回良渚古城2024年2月17日写于新加坡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