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难懂,是因为我们掌握的词汇量太少,不知道某个单词的意思——如果每个单词我们都像“I love you”那么熟悉,英语还会学不好吗?而语文文章读不懂,不是因为字面意思不知道,而是具体语境里某句话背后的深刻内涵,我们可能不懂得!
我们常说,要把抽象的文章读形象,形象的文章读抽象,什么意思?实用文章中阐述的有些道理比较抽象,我们可能不懂,那就应该多想想这种情形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吗?存在吗?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的?所有文学作品里的人、事、景、物都很形象,那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抽象化)它的实质意义(文章中心、主题思想)吗?这是其二。
有一年高考,第一篇论述类文章论述的是“文学悲剧”和“生活悲剧”的问题,第3题举了《骆驼祥子》《狼牙山五壮士》《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甲午风云”四个例子,考查考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问哪个不是文学悲剧。你知道哪个不是吗?是“甲午风云”!《甲午风云》本来是一部电影,反映的是历史上那场中日战争,但题目没加“《》”,很明显指的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属于“生活中的悲剧”。如果加了书名号,那就毫无疑问和其他三个一样,也属于“文学悲剧”了!
三是文学作品体裁、题材众多,表达的感情很难准确把握。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当你难以确定某首古诗表达的感情是哪一种时,首先要想想这首诗可以归入哪一类:是羁旅行役还是边塞征战?是感时伤世还是托物言志?一旦入类,其感情就很容易把握了。
再者,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古往今来,人类的感情基调有好和坏、正与反两种基本形态。表现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比如说“好”的“正”的边塞征战诗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那种大丈夫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那么“坏”的“反”的边塞征战诗则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那种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给老百姓带来沉重战争灾难的残酷现实。
四是不论是文章还是文学作品,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写作特色、表达效果这些属性都不是单一呈现,而是复杂多变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狭义)、结构技巧等各有所指,不可混淆。考场上答题时,应综合衡量,选择手法特征最明显、表达效果最鲜明的作答;拿不准的时候,宁可分条多答,也不能随意取舍、少答不答。
另外,同是一种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在文学作品如古诗、小说鉴赏里,就是比喻修辞,但在论述类文章里,就变成了比喻论证这种论证方法,而在科技类实用文本里,就变成了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其实质和表达效果是完全相同的。
说到分条作答,这是文科考试中所有主观题通用的答题策略:问啥答啥,咋问咋答,分条陈述。分条作答的基本原则是: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分条作答,百字左右。观点单独成行,干净利索。理由分条陈述,标明①②③④,显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主观题都规定有答题区域,一般情况下基本上要把答题区域差不多用完,不能只简单写几个字。你应该不是王羲之,还远远没有达到一字千金的境界。
最后,我想说的是选择题涂卡的问题:看准题号及时涂、准确涂、规范涂,千万不要漏涂少涂;没有十分的把握,千万不要随意改动填涂的答案,尤其是在考试将近结束的检查阶段,大脑已经紧张工作了近两个半小时,早已经是一盆浆糊了。这时候你去看选择题,十有八九看哪个都像!还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先入为主”,千万不要干那些改一个、错一个,改两个、错一对的傻事、蠢事!
本文所谈,只涉及阅读的基本规律,或者说基本原理,和答题的基本要领。至于怎样快速读懂一篇文章,公众号里有一篇文章《怎样快速读懂一篇文章》专门举例说明,请移步“剑鸣涛声”阅读之。
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