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游园会#流量还处于稳定增长阶段,因此,广告收入出现这样的明显的下滑,受外部影响的可能性不大,只可能是自身的战略选择
从蘑菇街招股书中的披露来看,其将变现业务的重点放到了时尚内容及直播板块上
因此,它的营销服务客户从2016年的1.75万下降到1.54万,下降12.4%。
那么,为什么宁可让收入下滑,也要减少商家广告?
通过前面的梳理,可以看出来,这门生意的护城河,就在变现质量上
而让蘑菇街宁可收入下滑,也要砍掉广告业务的原因,也必然和这个护城河相关。
关于它的变现质量,我们通过其用户在平台的人均交易量来看,通过GMV/MAU 这指标来简单测算
2016年到2017年,蘑菇街的GMV/MAU为231、226,注意,它的月活对平台总交易的贡献呈现下降趋势
注意,这个地方的数据透露出一个重要信号,流量的增长,对它成交量的拉动的效应在递减
前面它不采用补贴的方式吸引流量就业可以理解了,因为看着热闹,但效率不行。
那么,为什么要砍掉广告业务呢?
答案:广告业务做得太猛,会损害它的护城河。
电商平台,附带广告业务变现,这应该是每一家平台都在做的事情,但是频繁的推广广告业务,对于C端用户来说购物体验较差
我们来看电商平台中的几个龙头,它们广告业务变动情况
京东——2017年,直营电商业务收入占比为91.58%,电商服务收入占比8.42%;
阿里巴巴——2017年,中国商家服务(包括广告及佣金收入)收入占比72%;
拼多多——2018年第一季度,广告收入占比80%,交易佣金收入占比为20%
备受关注的三大电商平台中,只有拼多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广告,而电商平台中的老大、老二,变现都不仅仅依赖于广告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几个垂直社区的广告业务变动情况:
汽车之家——2015年到2017年,广告业务收入为18.78亿元、23.47亿元、30.83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54.3%、39.4%、49.7%,占比呈波动下降趋势。
哔哩哔哩——2015年到2017年,广告业务收入1892.6万元、6072.7万元、1.59亿元, 占营收的比例为14.50%、11.60%、6.50%,占比逐年下降;
宝宝树——2015年到2017年,广告业务收入为1.67亿元、2.68亿元、3.72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83.7%、52.6%、51.01%,占比呈下降趋势
我们可以根据上述数据做个大胆猜想:之所以宁愿让广告量下滑,也要转型,根本原因在于,它给自己的定位越来越清晰
我,不仅仅是一个卖东西的电商,而更加是一个需要注重优质内容的女性垂直社区。
预知后续,且听下回分解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