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终身劳动,真的是国家“养不起”这么多老人吗?

若蕊聊健康 2024-05-18 09:39:39

国家老龄人口大潮来了,一边是不断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下来的老年人,一边是随着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留下”越来越多的高龄老人。

退休人口、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国家财政支出可以说压力巨大。

怎么办呢?其中就迎来的一个解决办法——延迟退休。

可就算延迟退休,依然难以缓解如今压力,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说:

“我们老年人人口总量是全世界第一,现在是2.67亿。2050年是5个亿,将来的流量是9.2个亿失能老年人如果按宽口径来算,到2050年超过1个亿,按照西方那个高成本的走法,我们中国人养不起这么多老人。”

那怎么办呢?

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可能需要“终身劳动”。

虽然从某些角度讲,有些不合理,因为老了就应该享受天伦之乐,不应该还辛苦工作。

但是我们应该要尽早转变这样的理念,不要把“终身劳动”敌对来看待,事实上“终身劳动”也不全是坏事,而且很多人还就愿意终身劳动。

很多老年人退休后也闲不下来,闲着会很难受,还是会想要找点事情干。虽然很多人劳动不再是为了谋生,完全就是为了解闷,虽然也有自己的养老金,但是也会想要找到事情来干,实现自己的价值。

退休的人群中,除了一些身体有疾病或者体弱单薄的人,大多数人还是有相当的体力精力的,退休了没事干,过剩的精力找不到发泄,就会感到寂寞、空虚、憋得难受。长此以往,会让人产生抑郁,抑郁可是会加快我们衰老的。

相反的,如果能够适当安排一些事情消耗精力,可以消除抑郁症,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因为大家都工作了大半辈子,过惯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一旦只吃不做,会感到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是多余的人,慢慢会觉得失去生活的意义,从而产生沮丧的心理。

这时候适当参加劳动的好处就能得以体现,一方面可以让心理得到平衡,感到自己的贡献和价值,另一方面其实劳动本身也是一种锻炼。农村老人就很少存在这样的烦恼,因为他们一辈子都在劳动,都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自己还有力气去干,也根本没有退休一说,所以也不要对退休后“终身劳动”的说法有太大的抵触。

其实很多老龄化严重的国家,都普遍存在老年人依旧从事工作的现象,比如日本的很多环卫工人年龄就偏大。一直劳动下去,并不会感到衰老的变化,人一旦有一段时间不劳动了,再想接着干就会觉得非常费劲会觉得干不动了,心理上也会觉得自己老了,人的衰老进程也会就此按上快进键。

所以说,就算是退休下来还是建议您仍然要找到可以坚持的事情去做,不管是社会劳动,还是家庭劳动,反正不要就此闲下来,这对老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虽然往大了说你愿意退休后依然参加劳动是为社会贡献,往小了说也是保障自己身体心理健康所需要的举措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