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朝代的更替,很多事也发生了有趣的变化。
例如唐宋时期盛行的是诗词,而到了明清时代,小说又开始盛行了起来,那么造成这种文风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呢?
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政治驱动。
诗歌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瑰宝之一,根据我国最早的诗歌合集《诗经》记载,我国至少在西周的时候,诗歌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不过直到唐朝出现“正规”的科举制度之前,诗歌只算是“民间”的一种文学,因为在科举制度正式出台之前,大家进入体制的方法,往往不是通过考试,而是通过各种裙带关系,和少量的因才举荐,以及战场上的军功。
既然诗歌这东西一不能赚钱,二不能谋官,所以民间即使有人喜欢这个,也没有太多的文人愿意把心思花在这个上面。
可是等到唐朝的科举制度兴起之后,这个情况就变了,据唐朝的相关史料记载,唐朝的科举考试中,格律诗也是很重要的科目之一。
而且在唐朝的时候,除了科举可以进入体制之外,还有一条“终南捷径”,这条捷径简而言之,就是你先大肆宣扬你的名声,然后等你的名声足够大以后,体制内的人也许就会拉你这个“乡野遗贤”一把。
李白当年之所以猛写诗,就是因为他的身份决定了他没法走科举这条路,所以他只能走“终南捷径”,像李白这样的人多了以后,自然就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风气,再加上科举的制度的加成,唐朝的诗歌就到达了高潮。
那么宋朝的时候,为何辞赋又压过了诗歌呢?
首先,唐朝的科举中,诗赋的影响比较大,但是到了宋朝的时候,科举更加重视策论等内容,诗赋的比例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因此诗赋在文人中的心里地位就下降了。
其次,诗赋失去了官方市场之后,在民间也开始被辞赋冲击,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传统的格律诗要求非常严格,而词这种文体相对要求较为宽松,而且词还可以配合曲来唱,在经济发展的宋朝,第三产业高速发展,词这种“亲民”的文体,也就坐上了快班车。
等到了明朝以后,儒家学说已经完成了再次进化,封建体制也基本完成了改革,国家取仕的要求也彻底走向“八股”,诗赋算是彻底退出了科举。
没有了国家编制的吸引,诗词就无法成为主流,而在民间,因为商人地位的被打压,以及官方对宣传口的严控,诗词也没法重现唐宋时的辉煌,所以明朝的时候,诗和词都是失去了活跃的市场。
清朝因为建立者是“外来户”,他们对于文化口卡的更严,因此虽然清朝的民间经济有所缓和,但是诗词也一直没再起来。
而小说这种文学,其实诞生的历史也很悠久,唐宋时期的小说其实也有一定地位,不过这种比较“庸俗”的文学作品难登大雅之堂,又没有合适的办法创收,所以唐宋时期虽然也有小说这个题材,但是和诗词比起来,那就不值一提了。
明清时期诗词的地位继续下降,但是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不会消亡的,因此在诗词走下坡路的同时,话本小说这种通俗易懂,且不犯忌讳的文体就开始盛行起来了,当然话本小说的流行,还和别的因素有一定关系。
第二,利益驱动。
我国的古代成语中,有一个成语叫“洛阳纸贵”,来源是一个发生在晋朝的故事。
说的是当时有一个叫左思的人,他写了一篇叫《三都赋》的文章,因为他写的很好,所以很多人都想抄了看,结果因为抄的人多,直接导致了洛阳的纸价飞涨。
这件事可能有夸张的成分,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纸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属于稀缺商品。
而且即使纸张的价成本持续下降以后,抄录一本书籍的成本也很需要成本,因此在宋朝的印刷术出现之前,我国的文字在书面传播上成本还是有点小贵的。
因此唐宋时期虽然已经有了小说出现,但是因为大量文字传播的成本还比较高,所以这一时期的小说体量一直都不大。
而等到明清时代,无论是纸张制造的成本,还是书籍排版印刷的成本,都降到了一个基层勉强可以接受的程度,因此明朝以后的书籍,就开始相对“不值钱”了,在古玩收藏界,最值钱的图书,往往也都是宋版的居多。
据一些有心人统计,唐朝的时期的书籍,一部可能需要上千两银子,宋朝时期的书籍,可能是几百两银子,而到了明朝时期,大概是几十两不等,而等到清朝时期就更便宜了。
纸张和排版印刷的成本亲民以后,书籍的传播就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了,有了市场需求,自然就会产生各种收益产出点,有了利益的驱动,小说自然就流行了起来,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以及后世传阅量比较大的小说,基本上都是出版于明清时期。
据一本叫《格言联璧》书记载,清朝的出版界中有这么一句话,叫:“卖古书不如卖时文,印时文不如印小说。”
由以上种种内容来看,唐宋时期之所以盛行诗词,主要是当时的政治影响,而明清时期之所以小说盛行,除了政治因素之外,更大的还是经济基础的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