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云南女学生捐骨髓救人,患者康复后却大骂:她不是个东西

伊尼得猜想 2024-10-23 17:41:50

2011年,云南女大学生李春玲躺在手术台上,经历了长达十几个小时的骨髓捐献手术。

然而,当手术结束后,等待李春玲的并非感激涕零,而是铺天盖地的谩骂和指责。

为何会发生如此情况?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成为志愿者

李春玲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医生,怀揣着救死扶伤的梦想。

高考结束后,凭借优异的成绩,她如愿以偿地考入了一所医科大学,向着自己的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大学期间,李春玲不仅刻苦学习专业知识,还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活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了解到中国骨髓库正在招募志愿者。

中国骨髓库,全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是为白血病或恶性肿瘤患者匹配合适造血干细胞的志愿网站。

工作人员告诉她,虽然已经有很多人加入了骨髓库,但是真正能够成功配型并完成捐献的却很少。

这就好比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一个与你血型完全相同的人,难度可想而知。

正因如此,骨髓库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只有样本库越大,患者找到合适骨髓的机会才会越多。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李春玲毫不犹豫地决定成为其中一名志愿者。她将自己的信息录入网站,心中满怀期待,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帮助到需要的人。

意外配型成功

两年后的一天,已经踏上实习岗位的李春玲突然接到了一通来自中国骨髓库的电话。

工作人员告诉她,她与江苏一位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匹配度极高,询问她是否愿意提供帮助。

患者名叫王传龄,是江苏铜山区的一名农民。他平日靠务农和打零工维持生计,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顶梁柱如今李春玲的骨髓就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李春玲得知这一情况后,毅然决定同意捐献骨髓。

然而,当她将这个决定告诉父母时,却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作为家中独女,李春玲的父母无法接受女儿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助一个陌生人。

他们理解女儿想要救死扶伤的心情,可他们不想让女儿承担任何风险。

然而,李春玲的坚持最终还是打动了父母。

手术中的意外

在确定捐献后,医院对李春玲进行了全面检查,确认她适合捐献。

经过一系列术前准备后,李春玲终于躺上了手术台,手术开始时一切顺利,医生们按照标准流程进行着造血干细胞的提取。

然而,就在手术进行到一半时,意外突然发生了,原本运转正常的血液循环机突然发出刺耳的故障警报声,打破了手术室里的宁静。

此时,李春玲的血液已经被抽出体外,但由于设备故障,无法将血液重新输回她的体内。

情况危急,如果不能及时解决问题,李春玲很快就会因失血过多而陷入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

好在医护人员迅速反应,立即联系了维修人员。然而,由于这台设备是进口的,国内缺乏相应的维修技术,要修复它必须从国外请专业技术人员,这显然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

李春玲的生命危在旦夕,面对这种紧急情况,主刀医生当机立断,立即停止了手术,并为李春玲进行紧急输血。

这个果断的决定挽救了李春玲的生命,使她转危为安。然而,这次意外也导致手术未能完成预定目标。

从李春玲血液中分离出的造血干细胞只达到了预期数量的一半。这意味着,要完成整个捐献过程,李春玲还需要再次进行手术。

当李春玲被推出手术室时,等候多时的父母立刻围了上来。看到女儿苍白的脸色,他们心疼得流下了眼泪。

得知手术中发生的惊险一幕,更是让他们后怕不已。

医生随后向李春玲一家解释了情况,建议将李春玲转到其他医院继续完成剩余的捐献。

然而,经历了这次意外,李春玲的父母坚决反对继续捐献。

在父母的劝说和坚持下,李春玲最终婉拒了医生的建议,决定不再继续进行第二次手术。

善意的代价

得知李春玲因手术意外而终止捐献时,受捐者王传龄他们一家的心瞬间跌入谷底。

王传龄的妻子,在绝望和愤怒中,做出了一个改变所有人命运的决定。

有人甚至扒出了李春玲的个人信息,对她和家人进行骚扰。

李春玲的生活也因此陷入了一片混乱,每天都要面对无数陌生人的谩骂和质疑。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春玲感到既委屈又愤怒。她为了救人几乎搭上半条命,换来的却是无尽的质疑和谩骂。

这场风波对李春玲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原本开朗的她变得沉默寡言,甚至患上了抑郁症。

而受捐者王传龄却靠着李春玲的骨髓,成功度过了这次危机。

结论

这场始于一个年轻女孩善意之举的事件,最终却演变成了一个令人心痛的悲剧,其影响之深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李春玲,这个曾经充满阳光和希望的准医生,如今却被阴霾笼罩。

长期遭受网络暴力的折磨,让她不仅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更是被迫放弃了自己深爱的医学事业。

这个本该在医院里救死扶伤的年轻生命,如今却因为一次善举而被网暴,被迫放弃梦想,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然而,这个故事最让人寒心的部分,莫过于受捐者王传龄康复后的态度。

他不仅没有对李春玲心存感激,反而以恶毒的言语攻击她。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不禁让人对人性产生深深的怀疑。

它提醒我们,在施以援手的同时,也要警惕受助者可能带来的伤害。

善良需要我们共同呵护。只有营造一个鼓励善举、保护善意的社会环境,才能让更多的人愿意在他人需要时伸出援手。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