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亲王,明代的和清代的哪个含金量更高权力更大呢?

左都御史有料 2024-02-23 09:34:13

明清两朝宗室爵位以亲王为最高,典章制度中都将亲王的等级列为“下天子一等”。不过同样是亲王,两者之间的政治地位还是有着天壤之别。那么,明清两朝的亲王到底哪个含金量更高、权力更大呢?

不管是明代还是清代,亲王在不同时期的政治权力都是不一样的,总的原则是开国之初权力大,越到后来亲王的权力就受到限制。

国初亲王地位在伯仲之间

朱元璋出身布衣,他开创基业的时候皇子们或未出生或未成年,大明王朝的江山都是他一个人打下来的,皇子们几乎没有出过任何力。

只是皇子们成年后,朱元璋为了打压开国诸功臣,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边疆及内地重镇,并赋予他们极高的政治地位和带兵权,可谓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目的是想以朱家子孙捍卫大明基业。

洪武时期的藩王是明代权力最大的,其性质就和刘邦当年分封皇子一样,虽名为藩王实则为诸侯。朱元璋晚年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后,唯恐自己死后孙子难以驾驭群臣,临终之前还颁布诏令,说日后朝中有奸臣乱政,诸王可以带兵入京勤王护驾。

朱元璋的这道诏令,使得明代的亲王权力达到极盛。朱元璋去世后,建文帝朱允炆听从了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大行削藩,燕王朱棣便以“清君侧”为名在北平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夺取了皇位。

清代的情况和明代不同,努尔哈赤创业期间,年长诸子们奋勇当先、冲锋陷阵,为后金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大清的江山,是努尔哈赤带领儿子们一起打下来的,他们既是宗室成员又是开国功臣。

皇太极继位后定宗室爵位,原先的大贝勒们封为第一等的和硕亲王,同时他们也是八旗法定的旗主王爷。

大清建国之初,旗主王爷们的权力令皇太极十分畏惧,加上又有努尔哈赤临终留下“八王共议国政”的遗诏,使得诸王们拥有了几乎等同于皇太极的政治权力。就连皇太极临朝时,还得先向代善等人行礼。

此外,诸王们在军事上也有很大的独立性,旗下人口兵丁只听从旗主王爷的调遣,皇太极并不能直接发号施令。

尽管洪武时期的亲王权力已经达到顶峰,但非要分出个子丑演卯来的话,御史认为还是清初的亲王含金量更高、权力更大。只不过这种差距并不十分明显,也就是半斤八两之间。

中晚期以后逐渐拉开差距

明成祖即位后,鉴于靖难之教训,对诸亲王采取措施,削减诸王护卫并逐步隔绝他们参政议政的权力。此后的宣德朝,由于汉王作乱,宣宗采取高压手段予以镇压,汉王因此殒命。

明中期以后,皇子年长后即分封之国,除皇帝特旨外不得擅离封地一步。虽然名义上藩王拥有尊贵的身份,但在皇权的淫威下,他们随时都受到地方官员的监视。原先的显赫一方的诸侯,逐渐沦为金钱的囚奴。

清入关后开国诸王先后离世,尤其是顺治皇帝亲政清算多尔衮后,诸王对皇权已构不成实质性的威胁,加上诸王子孙大多贪图安逸,无治国理政之才。政治制度也从原先的八王共议国政、多尔衮摄政,转变为皇帝主抓大局,王公议政的新局面。

康熙、雍正时期,皇权再度集中,不管是旗主王爷还是恩封的亲王,都不可能与皇权抗衡。只是清代吸取了明代的教训,不把皇子分封各地,而是让他们留在京师。

不同的是,清代的亲王在乾隆以前都有很高的参政议政权,很多亲王或为领兵之主将,或在朝管理部务。可以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政治走向,始终处在政治核心圈。

乾隆即位后不久,剥夺了宗室王公参政议政的权力,只让他们担任一些位尊而权轻的职务。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道光朝。

也就是说,从乾隆朝至道光朝的一百多年时间中,清代的亲王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政治权力,只是他们身在京师,可以间接影响朝政。就事论事,这一阶段清代的亲王和明代的亲王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

进入咸丰朝,宗室王公才迎来了出头之日,这得益于太平天国运动和列强入侵,恭亲王奕䜣得领军机,并在咸丰驾崩之后,联合两宫太后发动政变夺取最高权力。

作为回报,两宫太后打破祖制给予了奕䜣极大的话语权,形成两宫垂帘、亲王辅政的政治格局。此后一直到大清灭亡,宗室亲王在政治舞台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明代的亲王是不如清代的,但要是从爵位世袭和经济的角度来看,那么明代则要甩清代好几条街。

明代的亲王天生就是“铁帽子”王,不存在什么降级承袭的说法。不仅如此,明代亲王不管生多少儿子,除了世子继承亲王爵位外,其余全部封郡王。

清代除十二个铁帽子王外,其他亲王都实行降级承袭的制度,且亲王的其他儿子获得的爵位也普遍不高,高的是镇国公,低的则是辅国公。这些爵位都是降级承袭,数代之后可能沦为闲散宗室。

经济方面就更没法比了,明代亲王分封后拥有数千或数万顷田地,就是俸禄也比清代的高很多。这也是明中期以后,国家几乎一半的钱粮要供应宗室的缘故。

1 阅读:20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