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跌破美国60%,人民币国际支付不足美元10%,什么原因?

彬岩说财经 2024-05-27 06:36:09

2024年一季度各大主要经济体的GDP都公布了,其中美国一季度GDP首次突破7万亿美元大关,GDP同比增长2.9%,由于通胀较高,GDP名义增速提升了GDP增量。

我国在今年一季度GDP为29.63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3%,按照平均汇率计算为4.17万亿美元,所以今年一季度我国GDP跌至美国的59%,首次跌破60%的比重。

要知道,2021年我国GDP达到美国的77%,一度逼近80%的巅峰,但是随着2022年美元加息的开始,全球资金回流美国,美元汇率强势,而人民币开始贬值,我国GDP按照人民币计价,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兑换为美元后实际缩水。

究其根本,这是汇率波动造成的差距扩大,是美元加息周期内的正常表现。

目前1美元兑换7.2元人民币,如果汇率变成1美元兑换4元人民币,那么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将达到7.4万亿美元,反超美国(7万亿美元),这就是汇率波动造成的GDP差异。

所以,当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后,美元重新流向世界各地,美元汇率贬值,而人民币开始升值,那时候中美在GDP方面的差距会大幅缩小,而且今年美联储降息是必然事件。

所以,中美实际GDP之间的差距并不大,汇率波动造成的差距只是暂时的,按照实际GDP增长率,我国明显高于美国,实际经济差距一直在缩小。

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GDP计算,我国早在2016年GDP已经反超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中美经济规模差距不大,但人民币要赶上美元,可以说任重而道远,根据SWIFT公布的今年4月份数据,人民币国际支付不足美元的10%。

其中提到,今年4月美元的国际支付占比为47.3%,和上个月基本没变化,保持稳定,美元一家几乎独占国际支付的“半壁江山”,而欧元支付占比为22.55%,比上个月略有增加,但是和之前的巅峰时期相比损失惨重,失去的市场被美元蚕食。

英镑的国际支付占比为6.84%,排名第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当年的“日不落”帝国不复存在,但金融影响力依然不弱,伦敦也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人民币4月份的国际支付占比为4.52%,是全球第四大货币,超过日元(3.97%),和上个月相比较,人民币占比略有下降。

中国GDP达到美国的60%左右,但是人民币国际支付却不足美元的10%,很多人对比表示质疑,认为人民币的支付占比和中国的综合实力似乎并不匹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贸易总额更是连续多年世界第一,为何人民币的支付比例不足5%?

事实上,这是SWIFT系统公布的数据,而SWIFT是由美国控制的全球报文传输系统,美国已经先后将伊朗、俄罗斯踢出了这一系统,SWIFT已经成为美元霸权的一大工具。

我国已经和一些国家达成本币互换协议,绕开美元结算,所以部分贸易并未经过SWIFT报文系统,再加上我国还有自己组建的CIPS结算系统,已经逐渐成长起来,正在不断完善。

可以说,人民币真正的国际支付比重远不止4.5%,但是也不会很高,毕竟大部分贸易依然要通过SWIFT报文系统,这是当下的现实,未来人民币大概率会先一步步反超英镑,成为全球第三大货币,但是和美元相比还有遥远的距离。

从产业结构来看,美国GDP的80%是由第三产业贡献的,私人消费和金融服务是美国重要经济支柱,尤其是美元霸权下的金融产业,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核心,美元潮汐收割各国财富,成为了维持美元霸权乃至美国经济的命根。

中国GDP的支柱依然是制造业,中国制造业规模占全球30%,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的总和,中国并没有像美国那样“去工业化”,而是继续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一个是彻头彻尾的金融帝国,一个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和工业大国,中美产业结构的差异,也是造成人民币与美元国际支付差距较大的原因。

同时,我们需要保持清醒,人民币还没有达到和美元抗衡的实力,英镑从巅峰到完败历经长达110多年,美元取代英镑的全球货币地位用了80多年,人民币的国际化才刚刚开始,美元的衰落也将是漫长的过程,所以要走的路还很长。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