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解读的论文来自2014年,发表在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期刊的论文,题目为豆腐摄入量与在华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相关,研究核心成员实验室位于新加坡,老化与认知中心;试验研究对象是上海人。
南豆腐,滑嫩
含有异黄酮的大豆制品,如豆腐,在亚洲国家是常见的食物。然而,大豆制品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仍然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大豆消费量较高与65岁以上亚洲人群的认知表现较差有关。例如,在印尼进行的一项社区研究中,高豆腐消费量与使用学习测验(HVLT)测试的记忆力下降有关。这种豆腐与全球认知功能之间的负面影响也在美国日裔美国人中的两项纵向研究中报告。
北豆腐,紧实
另一方面,在美国进行的另一项纵向研究中报告说,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过渡期的亚裔女性中,高植物雌激素摄入量与处理速度测试的表现更好(但言语记忆表现更差)。类似地,最有效的异黄酮或植物雌激素——染料木黄酮,据报道与中年人的认知能力呈正相关,但在老年人中则有负相关。此外,另一种大豆制品——天培,在印尼的几项研究中与优越的记忆表现相关。也有一些研究报告说,大豆消费与认知之间没有关联,特别是在欧洲和美国的老年人中。
印尼的豆制品,天培
所以,这篇研究就是要调查, 到底吃豆腐,对认知功能影响是好还是坏。
研究这项观察性横断面研究于2011年6月1日至8月31日进行。所有出生于1916年6月1日至1961年8月31日之间,登记在上海人口普查目的的50至95岁的人被邀请参加研究。共有517名参与者从中国上海市北新泾区的城市地点招募。研究开始前获得了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伦理批准。
调查的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教育背景、职业及居住安排。食物频率问卷(FFQ)是一种标准化问卷,用于调查参与者的饮食习惯和特定食物的消费频率。使用FFQ,调查了面包、米饭、水果/果汁、绿色蔬菜、橙色/红色蔬菜、肉类、豆腐和天培的消费情况,采用每日、每周和每月的频率摄入。在本研究中,食物摄入频率按周计算(从每日、每周和每月计算得出,例如,每天一次的食物摄入=每周7次;每月一次的食物摄入=每周0.25次,等等)。
认知方面,研究人员对这些老人,根据认知测试和临床检查,建立了三个组:无认知障碍(NCI)、轻度认知障碍组和痴呆症。
最终,本研究发现较高的豆腐摄入量与学习能力和即时记忆表现呈负相关,即吃比较多豆腐学习能力和记忆表现变差。此外,在68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较高的每周豆腐摄入量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会增加可能的痴呆症的风险。
类似的结果可以在另一项在印尼进行的研究中找到,在该研究中,高豆腐摄入量与使用相同的测试得出的较差的记忆有关。
相比之下,早期的一项研究表明,吃肉者痴呆的风险翻倍。这可能是因为肉类含有饱和脂肪,这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是痴呆的危险因素。然而,肉类也含有钴胺素,可以帮助进一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这意味着均衡的饮食,少量蛋白质,如豆腐和瘦肉,但大量的蔬菜可能是最适合老年人预防痴呆的。另一方面,在印尼,高绿色蔬菜摄入量与痴呆风险增加有关,这可能是由于污染和大量使用杀虫剂。
当前研究有几个限制。首先,当前研究的结果可能代表性有限。可能患痴呆症者和没有痴呆症者的社会经济地位没有不同。然而,所研究的队列的整体社会经济地位相当低(当前样本取自中国上海一个相对欠发达地区)。
生活少不了豆腐,如果真的吃豆腐,该怎么选豆腐市面上常见的,南豆腐(软豆腐)、北豆腐(硬豆腐)和内酯豆腐。
1. 蛋白质含量
北豆腐(硬豆腐):使用较少的水分制作,因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钙含量。
南豆腐(软豆腐):南豆腐水分含量高,蛋白质含量较低,更容易消化,适合肠胃敏感的人群。
内酯豆腐:使用葡萄糖酸内酯作为凝固剂,质地非常嫩滑,蛋白质含量和南豆腐相近。
2. 钙含量
北豆腐:由于其制作工艺中常用卤水(氯化镁)或石膏作为凝固剂,因此钙含量较高。
南豆腐和内酯豆腐:钙含量相对较低,尤其是内酯豆腐,钙含量非常低。
从蛋白质和钙含量的角度来看,北豆腐(硬豆腐)可能对大脑健康更有益,因为它提供了更多的大脑所需的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和钙。如果您注重易消化性或者肠胃较为敏感,南豆腐或内酯豆腐也可以是不错的选择,但它们的钙和蛋白质含量较低。
但不管怎么说,综合饮食才是最重要的!
文献参考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