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女性同事拿着她的体检报告单来找张医生,因为她在做颈部血管彩超时发现自己的颈动脉上长了两个斑块,问张医生怎么办?
张医生的这位同事年纪并不大,还不到40岁,生活方式还比较健康,没有什么不良嗜好,更没有家族遗传病和慢性疾病,在这种情况下,颈动脉上发生斑块,属实有点冤枉,更为重要的是,她颈动脉的斑块并非稳定性斑块,而是混合回声的不稳定性斑块,极容易发生破裂,导致血栓形成。
正因如此,张医生建议她服用一段时间他汀类药物。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朋友都知道,他汀类药物除了可以降低血脂之外,还可以促进不稳定斑块转变为稳定性斑块,在极小的概率下,还可以逆转动脉斑块,使斑块体积变小,甚至完全消失。
要想达到这种效果,服药的时间都比较长,通常在2年以上。张医生今天和大家聊这件事情,并不是想和朋友们讲述颈动脉斑块的治疗,而是想透过这件事情,向朋友们表达一个现象。就是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很多朋友年纪轻轻时就会发现颈动脉上长有斑块,如果发现或处理的不及时,极可能引发脑卒中,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更让人感到担心的是,由于我们的颈动脉有极为强大的代偿功能,在斑块形成的早期,朋友们不会有任何的不良感觉,等真正出现症状的时候,往往已经是重度狭窄了,这时候再治疗,往往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张医生曾经说过,未雨绸缪比什么都重要,任何疾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都是最为关键的。
导致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因素,除了各种慢性疾病以外,还与血脂异常有着脱不开的干系。这是因为斑块形成的原因,就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趁虚而入,进入内皮下,形成泡沫样细胞,日积月累就形成了动脉硬化斑块。因此,及时处理血脂异常问题,就成为预防颈动脉硬化斑块的重中之重。
血脂异常的检出,主要依靠常规医疗服务和健康体检。最近的指南建议:早期检出血脂异常并监测血脂水平变化,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并有效实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防治措施的重要基础。
这句话您别看他说的比较简短,但是其内涵却十分丰富,首先它说明了血脂异常的重要性,可以通过血脂异常来预测各种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达到未雨绸缪的目的;另外,还可以通过血脂异常的表现,来制定各种预防措施,把疾病消灭于无形,达到真正的大工治未病的目的。
虽然我国绝大部分医疗机构均具备血脂常规检测的条件,但让人感到担心的是,成人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和知晓率均较低。这是因为大多数朋友都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没有症状就等同于没有病。这种现象不但在广大群众中流行,即使是医疗行业内部也不少见。
因此,提高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和知晓率是一级预防的重中之重,但要达到这一点,谈何容易,主要策略有4点,分别是:(1)提高大众对血脂定期检测重要性的认识;(2)增加常规医疗服务中为就诊者提供的血脂检测机会;(3)鼓励健康体检服务将血脂检测作为常规检查项目;(4)将儿童和青少年血脂检测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入学体检的常规项目。
通过这些策略,朋友们就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此项工作还是十分重视的,就连儿童和青少年都被纳入了监测的对象。聊到这里,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血脂筛查的频率是多少呢?我总不能有事没事,就跑到医院抽个血,化验一下血脂吧?朋友们别担心,指南在这一点上也早已给出了答案,具体的频率和检测指标建议如下:
(1)< 40岁成年人每 2~5 年进行 1 次血脂检测,其中的项目至少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血脂四项,≥ 40 岁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 1 次血脂化验检查;
(2)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应根据个体化防治的需求进行血脂检测;
(3)在上述人群接受的血脂检测中,应至少包括 1 次脂蛋白a的检测,这个很好理解,已经是高危人群了,检验的项目就要高级一点,要把所有的危险因素都消灭于无形;
(4)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
(5)对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的一级和二级亲属均应进行血脂筛查,增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早期检出率,这一点很好理解,他们之中患上这类疾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早期筛查出来,可以有效预防,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为:(1)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病史者,(2)存在多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的人群。(3)有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的朋友,这里张医生需要重点解释一下什么叫做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它指的是: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 55 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 岁前患上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的朋友。最后,有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总的来说吧,血脂异常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有上述危险因素或家族史的朋友,更应该积极进行筛查,即使没有这些危险因素,每2~5年也应该筛查一次,以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你了解咱们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