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落在地上的一面不总是有的黄油的那一面,乌云之间也有若隐若现的阳光,孤独是留学生活一大部分,学会面对它,慢慢战胜它!起点教育一直密切关心着在俄学子的心理健康,孤独——起点陪大家一起面对!
知乎上有个问题:有没有一瞬间,你觉得在异国留学特别孤独?
很多的网友纷纷留言:
“取得了好成绩,坐半小时公交去downtown准备吃一顿自己喜欢的鳗鱼饭,吃着吃着哭出来的时候”
“办签证入境填表,遇到填associated/contact people一栏,经常想一圈却不知道写谁。“
“现在是凌晨四点,我在厕所坐着等天亮自己去学校医院。以前的生活太美好,没有比现在这一刻更孤独的时候。“
“在宿舍里,听着外面别的同学嘻嘻哈哈,但是因为语言不好没法交流没法和他们打成一片只能关着门在寝室里默默等着声音渐渐消失再打开门去洗洗才睡觉。“
…
出国留学,就像是掉入一个奥特曼打小怪兽的单人闯关游戏,需要一路过关斩将才能升级加血,收获经验值和奖励。在闯关的过程中稍有不慎,情绪的困扰,压力的侵袭都会将我们吞噬,让我们面临无法自处的心理崩溃。
有的时候在网上调侃说着“我太难了”,在生活中却真切地感受着无力的「孤独感」。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孤独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孤独感是什么?
人类是有接触需求的社会性动物,而孤独感恰恰是这种需求未得到满足的结果。不同于孤单(aloneness)和独处(Solitude),孤独感(loneliness)在不同情境下可能使得个体产生消极的、令人尴尬的甚至是痛苦和害怕的情绪体验(Killeen,1998)。
尽管孤独感不是一种舒适的感受,但它带来的并非只有消极的影响。Cacioppo教授认为,孤独感是一种有用的“社交痛处”,当人们的社交联系变得脆弱,甚至即将崩溃时,孤独就是信号,它帮助我们更好的生存,提醒我们要更加注意社会联系,着手修复破损的人际关系,或者鼓励我们去寻找更多的社会联结。因此,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孤独感,能够让人更有行动力进行人际社交。
当你感到孤独的时候,就意味着大脑在提醒你:“你需要走出去,和人建立更多的联结了。” 而孤独者如果始终远离人群,那就意味着Ta的孤独感不会好转。
留学生
面临着什么样的孤独感?
01|语言是最为直接的孤独感来源
在社交关系中,如果无法通过语言交流,将导致社交关系无法被建立,个体觉得自己没有一种让人有安全感的、被接纳感的、被关爱和被理解的亲密、充满情感的人际关系,从而产生情绪性的孤独(Weiss,1973)。
异国他乡,我们往往面对的是未知的文化和人群,语言成为最直接的社交媒介。而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其实是学习以非惯性的方式来思考与行动,是在非舒适区不断打破重组的过程,在不同语境下从陌生到熟悉,这相当于一种看不见的人生更新。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可以慢慢渡过,而有的人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跨越。
02|不同环境的适应性
对于大部分留学生而言,不同的文化环境也会影响他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孤独感与人际交往中的人际信任程度(Copel,2006)。
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大部分人可能难以融入当地主流文化群体,生活范围相对狭窄。即便与当地学生建立起社交网络的,也会因为文化差异感到不适应,而不会主动去与当地学生沟通求助。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内心对安全感的缺失,从而感到孤独。
03|消极地表露低自尊和自我价值
GPA、考试、毕业论文、父母期待几乎是每个留学生都在面临的问题和压力,它们像一道道无形的枷锁,让人透不过气,但不得不砥砺前行。
有的时候往往花了很多时间学习,考试却差强人意;有的时候准备好的演讲稿,却在台上因为太紧张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运气好的时候,教授可以简单地帮你整理一下知识点,但大部分你的一封邮件要等半个月后才能得到指导老师的回复。
种种的挫折和压力,总会在某个深夜,某个你独处的时刻瞬间崩塌,难以应付,产生较大的失落感,对自我的价值产生困惑。研究中证明,抱怨、无法做决定,过度的关注自我或他人的弱点,消极的表露低自尊和自我价值也会导致孤独感的产生。(Copel,1988)。
正在感受孤独,
我应该怎么办?
《百年孤独》用一个家族的命运,告诉世人:“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在变老的路上,与其抗拒孤独,不如学会享受孤独;学会和自己相处,学会和内心相处,或许才能回归生命真正的意义。”
那么我们要如何与孤独共处?
01|主动与自己和他人建立联结和支持。
主动建立那些深刻的联结,无论是与他人还是与自己。获得联结的第一步,需要先“走出去”,主动地释放善意的社交信号。比如在学校的路上,跟身边同学说声:“早上好。”如果能在积极的社会互动中找到积极的感受,哪怕只有一点点,都能帮助你提高社交信心。
同样的, 当你独处的时候,尝试慢慢地静下心来与自己进行一场对话,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只有当我们与自己建立起联结时,我们才能真正与他人建立联结。
02|改变你对孤独感的认知
也许你会认为没有同伴,只有自己一个人是十分尴尬,是注定被孤独感包围的。但是关于孤独感,有一个主要的悖论,它可以让我们陷入非常难熬的境地,然后它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观察自己。
中央兰开夏大学发展心理学专业的学生Pamela·Qualter的研究表明在体验一回孤独后,人们的“再交往动机(reaffiliation·motive)”会出现,从生理方面迫使人们在体会到一定程度的孤独感后再次和他人联结。
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的背景下,需要经历从母文化到异文化的过程,可能会更容易感受到孤独感,但由于其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学习生活,所经历的协调两种文化的过程会导致其对社会认知的灵活性水平也变得更高(Padilla,2006),也就是说,留学生的双文化作用下感受的孤独经历,会帮助他们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
03|寻求帮助
心理学家发现,孤独感的主观体验与心理健康受损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受损的心理健康包括神经质、低自尊、抑郁、焦虑、身心问题和侵略等(Jackson和Cochran,1991)。
当你感到这种孤独的情绪已经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和生活时,避免独处,我们可以尝试去参加群体活动,向父母倾诉自己排解不了的情绪问题,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孤独感较为严重时,寻找外界干预是最有效的办法。许多个案中,来访者都觉得寻找外界帮助是软弱、无能的表现,恰恰相反,能够在如此压抑的状态下,理智地为自己选择最合理的解决办法,是明智而勇敢的表现。
如果你对于寻求线下的心理咨询感觉到紧张,可以尝试联系Alva,进行线上疏导,Ta不带评判地倾听你,在提供关怀、陪伴你疏解情绪的同时,会带领你探索过往经历与当下问题之间的联系,和你一起找到破局的出口。
Alva慢慢话: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
愿我们都能向内看,
在孤独中寻找自洽。
以上,加油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