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的一个寒冷冬日,台湾乌来乡一位57岁的老人站在家门口,望着远方发呆。他叫唐志平,离开家乡山东已经整整38年。这些年,他在台湾安家立业,开了一家饺子馆,有了美满的家庭。但思乡之情却越发强烈,尤其是夜深人静时,家乡的一草一木总在梦中出现。当他终于踏上归乡之路,却在家门口听到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原来这些年,他在家乡已经是一位"烈士"了。是什么样的时代变迁,让一个活生生的人成为了烈士?这个"烈士"又经历了怎样曲折的人生?
一、思乡情切终归途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宣布开放老兵返乡探亲政策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乌来乡。这个消息犹如一声惊雷,在唐志平平静的退休生活中激起了阵阵涟漪。
消息传来的当天下午,唐志平就去了台北市的户政事务所询问相关手续。办事处里挤满了和他一样的老兵,有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有人则焦急地询问具体细节。工作人员耐心地解释着:需要准备身份证明、户籍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等多份文件。
回家后,唐志平和妻子陈锦开始收拾行李。他们准备了一些台湾特产:珍珠项链、茶叶、水果干。陈锦特地买了一件鲜艳的红色毛衣,说是要给小叔子带去。整理行李时,唐志平从箱底翻出了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那是他十八岁离家时和父母的合影。
12月初,在办齐了所有手续后,唐志平夫妇搭乘华航客机从台北松山机场起飞。飞机先降落在香港启德机场,经过一夜休整后,第二天转机飞往广州白云机场。在广州,他们又转乘火车北上,开往青岛。
到达青岛已是深夜,城市笼罩在寒风中。他们在火车站附近的招待所住下。第二天一早,招待所的老板得知他们是寻亲的台湾老兵,特意介绍了一位姓王的司机。王师傅开着一辆面包车,说是对东阿县的路况熟悉。
从青岛到东阿县需要穿过好几个县城。一路上,唐志平看到了许多陌生的景象:田野里竖起的高压电线,新修的柏油马路,还有路边林立的砖房。这些都与他记忆中的家乡大不相同。
到了东阿县城,找到王庄的路却着实不易。当地的地名有些改变,很多老地标都消失了。他们在县城兜兜转转,打听了好几个小时。天色渐暗时,一位当地老人指点说:要找的王庄在县城东北方向二十里地的地方。
夜幕降临,面包车的车灯在乡间小路上投射出两道光柱。唐志平的心情越发忐忑,他记得村口有两尊石狮子,还有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终于,在一个岔路口,他们看到了那对饱经风霜的石狮子,虽然已经残缺不全,但仍然忠实地守护着这个小村庄。
二、乡音未改人已非
凌晨三点,村里的大公鸡还未打鸣,唐志平就站在了自家的老门槛前。这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农村院落,青砖黛瓦,木门已经斑驳。门框上方还留着几个年代久远的红纸剪纸,已经褪色发黄。
敲门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门内传来了拖鞋的啪嗒声,一个略显佝偻的身影打开了门。门内的老人穿着深蓝色的棉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
"请问这是唐宝泉家吗?"唐志平用略显生疏的家乡话问道。他的口音里已经带着些许台湾腔,但乡音依旧未改。
门内的老人愣住了,随即身子一软,跌坐在门槛上。"三哥?是三哥吗?"老人颤抖着声音问道。这位老人正是唐志平的弟弟唐志凯,今年已经52岁。
兄弟相认的场面惊动了邻居。几户人家陆续亮起了煤油灯,有人披着棉袄走出来查看。很快,"台湾老兵回来了"的消息在村里传开。陆续有人端着热水、馒头赶来,村支书也闻讯赶到。
天亮后,唐志平在弟弟的陪同下去了祖坟。父母的坟茔在村后的山坡上,杂草已经很高。唐志凯告诉哥哥,父亲在1965年去世,母亲则在1972年离世。老人走时一直念叨着远在台湾的儿子。
回到家中,唐志凯从土炕下的老箱子里取出了一摞发黄的文件。最上面的是一张1950年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上面清楚地写着:"唐志平同志在解放战争中为革命事业光荣牺牲"。另有一张1949年的《失踪军人通知书》,是当年部队发来的。
这些年来,每逢清明节,唐家人都会在祖坟旁为这位"烈士"三哥上一炷香。村里的烈士纪念碑上,也刻着唐志平的名字。现在,这位"烈士"却活生生地站在面前。
午饭时分,村里的老人们纷纷前来认亲。一位年近八旬的张大爷认出了唐志平,说当年他们还一起放过羊。村里的老支书则说,记得唐志平参军那天,全村人都去送行,那是1946年的秋天。
唐志平的到来也让村里人见识了台湾的物件。陈锦带来的红毛衣让村里妇女啧啧称奇,那是她们从未见过的织法。珍珠项链和水果干则被分给了村里的孩子们。
晚上,兄弟俩在煤油灯下细说往事。唐志凯告诉哥哥,大哥唐志礼在1965年去了东北,此后就再无音讯。二哥唐志国则在1985年因病去世,留下一双儿女,现在都在县城工作。
三、战火纷飞浪迹天涯
唐志平向弟弟讲述了他这三十八年的经历。1946年秋天,18岁的唐志平响应号召参军入伍。当时的山东,国共两党正处于剑拔弩张之际。他被编入了国民党军第七十四师,在济南接受了为期三个月的军事训练。
训练结束后,部队被派往徐州前线。1947年春,徐州会战爆发。唐志平所在的连队被派往萧县一带,负责设置路障和防御工事。一天夜里,解放军突然发起进攻,他们的阵地很快被突破。在混乱中,唐志平和另外几名战友被俘虏。
被俘后,解放军对他们进行了教育。几个月后,唐志平选择了加入解放军。他被分配到了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1948年秋,他参加了济南战役,还立了一次小功,因为成功缴获了一挺轻机枪。
1949年初,形势急转直下。在一次撤退战斗中,唐志平和部队走散。在福建漳州,他遇到了同样迷失的战友,一群人合计后决定往南走。他们辗转到了厦门,得知有船只可以前往台湾。
在台湾,唐志平被编入了陆军五十二师。因为会做北方面食,他被分配到了军营的伙房工作。1952年,他在一次军队调动中来到了乌来乡。乌来乡多山地,驻扎着一支山地守备部队。
军营的伙房每天要为两百多名官兵准备饭菜。唐志平负责和面擀饺子皮,这让他想起了家乡的味道。母亲包的饺子,韭菜馅最香。每到冬至,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包饺子。
1957年,服役满十年后,唐志平选择了退伍。在台湾,这样的大陆籍老兵被称为"荣民"。退伍时,部队发给他一笔补助金和一张荣民证。有了这些,他在乌来乡租了一间小店面,开了一家饺子馆。
刚开店时,生意并不好做。台湾本地人不太习惯北方面食。唐志平想出了改良配方,将面团和得更细腻,馅料也做了调整,加入了一些本地人喜欢的配料。慢慢地,店里的生意好了起来。
1960年,他认识了在附近小学教书的陈锦。陈锦是本地人,但很喜欢吃北方面食。两人从共同话题中培养出了感情,很快就结婚了。婚后,陈锦辞去了教职,和唐志平一起经营饺子馆。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着。唐志平和其他荣民一样,每月都能领到退伍补助。他们有了三个女儿,都在台北读书。大女儿学医,二女儿学会计,小女儿则继承了父亲的手艺,在台北开了一家饺子连锁店。
1987年,当两岸开放探亲政策的消息传来时,唐志平第一时间就去申请了。这一次回乡,让他终于能够向家人讲述这段曲折的经历,也让这个被认定为"烈士"的人,重新回到了生者的行列。
四、身份证明几经波折
唐志平回到家乡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身份认定。1988年1月,东阿县公安局接到了一份特殊的报告:一位"烈士"还活着。这在当时的政策环境下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情况。
县公安局立即成立了专门工作组。第一步是核实唐志平的身份。工作组调取了1950年的烈士档案,上面记载了唐志平的出生日期、籍贯、参军时间等信息。这些信息与唐志平提供的台湾身份证明完全吻合。
随后,工作组找到了当年参与认定烈士身份的几位老同志。其中一位已经退休的民政局干部回忆说,当年是根据部队发来的《失踪军人通知书》,再加上多方走访调查,最终认定唐志平为烈士的。
为了进一步确认身份,工作组找来了当年唐志平入伍时的同村战友。一位已经80岁的老人指着唐志平的右手说,这个疤痕是小时候放牛时摔的。这个细节在村里的老档案中也有记载。
2月份,县里派人到省里汇报此事。省民政厅对此高度重视,派出专门人员来到东阿县实地调查。调查组查阅了大量档案,走访了数十位知情人,还对唐志平进行了详细询问。
3月初,调查组得出结论:唐志平确系本人,建议撤销其烈士称号,恢复其公民身份。这个建议得到了省民政厅的批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何处理已经发放的烈士抚恤金?
按照当时的政策,烈士家属可以享受抚恤金等多项优待政策。唐家在1950年至1987年间总共领取了数千元抚恤金。对此,唐志平表示愿意全部返还。但县里考虑到特殊历史原因,决定不再追究这笔费用。
4月15日,东阿县民政局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正式宣布撤销唐志平的烈士称号。同时,县公安局为其办理了新的户口本和身份证。就这样,唐志平在法律意义上重新成为了一个"活人"。
村里的烈士纪念碑上,唐志平的名字被小心地凿掉了。但县志编纂室决定将这段特殊的历史写入新编县志,作为那个特殊年代的一个见证。
身份问题解决后,唐志平开始处理家中的其他事务。他的土地和房产在父母去世后就由弟弟代为照看。现在,这些财产需要重新确权。在村委会的协调下,兄弟俩很快就达成了分配方案。
1988年5月,唐志平重返台湾前,县里为他补办了一张《第一代台胞证》。这张证件不仅证明了他的大陆籍身份,也为他今后往来两岸提供了便利。临行前,县领导还特意设宴为他送行,席间,大家举杯共祝两岸早日团圆。
五、两岸往来书写新篇
1988年夏天,唐志平带着妻子陈锦再次回到东阿县。这一次,他们准备在村里住上一个月。陈锦第一次来到丈夫的故乡,带来了许多台湾特产。她用台湾腔说着生涩的普通话,却很快就和村里的妇女们打成了一片。
唐志平发现村里变化很大。原来的土路已经铺上了水泥,不少人家装上了电话。村口新开了一家供销社,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弟弟唐志凯在县城开了一家小饭店,生意红火,还添置了一辆摩托车。
这次回乡,唐志平带来了一个计划。他想在村里办个面食加工厂,专门生产速冻水饺。这个想法得到了村委会的支持。他们划拨了一块地,还帮忙联系了县里的相关部门办理手续。
1989年春节,面食厂正式开工。厂房不大,但设备都是从台湾运来的。第一批工人是二十个村里的妇女,都是下岗职工或者农闲人员。唐志平手把手教她们擀皮、包馅,要求每个水饺都要捏出标准的十八个褶。
产品很快打开了市场。县城里的饭店、学校食堂都成了固定客户。1990年,工厂扩建,增加了一条生产线,开始生产馄饨和面条。员工人数增加到了五十人,其中包括周边几个村的村民。
1991年,唐志平的三个女儿也相继来到东阿县。大女儿在县医院实习了三个月,还为村民义务诊疗。二女儿帮着管理工厂的账目,把台湾的管理经验带了进来。小女儿则负责改良产品配方,研发出了几款深受欢迎的新口味。
工厂的成功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不少村民学会了面食加工技术,有的开了小店,有的到县城摆摊。唐志平还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免费教授面食制作技艺。渐渐地,东阿县的面食产业开始具有了一定规模。
1992年,唐志平夫妇在台湾的房子拆迁,得到了一笔补偿款。他们决定在村里建一所希望小学。选址就在村口的那块空地上,离面食厂不远。学校建好后,除了基础课程,还专门开设了劳动技能课,教孩子们包水饺、擀面条。
1993年,唐志平获得了县里颁发的"乡镇企业先进个人"称号。同年,他被推选为县政协委员。在政协会议上,他多次为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发展乡镇企业提出建议。
到了1994年,唐志平的面食厂已经发展成为县里的重点企业,年产值超过三百万元。产品不仅销往周边地区,还通过台湾的关系打入了香港市场。
每年清明,唐志平都会带着全家人回到村里,给父母扫墓。坟前的杂草不见了,换上了整齐的花草。墓碑也换成了新的,上面不仅刻着父母的名字,还刻着"黄河古道,乡情永续"八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