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谥号“文”到底是褒美还

轩辕记史 2023-01-13 11:36:38

王安石的谥号“文”到底是褒美还是隐恶?   对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的争议历来很大,其死后谥号单字“文”,很多人认为是“隐恶”:王安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文学成就用“文”无可非议,但其政治上的变法改革失败,“祸国殃民”,而且王安石本人刚愎自用、排除异己、用人失察,谥法中“取一善为定”,隐去对他生前政治错误评定的第二个字,而只用单字“文”为谥,可见是隐晦地批评王安石,可谓“隐恶”。   本人不认可王安石谥号“文”是隐恶的观点,相反,王安石的谥号“文”是不折不扣的褒美之谥。   第一,在唐朝及宋初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复谥(“文正”)要高于单谥(“文”)。仁宗以后,谥法改革,除极个别情况外,一般大臣均为二字的复谥,而单谥则很少,遂为人所重,这与唐朝和宋初正相反。比如朱熹去世后的第八年才被赐谥为“文”,当时也有人建议朱熹谥号应为“文正”或“文忠”,但朱熹作为儒学圣道的继承发扬者,最后获得了单谥“文”,而此后的理学名家也都获得单谥,如周敦颐单谥“元”,程颢单谥“纯”,程颐单谥“正”。“谥号述行,莫美于文”,单谥“文”更具有无与伦比的特殊性。   第二,宋哲宗亲政后,重新施行新法,启用新党,必然要给新党变法领袖王安石足够高的地位。宋哲宗让王安石得以配享神宗庙庭,并追谥“文”。在这样的政治背景和氛围下,单谥“文”字必然极尽崇高之意;   第三,王安石的女婿蔡卞亦官至宰相,也算新党一派,其死后谥号“文正”,不论是文学地位还是变法功绩,蔡卞都无法与王安石相比,可见王安石的谥号“文”不会低于“文正”;   第四,“文正”地位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守旧派司马光生前极力鼓吹“文正”是人臣无以复加的美谥,而且司马光死后确实获得了“文正”的谥号。在宋哲宗抬高新党、打压旧党的背景下,作为新党领袖的王安石谥号是不可能与旧党领袖司马光谥号相同的,所以给了王安石单谥“文”,这样王安石的谥号自然就在司马光的“文正”之上了。

0 阅读:54
轩辕记史

轩辕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