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被废,到底是咎由自取还是因权力斗争?

群众魏蜀吴史 2024-03-15 13:09:13

我是三国路人甲,专注三国史。跟着我,一起聊三国

季汉后主建兴九年(231年),丞相诸葛亮再次兵出祁山,改名为李平的骠骑将军李严负责粮草督运。当年夏秋,阴雨连绵,粮草难以供应。李平为推卸责任,派参军狐忠、督军成藩传信诸葛亮撤军。然而当诸葛亮撤退时,李平却故作惊讶,说粮草尚足,为何退兵?诸葛亮遂上书弹 劾李平,终致李平被废为庶民,并流放梓潼郡。

电视剧《三国演义》李严剧照

一、弃荆入蜀

李严,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郡(治宛县,即今河南南阳)人。

李严年轻时在南郡做职吏。所谓职吏,就是三公及郡县各曹处理具体事务的员吏,用现在话来说,就是专干。在这个专干的位子上,李严很是出彩,史称其“以才干称”,就是以才具干练闻名郡中。

南阳属荆州刺史部辖下。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荆州刺史刘表因遣使入长安(今陕西西安)朝廷进贡,被李傕、郭汜把持的朝廷拜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并允许开府仪同三司(参见)。此时,刘表以李严才干,让他到各郡县历练。这意思就是,想要提拔重用他。

但天不遂人愿,事情很快出现意外。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废三公、自领汉丞相的曹操南攻荆州。当时李严正任南郡秭归(今湖北秭归)令。但和当时荆州士人或归曹操或归刘备不同,李严却西入川中,被益州牧刘璋任为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令。

成都令虽然仍是一县之长,但成都是益州州治和蜀郡郡治所在地,所以这个县令和李严原来的秭归令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刘巴慕曹厌刘,李严却刚好反之

而在成都令的位上,李严仍然获得能吏的好名声。

二、军事显威

刘璋也是,你好好做你的川中王吧,他却想着引赤壁战后获胜的刘备入蜀为他抵抗汉中张鲁。刘备即在建安十六年(211年),留下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守荆州,而率庞统、黄忠、魏延等万余人进入蜀中(参见)。

但入蜀后的刘备却驻军葭萌(在今四川广元),广收民心,不愿北上汉中。后二刘翻脸,刘备转身南下攻击成都。

建安十 八年(213年),刘璋以李严为护军,拒刘备于绵竹(今四川德阳)。不想李严到了绵竹,却直接率众投降了刘备,被刘备任为裨将军。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入成都,平定益州,以李严为犍为(治武阳,即今四川眉山)太守、兴业将军。

这样,李严进入二千石的高 级玩家圈。

前边说了,李严在秭归令、成都令上都政声显著,在犍为太守位上,他大修城池、筑蒲江堰,泽被当地。那么他的军事实力如何呢?事实证明,李严的军事能力也是杠杠的。

刘备深得人心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盗贼马秦、高胜等人,在广汉郪县(今四川三台)起兵,前后聚合队伍数万人,前进到犍为资中(今四川资阳)。

当时刘备正在汉中(治南郑,即今陕西汉中)前线与曹军对垒,根本无力抽调兵力平叛。李严倒也能干,他不等不靠,率郡兵五千,就前去讨 伐。他不但去了,而且斩杀马秦、高胜等。贼首一破,其余众人一时星散,复回籍为民。这一仗以五千对数万,一举平叛,李严在胆识、勇武、谋略上都表现不俗。

后来,越巂(治邛都,即今四川西昌)夷帅高定又派军围越巂新道(今四川甘洛)。李严又跨郡前往救援,又大破高定,使其败走。

因此功,李严被加封辅汉将军,仍领犍为太守。

不仅如此,李严还和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诸葛亮,扬武将军、蜀郡太守法 正,昭文将军伊籍,左将军西曹掾刘巴一起,共同组成法律五人组,完成了《蜀科》的创制(参见)。

这说明李严在法律方面也颇有建树。

李严和法正等共制《蜀科》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汉中获胜,群下一百二十人上表劝刘备晋位汉中王,李严是十一位领衔人物之一。这说明李严已成功进入刘备集团核心圈。

但李严的前途还不仅于此。

三、托孤重臣

先主章武元年(221年),称帝不久的刘备发兵征江东,以报 关羽被盟友背刺之仇,不料于章武二年(222年)被吴将陆逊大败,冯习、张南、傅肜 、程畿战死,驻于江北的黄权被 迫降魏。刘备逃至鱼复(今重庆奉节),改鱼复为永安,在此驻扎(参见)。

在此期间,刘备召李严入永安宫,拜其为尚书令。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重,诏丞相诸葛亮前来。病榻上,刘备托国事于诸葛亮扶幼主刘禅,以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安排好后事,刘备撒手人寰。

同年,后主刘禅继位,改元建兴,封诸葛亮武乡侯,开府治事。李严则被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

刘禅授李严假节之权

熟悉汉末三国史的都知道,尚书令是当时的实际宰辅,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听起来更是一个高大上的名号,因此有人说,刘备这是害怕诸葛亮专权,而特意让李严统管文武,借以对诸葛亮进行制衡。

这其实是个莫大的误解。

尚书台主管尚书令,取代三公实掌相权,这在当时是一般。但有一般就有二般,季汉掌权的,一直是重臣加“录尚书事”,比如诸葛亮是丞相、录尚书事,蒋琬、费祎、姜维是大将军录尚书事,尚书令反而知名度并不高(参见)。

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也差不多,是一个听起来唬人,实则权没那么大的武职。

先说这个中都护。光武帝刘秀曾设过都护将军,在随军出征时监督诸将,三国时沿置。做个不恰当的比喻,都护,就相当于当下的政委,就是负责协调各将领之间的关系。三国时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曹操征荆州时,监领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路军兵的都督护军赵俨(参见)。怎么说呢,你说他权小,他可以总监诸军;你说他权大,他实际上没有动兵征伐之权。

再说这个统内外军事。容易让人产生这是季汉蕞高军事长官错觉的是,魏吴两国的“都督中外诸军事”“督中外军事”“领中外诸军事”。在那两国,这个职务确实是军 队一号人物。但如前所述,季汉就是那不一般的“二般”。再加上刘备让他“留镇永安”,李严这个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其实就是个永安都督。

事实上,季汉在后主时,军政大权,一直抓在丞相、录尚书事、假节诸葛亮一人手中——先不要急着反驳,具体证据我们后边还要述及。

委汉军政大权一直在诸葛亮手中

这就好比,虽然都叫总统,美国、俄 国总统那是真的“总统一切”,德国、印度总统就只是一个吉祥物罢了。

了解了李严职务的分量,后边的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四、腹有鳞甲

造成老子天下苐二错觉的不仅有我们,李严自己也有点上头。

前面我们说了,李严在军政两方面,能力是很强的。但他的臭脾气,和他的能力一样大。在犍为太守任上,他曾因迁移郡治官邸与功曹杨洪起争执,气得杨洪撂挑子走人。留镇永安期间,他又与牙门将王冲不和,王冲怕被李严所黑,于是投奔魏国。护军辅匡年位都和李严差不多,但李严却从不尿他。你说这老和属下一争高下,这算闹得哪一出?

对于李严,他的南阳老乡陈震曾私下对诸葛亮说:“李正方腹中有鳞甲。”意思就是这人心机巧诈,不可接近(参见)。

这时的诸葛亮,刚刚平定南中蛮人叛乱,正要抓住曹丕去世、曹叡继位的新旧交替之机,要出兵北伐,进而实现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愿,因此对于内部的龃龉,他只能隐而不发。

建兴四年(226年),李严转前将军。

注意,李严在建兴元年(223年)加光禄勋。光禄勋为九卿之一,可知他之前的“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低于九卿。这时他再转前将军,又可知那两个名号至少不高于四方将军。那么李严之前怎么可能是军界“一把手”呢?

李严老乡陈震评价李严腹有鳞甲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兵进汉中,驻于沔阳(今陕西勉县),正式准备北伐。当时诸葛亮想让李严镇守汉中,但李严多方推脱不去,甚至要求划五郡新置巴州,他自己做巴州刺史,以与诸葛亮兼领的益州牧并驾齐驱。《诸葛亮集》中,甚至还有李严劝诸葛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的言语。诸葛亮为了北伐大计,只能退而求其次。这样,李严移驻江州(今重庆),永安方面,则由护军陈到镇守,但仍归李严管辖。

为分化瓦解魏国上下,这时诸葛亮、李严还共同向已降魏的孟达分别去信,李严在信中说:“吾与诸葛孔明同受先帝重托,深忧责任重大,总想着与良伴共襄大业。”诸葛亮信中说:“李正方处事,如行云流水,且进退有度。”

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和睦,但平静湖面下的暗流,却在无声地涌动。

五、因过被贬

建兴八年(230年),魏将曹真欲三路伐蜀,“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注意,这里是诸葛亮“命令”李严率军赶赴汉中镇守。

李严却再次表示不愿前去,并私下传言,说魏将司马懿已置好官署前来招诱,实际上是向诸葛亮讨价还价。诸葛亮无奈,只好表拜李严为骠骑将军,又表拜李严之子李丰为江州都督督军,接替李严的江州防务。李严这才前往汉中。

诸葛亮以次年还要大举用兵,遂以李严为中都护、署府事。这个“中都护”李严前者已有,所谓“署府事”,因李严未开府,所以他“署”的只能是丞相府的事务。

也就是说,李严这时成了诸葛亮丞相府的后方主管。那么还能说他是季汉二把手么?

李严估计心里也是不忿,于是改名李平,好让自己的心态平衡一下。

但李平终是意难平。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李平负责督运粮草。此次北伐,诸葛亮以木牛运粮,重挫与其首 次交手的司马懿,从而使一向以“侵略如火”闻名的司马懿改为乌龟战术,坚守不出,“畏蜀如虎”。

木牛流马到底什么样,一直是个谜

当年夏秋,阴雨连绵,后方粮草运转困难,难以供应前线。李平为推卸责任,派参军狐忠、督军成藩传信给诸葛亮撤军。诸葛亮得信后撤退。

但李平听闻诸葛亮退军,却故作惊讶,说粮草尚足,为何退兵呢?其用意在于开脱自己运粮不及时的责任,而委过于诸葛亮用兵不及时。为把戏做足,李平还上书后主刘禅,说丞相军撤,应是留有后着,借以诱敌致胜。

此次撤军,诸葛亮确是诱杀魏将张郃,但完全不是李平所说“诱贼与战”,而是诸葛亮谨慎用兵的结果。军退后,诸葛亮再也不堪李平所为,遂将其前后所书一并上呈刘禅。铁证面前,李平一时谎话难圆,只得叩首请罪。

诸葛亮遂与刘琰、魏延、袁綝、吴壹、高翔、吴班、杨仪、邓芝、刘巴(不是原来那个尚书令刘巴)、费祎、许允(与魏名士许允也是同名不同人)、丁咸、刘敏、姜维、上官雝、胡济、阎晏、爨习、杜义、杜祺、盛勃、樊岐等,共同上书弹 劾李平,将其前后所作所为一并昭示于众。刘禅遂下诏,废李平为庶民,并流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魏延也曾参与上书弹劾李严

诸葛亮虽上书废了李平,但仍诫勉其子李丰,并对其委以重任,李丰后官至朱提(治南昌,即今云南镇雄)太守。

而已改名李平的李严,在梓潼,仍然想着诸葛亮可以重新起用他。只到建兴十二年(234年),他听闻诸葛亮病逝北伐前线,知道后人再不可能用他,因此发病激愤而亡。这一点,倒和廖立很像(参见)。

李严此人,有能力,也有野心,可惜识世不明、情 商不高。这种人,在单位,就一直是被打 压的对象。

我是三国路人甲,一个铁杆三国迷。跟着我,一天学一点三国知识

相关文章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