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所必须的一类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
1919年Edward Mellanhy 等最早发现患有佝偻病的狗通过喂食鱼肝油后症状逐渐好转或治愈。
1922年McCollum最早证实维生素D和骨形成以及预防低血钙搐搦等相关,并将其命名为“维生素 D”。
人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有两种途径:
(1) 外源性途径: 通过食用鱼类、蛋类、奶制品及动物内脏后,经过肠道消化后形成的维生素D。然而,食物来源的维生素D极为有限,受地域限制。
(2) 内源性途径: 皮肤中胆固醇衍生物经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维生素D前体,然后转化成维生素D3。正常人群户外运动时通过阳光照射即可以自身产生维生素D,因此,也被称为“阳光维生素”。
影响维生素D水平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年龄、肤色、肥胖、着装与饮食习惯、季节、地理纬度、海拔、 日照时间、防晒措施、空气污染和哺乳,以及是否患有肝、肾 疾病和使用影响其代谢的药物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日常户外运动时间缩短,继而导致人体维生素D水平的下降。维生素D缺乏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全球目前有近10亿人受到维生素D缺乏的影响。
孕妇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我国不同省市地区,孕妇缺乏维生素D的比例高达50%-90%。孕妇维生素D缺乏,影响新生儿出生后骨骼发育。
老年人普遍缺乏维生素D。研究者对全国各省市60岁以上老年人维生素D水平统计结果表明,维生素D缺乏为55.40%~84.2% ;中青年人群维生素D缺乏和地理位置有关:北方较严重,而南方水平较好。
显而易见, 随着纬度的增加,对应地区紫外线辐射的强度降低,相应的维生素D平均水平降低,因此,北方地区维生素D平均水平较南方地区普遍偏低。
多年来,普通民众对维生素D缺乏造成的危害认识,还停留在骨性并发症上,如儿童佝偻病和成人骨质疏松。实际上,随着研究进展,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认知障碍有相关性。
一项针对2940名韩国老年人的研究发现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血清25(OH)D3水平较低。认知障碍目前尚无有效的干预手段,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及照护负担,应尽早干预。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能改善认知障碍。
除此之外,维生素D缺乏还与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糖尿病,神经肌肉疾病,肿瘤等密切相关。
年轻人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 包括户外运动,摄入足量维生素D,达到峰值骨量,但现状是18~25岁的年轻人普遍不关心自身的骨质问题及其将来老龄健康状况,其潜在的影响太遥远了,短时间内并没有意识到缺乏维生素D的风险性。
如何让年轻人明白提高机体中维生素D浓度的必要性,如何让人们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预防维生素D缺乏,这个过程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