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晚清有延续的机会吗?有,可惜被年轻气盛的载沣给玩崩了

人间史名人录 2024-10-14 18:25:24

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逝世,紫禁城内的气氛肃穆而压抑,大臣们甚至还没来得及哀痛,慈禧太后紧跟着在15日去世。

朝廷内外风声鹤唳,人人都在猜测:清朝还能撑多久?

此时年仅三岁的溥仪被匆匆推上了皇位,而他的父亲载沣临危受命,成为大清朝的摄政王。

这位不到30岁的年轻贵族,忽然被推到权力的最前线,掌握着大清帝国的命运。然而,面对复杂的局势、层层权力斗争、内忧外患的重压,年轻气盛的的他显然准备不足。

北京冬天的寒风夹杂着紧张的气息,紫禁城内,这注定会是一个不眠之夜。

清廷危机四伏

1908年,清朝已经是风雨飘摇的末年。这一年的深秋,北京城上空灰蒙蒙的雾气笼罩着紫禁城的金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彼时,统治大清数十年的慈禧太后正躺在病榻上。官员们则个个揣着心事,唯恐这个掌控着国家命脉的女人一旦倒下,大清帝国也将随之而崩塌。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去世,就在她离世的前一天,大庆的皇帝——光绪也驾崩了。

早已禁不起任何动荡的清政府不仅失去了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还失去了实际的最高掌权者,大臣们人人自危,不知如何是好。

在这样的背景下,载沣被推上了政治的制高点。

他的儿子溥仪以3岁的年龄登基,他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摄政王。然而,虽然他继承了摄政王的头衔,但在复杂的权力斗争和内忧外患之下,他显然没有做好准备。

内有立宪派的呼声、外有列强的步步紧逼,整个大清帝国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危机边缘。

在老臣们的眼中,载沣虽然年轻,但他血统纯正,而且性格温和,不会对朝廷内部的权力构成太大威胁。

因此,对于他的上台,大臣们一致表示赞同。

然而,正是这份温和和缺乏政治经验,让载沣在面对复杂局势时显得力不从心。他并没有慈禧太后那样老辣的手腕,也无法像光绪帝那样充满改革意图。

载沣一登台,就要面对如何处理内外危机的巨大挑战。

英国、法国、日本等国驻华使节频频造访京城,甚至提出了更为苛刻的经济和军事条件,试图从这个日益衰弱的帝国中榨取最后一丝利益。

而他在此时做得第一件事是集中皇权。在他的认知中,皇权至上是不可动摇的根基,任何削弱皇权的主张,都是对大清传统的背叛。

为了掩盖自己的集权的事实,他假意提出了“预备立宪”。

当时,大臣升允就指出,立宪虽然很具备前瞻性,但是对于当今的清廷来说却并没有什么好处。

他指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实行立宪很有可能会让人打着“伸民权”的名义肆意发表言论,从而导致“民气愈嚣”。

张之洞听了之后表示有道理,所以他也劝载沣放弃。然而,载沣只当听不见,还借着皇帝的名义免了升允的职。

后来,他发表了所谓的内阁的名单,13人中有8人是满人,而这8人中又有5人出自皇家。他的意图简直不要太明显。

因为这件事,原本兴致冲冲的立宪派立马跟载沣离了心,他们看清了载沣的本质,不再相信他的话。

与此同时,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也越发严重。

因为他的自以为是,皇室成员内部也出现了争权夺利的现象,各派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结党营私现象严重。

罢免袁世凯,埋下清廷覆灭的隐患

与此同时,袁世凯的罢免则是载沣犯下的另一个重大错误。

作为汉族新军的代表人物,袁世凯在当时掌握着庞大的军事力量和复杂的政治网络。

慈禧太后在世时,虽对袁世凯心存戒备,但仍采取了“明升暗降”的策略,将其调离北洋军,避免直接冲突。

而载沣一上任,却急于削弱袁世凯的势力,直接将其罢免,彻底得罪了这位权臣。这一举动不仅使清廷失去了对北洋军的控制,更让汉族官僚对朝廷失去信任。

此时,载沣完全沉浸在对袁世凯的忌惮和不满之中,他急于扭转局面,将那些他视为背叛者从权力中心剔除。然而,去不知道这一决策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他原本还想直接除掉袁世凯,但奈何他的势力实在庞大,不是现在的他轻易能撼动的,所以只好先从免了他的职开始。

1908年12月5日,袁世凯接到了圣旨,要他回老家养病。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要夺他的权。

北风呼啸,袁世凯站在府邸的院落中,眼神深邃。身旁的幕僚试探性地问道:“大人,您打算如何应对此事?”

袁世凯缓缓摇头,神色平静却透出不甘:“他们以为,罢免我就能控制局面?可惜,他们低估了局势,也低估了我。”

北洋新军的将领们对袁世凯的罢免深感不满,认为这是满清贵族对他们的又一次打压。这一决定激起了他们对清廷的不满情绪,埋下了日后反叛的种子。

集权加剧,矛盾日益激化

载沣刚惹了袁世凯,又因为立宪的事寒了立宪派的心不说,还间接加速了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

他原以为自己大权在握后能大有作用,至少维持慈禧太后在时的现状。毕竟他可是太后钦点的摄政王,然而,他实在没有政治头脑。

更愚蠢的是,他以立宪为名,加征了各种税。以史料上显示的数据做对比,1911年时清廷征收的赋税是1891年时的3倍。

这是生生地把百姓往死里逼,因此,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动乱频出。不仅如此,暗地里还有不少人策划着要暗杀载沣。

而此前,载沣为了加强了对地方军权的控制,削弱了地方大员的自主权,让他们无法有效镇压各地的动乱。

在南方,革命党人已经开始加紧活动。孙中山等人在海外呼吁推翻清廷的统治,他们的声音逐渐得到越来越多士绅、地方官员和军人的响应。

而北方的清廷却依旧沉浸在一片虚幻的安逸中,对危机毫无察觉。

于此同时,袁世凯也在暗中虎视眈眈。

大厦倾塌,清朝走向末路

1911年秋天,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笼罩着大清帝国的每个角落。各地的反清情绪愈发强烈,尤其是在南方,革命党人频繁活动,组织起义的风声不断传来。

这一年的十月十日,武昌城内,一声震耳欲聋的枪响划破了夜空,革命党人在湖北率先发动起义。

霎时间,整个武昌城陷入火光与战火之中。起义的消息传到北京,紫禁城内一片慌乱。摄政王载沣站在太和殿内,紧张地来回踱步,脸色阴沉如铁。

几名大臣低头站在一旁,不敢轻易发声。

“王爷,湖北的形势已经失控,必须派兵镇压。”其中一名满臣战战兢兢地建议道。

载沣眉头紧锁,猛然停下脚步,冷冷说道:“调北洋新军过去,务必尽快平息叛乱!”

然而,局势远比载沣想象中复杂得多。

更为致命的是,曾经效忠清廷的北洋新军在这关键时刻选择了沉默和观望。袁世凯虽然早已被罢免,但他在北洋军中的影响力仍然深远。

载沣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挽回局面。

大臣们沉默片刻,互相交换了眼神。最终叹了一口气,道:“王爷,眼下恐怕别无他法,唯有请袁世凯出山。”

载沣明白,自己已经走到了无路可退的地步。袁世凯的复出意味着清廷必须放弃对军权的掌控,甚至放弃对政权的掌控。但清朝的命运悬于一线,他别无选择。

1911年10月,载沣被迫下罪己诏宣布自己将解除“摄政王”的职务,以此来换得袁世凯的帮助。

袁世凯重返政坛后,迅速掌控了局势,凭借着手握北洋军的强大势力,他成为了清廷与革命党之间的唯一桥梁。

然而,他心中另有打算。经过几番权衡,袁世凯最终与革命党达成了妥协,提出了君主退位、建立共和的方案。

1912年2月12日,风雪交加的清晨,宣统皇帝溥仪在太和殿内签下了退位诏书。年仅六岁的溥仪并不理解这份诏书的意义,只是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稚嫩的小手紧紧握着父亲载沣的手。

载沣站在溥仪身旁,心情复杂,双手微微颤抖。

他知道,这一刻意味着爱新觉罗家族长达近三百年的统治正式画上了句号。往日的辉煌已然成为过眼云烟,清朝的王朝大厦彻底崩塌。

载沣抬起头,望向殿外的广阔天地,风雪夹杂着寒意扑面而来。他仿佛听到了历史的洪流在耳畔呼啸而过,带走了最后一丝清廷的荣光。

结语

载沣在晚清政坛的短暂执掌,原本承载了延续大清王朝的希望,但年轻气盛的他,面对风雨飘摇的局势,却做出了数个致命的决策失误。

在风雨飘摇的政局中,载沣未能看清历史的潮流,他的犹豫和强硬错过了晚清本可以延续的机会。最终,清朝以匆忙和遗憾告终,而这段历史也成为了中国近代转折中的一幕悲剧。

参考资料:

《载沣:末代摄政王》——萧三郎

0 阅读: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