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的“神笔”是怎样炼成的?

八公山人看文化 2024-08-03 19:58:39

王铎行书扇面

王世国/文

王铎是明朝最后的一位书家,也是清代最早的一位书家。明清之际,时代、社会、政治制度的急剧变更,造就了这位旷世奇才,人称“神笔”王铎。而他这支“神笔”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呢?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王铎画像

明代末年的书坛董派书风流行,书法家竟尚柔媚,以俊秀飘逸相标榜。而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乱世,需要的已经不是那种闲雅恬淡的书风,而是奋发为雄的英雄气象。于是,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等书法家,和历史上那些自创新派的书家一样,也集合在王羲之这面锦绣的大旗下,开展复兴书坛的活动。

明 黄道周书法

旧的社会制度已经开始崩溃,而“法帖之妖”的旧派那种玩弄笔法技巧、讲究漂亮外表的书体,也应当被彻底摧毁。所以,王铎等人创造出了一种在当时正统派看来是非常奇怪丑恶的书体,而他们自己却认为这真正代表着王羲之书法精神。

王铎确实是扎扎实实地学习“二王”书法的,而且终生不移,虽然他写出来的东西与王书相比,仿佛风马牛不相及。

王铎《临圣教序轴》 绢本 141×63cm 1626年

13岁时,他就得到一部断本王书《圣教序》,于是勤学苦练了三年。由于他也因姓王,因而对“二王”书法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临摹王书时总爱标明“临吾家逸少帖”的题头。他十分执著地认为“二王”是与他同一谱系的先人,“二王”书法是他的家传。尤其是他认识到“二王”是书法正宗,为历代书家所法,所以他独尊“二王”。

王铎 临王羲之永嘉敬豫帖立轴 作于1634年 纵172cm 横53.5cm

他对“二王”法帖无所不临,并旁及其他魏晋书家。他传世至今的70多件墨迹中,临写古代碑帖的占60%,而其中又有一半是临“二王”书帖的。所以,姜绍书《无声书史》说:“铎行草书宗山阴父子,正书出钟元常,虽模范钟王,亦能自出胸臆。”

王铎《临王献之鹅还诸女帖》轴 清顺治四年(丁亥1647年)

可以说,王铎30岁以前在学习“二王”及魏晋诸家的过程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一直影响到他终身的书法发展。不过,王铎学习“二王”古帖并非真的要恢复到王书原来的面目,而是要和董其昌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以便一较高低。法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革新。所以,30岁以后王铎博采众长,广泛而又大量地学习唐宋书家,进一步积蓄创造革新的实力。

王铎《临王献之省前书帖轴》1635年作 纵189cm 横46cm

这时,宋代米芾的惊世骇俗之品行和奇倔豪逸之书法,深深地吸引了王铎的审美注意,激起他极大的兴趣。他从别人手中借得米芾书写的《英光堂帖》四十六册,用几年时间遍临无遗。故梁巘《评书帖》说:王铎《望白雁潭作立轴》(1641年)“王铎书得执笔法,学米南宫,苍老劲健,全以力胜;然体格近怪,只为名家。”也许,他正是从米芾书法中找到了以“力胜”为创新的突破口。

王铎 行书《春过长春寺》

当然,他还曾学习唐代书家柳公权、李邕、颜真卿、褚遂良、怀素等人的书法。而这些都是冲破王书传统规范,开宗立派的书家。尽管王铎在此阶段是广取博收,他也始终未忘王书家风。从他书写的小行楷作品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二王”的神采风韵。

王铎《节临褚遂良家侄帖》(五十七岁作)自署书于戊子年(清顺治五年,1648)年)

40岁以后,王铎开始陶铸百家,消化吸收,以期融会贯通,开创自己的风格。这时,他的书法大呈风力,务追险绝,字画风棱,气势夺人,形成了与董派书法明显不同的独特书风。50岁以后,他卓然成家。长期以来因失宠于明帝,宦途失意,家乡沦陷,他处于书名不扬的境况之中。

王铎行书诗轴

52岁他被明福王召至南京任东阁大学士,这意外的好运使他的书名一跃而为江南尽知。这时,他的书法已趋于成熟,戢锐于内,振华于外;由纵而敛,能纵能收;由风力十足向雍容大雅发展。这样,他的行草书走出了与明代众多的行草书家不同的道路。《霎岳楼笔谈》中说:“明人草书无不纵笔以取势者,觉斯则纵而能敛,故不极势而势若不尽,非力有余者,未易语此。”

王铎临徐峤帖

从表面上看,王铎晚年的书法似乎减弱了壮年那种奋发为雄的气概,而实质上则是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运,他那气势磅礴的书法基调始终不曾改变。然而,即使摆脱了王书含蓄凝练、潇洒飘逸的形貌,在雄强奔放、险劲纵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时,王铎仍然频频回首,仰望那座耸立的王羲之书法的高峰。他为自己定下日课。据《倪氏杂记》中记载,王铎“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就是说他一天小心翼翼地临习古代书帖,另一天则无拘无束地自由创作。据说这是他书法的秘诀。

王铎《临王献之鹅还诸女帖》轴 清顺治四年(丁亥1647年)

我们从他42岁写的《自书诗卷》,59岁时的《临王献之草书轴》,直至最后60岁时书写的《琅华馆帖序》,都可以看出他对“二王”书法的依依不舍。王铎一生都处于面临选择取舍的痛苦焦灼不安的矛盾之中。他所精通的儒家“中庸之道”与他所鼓吹的“怪、力、乱、神”;作为明朝遗臣的守节与投降满清的失节;取法古典的贵族气派的书帖与表现出来的浪漫的粗汉般的书风;如此等等,相互交织成为王铎奇怪的天才。

王铎行书轴

所以,在中国书法史上,像王铎这样热衷于临习王羲之的书帖是十分罕见的,同时像他的书法那样脱离旧有的王书传统规范也是非常突出的。他一日学王羲之,一日又做反王羲之的练习,两者互为表里,矛盾统一。

王铎行草诗轴

其实,他不过是从对羲之书帖的临习中得到一种心理安慰,给他那尚不为人们理解的跳掷腾挪、奇怪雄强的书作增加一些自信心,仿佛是要告诉人们同时也告诉自己:我是学王羲之的。王铎真正要超越、要抗拒的对象是董派书风。他的书法归根结蒂,是对董书的一种反动。

王世国著《当代书法评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网上有售

4 阅读:854
评论列表
  • 2024-09-26 04:45

    三十年来我只练楷书,这几年练些行书隶书篆书。不喜欢现代人写的丑书。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非常喜欢王铎的书法

    半半老头 回复:
    用笔灵活多变,结字规范生动,布局疏密有致
  • 2024-09-23 06:05

    只要出名,乱塗的也是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