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觉自己气虚乏力的患者,说是自己喝黄芪泡水来补气,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为什么总感觉自己像是一只漏气的皮球?怎么补,气都不上来。
有这个问题的朋友,如果同时还伴随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稍微吃点凉的、或者受了凉,就腹泻的情况。那你多半是脾胃虚寒导致的乏力问题,我发现有一个中成药,黄芪建中丸很对症。
黄芪建中丸:黄芪、肉桂、白芍、炙甘草、大枣
我们首先说乏力问题,大家都知道乏力的表现,是身体无力、疲倦、缺乏活力等。在中医理论中,乏力与脾胃气虚有密切关系。
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当脾胃功能受损,身体的消化、吸收、转运等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导致营养物质的摄入不足,不能产生足够的“气”,供身体使用,我们就会出现乏力的症状。
此外,脾主四肢、主肌肉,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到四肢肌肉的功能。当脾气虚弱时,四肢肌肉得不到充分的气血滋养,人体就会出现四肢乏力的症状。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用“补气之王”黄芪,来补足身体内缺乏的气,快速缓解乏力症状。
可是很多人用了黄芪之后,没有效果,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你不仅虚,而且体内还有“寒”。补进去的这股气,被“冻”住了。身体没办法吸收,怎么会有力气呢?
这时,黄芪建中丸中肉桂就来救急了。可以将脾胃中的“寒”驱散,让我们补进来的气,能很好的被脾吸收。从而恢复脾主运化之功,将这股气,顺着经脉,输送到四肢百骸。
黄芪善补脾肺之气,所以我们在获得能量的同时,脾的功能,也得到了修复。肉桂温补的性质,同样也能唤醒脾胃的功能。
所以为了后期可以摆脱药物,让人体达到自给自足的状态。我们就要用炙甘草和大枣,借着黄芪和肉桂的势,恢复脾胃的健运之功,提升后天之本脾胃产生气血津液的能力。
脾胃是仓廪之官,可以为我们身体生产足够多的气血后,我们需要有一个仓库,将这些气血能量,储存起来,以供身体缓慢使用。
这个仓库是谁呢?是肝脏。因为肝主藏血、主疏泄,所以黄芪建中丸,又用了白芍柔肝养肝,让肝的功能变得更好,以为后续充沛的气血储备做准备,为气血能量的顺畅运输做铺垫。
所以用黄芪建中丸调理身体后,你会发现,自己的胃口变好了,消化功能变强了。人是铁饭是钢,胃口改善后,身体的能量渐渐地就充盈起来了。此时即便停掉了黄芪建中丸,身体依然能够保持正常运转。
这种效果,才是中医一直以来的追求。不治症状,治整体,虽效缓但持久,虽繁琐但除根。最终让患者达到疾病自愈,摆脱药物的目的。
我是中医陈玉龙,这也是我治病一直坚守的观念。带病生存,终身服药,这些其实都是有悖于自然规律的。适者生存,是靠人体自身适应,而不是借助药物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