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抗美援朝的胜利,是靠人海战术打赢的,看一场战斗你就明白

观史听念 2024-08-10 14:30:47

引言

网上有不少人认为志愿军是靠人海战术,才勉强打赢了抗美援朝这场战争。因为在这些人看来,当时美军的武器可以甩志愿军两个时代。在绝对的军事实力面前,一切的战略战术都是徒劳。那么志愿军到底是如何战胜美军的呢?或许你能从下面的这场战斗中找到答案。创作不易,点个赞接着往下看。

二次战役中的松骨峰阻击战,志愿军以堪称神迹的迂回穿插,以一个疲惫的连队挡住美军1个师的疯狂进攻。美军一个步兵师满编17000多人,往往在进攻作战中伤亡3000多人基本就会撤出战斗,战损达到百分之30基本视为丧失战斗力。

而志愿军38军112师335团一营3连,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阻击美军1个师的轮番进攻,硬刚十几个小时,打的美军一度怀疑人生,在美军的人生信条里三连就不该出现在这里,因为这根本就是在送死,松骨峰一战三连战至最后,只剩7人全部重伤,而即使这样他们的战斗力依然令美军胆寒,美军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问题出现在那里,为什么一个连能阻挡1个美军师。

二次战役彭总的目的很明确,诱敌深入迂回穿插合围,最后给敌人来个包饺子,这本来是我军的拿手戏,但是面对强大的美军要想实现战役目的,还要克服两个困难。首先是如何引诱美军入瓮,其次是如何快速穿插到敌后切断敌人的退路。诱敌深入的部队不能退的太快,敌人进不来不能退,也不能退的太慢容易被敌人吃掉。

最难的是穿插迂回,不仅考验战士们的体力和意志,穿插到位后没有后援和补给的情况下能不能阻挡住美军。最后这个艰巨的任务彭总交给了38军,诱敌深入落在了335团身上,牛的是团长范天恩带着一个团干了两个团的活,诱敌深入和穿插合围全让他干了。

范天恩

335团先是抢占飞虎山,我军西线兵团开始全部后撤,独留335团这个诱饵吸引敌军主力。结果335团阻敌五天五夜,打退联军57次进攻,毙伤俘虏1800多人。

要不是怕他们打的太猛影响了联军北上的决心,他们能给美军打抑郁。此时的范天恩并不知道整体的诱敌计划,在接到师长杨大易的撤退命令时瞬间懵了,辛辛苦苦阻击这么多天现在要主动后撤30里,想不通的范天恩自作主张,直接带着部队去追赶38军主力,经过两天的急行军部队到达噶日岭附近。也正是范天恩的这次抗命,为第二次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次战役一开打,38军主力和42军不顾一切朝敌军身后穿插,335团的诱敌深入已经完成,能不能扎紧口袋就看穿插的部队如何阻击了。联军的后撤之路只有两条,一是三所里,另一个是龙源里,两处位置已经被38军抢占。敌人知道如果不能突围将被志愿军全歼,所以这里的阻击战一定会异常激烈,然而这时38军发现另一处高地松骨峰尚无人把守,于是军里把任务交给了112师。

杨大易

师长杨大易正发愁派谁去呢,因为这时已经无兵可派,远处的又来不及。结果范天恩主动请战,师长以为他还在一百多里之外呢,没想到他的335团就在附近,简直是神兵天降,于是松骨峰就交给了335团阻击。范天恩随即带领全团开赴松骨峰一带,由一营三连负责坚守松骨峰高地9小时。

当天三连就爬上了高地,还没来得及构筑工事敌人的炮火就砸了下来。美军打仗永远是老三样,大炮洗地,飞机轰炸,然后步兵冲锋。三连的战士由于没有工事,只能依托弹坑阻击敌人。最终三连在武器耗尽的情况下,用肉搏的方式挡住了南逃的美军,一共打退美军的5次疯狂进攻,战至最后3连一百多人只剩7个重伤员。敌人的第五次进攻后335团转守为攻,会同主力将美军全歼。

美军无法理解松骨峰上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大炮把山头翻了好几遍他们还能活着,还能阻击他们的进攻。凝固汽油弹把石头都烧红了,他们依然还能活着,还能保持如此强劲的战斗力。美军更无法理解7班长潘志中头部负伤,血水都冻成冰块依然不肯下去,排长陈宝贵眼睛被烧坏,蒙眼指挥战斗。机枪手李玉民六次负伤,腿上伤口呼呼冒血直接用一颗子弹堵住伤口,愤然扑向美军战斗到最后一刻。战士邢玉堂被燃烧弹吞没,直接带着熊熊烈火扑向美军,最终与敌人同归于尽。

3连的伤亡越来越大,指导员杨少成子弹打光了,与美军拼起了刺刀,当一群美军将他包围时,他毅然拉响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战士们疯了一样冲出弹坑,大喊着为指导员报仇,最终三连完成了任务。最后全连仅剩7人,毙伤敌军500余人。

这确实是人海战术,美军动用一个师的兵力轮番进攻志愿军的一个连队,志愿军在武器有着巨大代差的情况下,战损比竟然打出了1比5,美军尽管使用人海战术,依然无法摆脱失败的命运。美军不仅没有拿下松骨峰,三所里龙源里也未能突破,被包围的美军甚至能够看到前来接应的美骑一师的坦克,但是他们不管如何努力,始终无法会合。无奈的美军不得已抛下重武器翻山越岭,一部分人侥幸逃回了顺川。

志愿军雄兵出击里彭总的一句话很感人,他说,你我出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儿子不付孙子付,我们这一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来付吧。这段话非常客观真实,这样的先辈难道我们不应该充满敬畏之心吗,我们有什么资格去说三道四呢?

1 阅读:79